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京玉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免疫
  • 5篇免疫核糖核酸
  • 5篇核酸
  • 5篇核糖
  • 5篇核糖核酸
  • 4篇腹泻
  • 3篇细小病毒
  • 3篇病毒
  • 2篇动物
  • 2篇幼畜
  • 2篇幼畜腹泻
  • 2篇犬细小病毒
  • 2篇下痢
  • 2篇机体
  • 2篇机体内
  • 2篇家畜
  • 2篇家畜生产
  • 2篇家畜生产性能
  • 2篇羔羊
  • 2篇羔羊腹泻

机构

  • 15篇内蒙古畜牧科...
  • 2篇内蒙古农牧学...

作者

  • 15篇刘晓松
  • 15篇李京玉
  • 6篇和平
  • 4篇宋爱军
  • 4篇李国林
  • 3篇徐桂梅
  • 3篇任向远
  • 3篇张喜彦
  • 2篇郑润宽
  • 2篇杨宝龙
  • 2篇韩菊英
  • 1篇布日古德
  • 1篇高文渊
  • 1篇詹树柏

传媒

  • 6篇兽医导刊
  • 4篇内蒙古畜牧科...
  • 4篇畜牧与饲料科...
  • 1篇四川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硒酸脂多糖(畜宝)提高家畜生产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在硒分布偏低地区对绵羊进行“畜宝”(硒酸脂多糖)补饲试验,从而达到提高家畜生产性能,获得改善亲、子代抗病力,以增力。体重、产肉量、产毛量为目的。并证明了该制剂的应用效果。
刘晓松郑润宽杨宝龙李京玉
免疫核糖核酸活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1997年
用几种试验方法对免疫核糖核酸活性物质的传递实质及活性检测方法进行逐一分析比较,证实了核酸活性在机体内的传递途径,筛选出最佳活性检测方法,对核酸的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为核酸的活性检测规程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依据。
刘晓松任向远布日古德李京玉张喜彦宋爱军王俊平
关键词:免疫核糖核酸细小病毒
大肠杆菌免疫核糖核酸制剂应用研究
1994年
内蒙古自治区仔幼畜腹泻在幼畜疾病中占主要位置,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使畜牧业损失极大。为了有效防治该病,笔者采用几个致病性大肠杆茵血清型对健康绵羊进行高免,用冷酚法抽提其肝、脾脏中的免疫核糖核酸(iRNA),经紫外扫描检测核酸纯度及含量,用动物保护试验、凝胶电泳图谱试验、ELISA试验等检测活性。形成制剂后再经热源检验、变态反应、毒性反应、细菌学检查,然后应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羔羊痢疾及仔猪腹泻。实践证明,大肠杆菌iRNA应用于治疗和预防仔幼畜腹泻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药物。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肠杆菌引起的仔幼畜腹泻使机体防御机能下降和机体处于免疫紊乱状态,加之近年来长期使用抗菌素,使致病菌产生很强的抗药性,常规治疗药物效果就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必须在适当使用抗菌素的同时,强调和重视机体自身正常免疫功能的恢复,而iRNA能超越种间界限传递免疫信息,是具有重要潜能的免疫增强剂,它使正常的淋巴细胞致敏,诱发出特异免疫反应。
刘晓松任向远莎音韩菊英李京玉和平
关键词:免疫核糖核酸大肠杆菌
耕牛缺磷症的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对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的部分乡、苏木、镇的耕牛在枯草期,以异食癖、跛行、生长发育不良、易骨折等主要症状为特征的牛的疾病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土壤和饲草中的磷含量、血清钙和无机磷、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同时在枯草期对病牛进行了补饲麸皮和骨粉的试验。认为耕牛所患的“瘸腿病”是由于日粮磷缺乏引起的原发性缺磷症。
李国林徐桂梅刘晓松和平李京玉宝国(王美)沈发于德禄韩效忠张在福
关键词:缺磷症枯草期病牛异食癖磷缺乏症土壤速效磷
赤峰地区爆发羔羊腹泻诊断及治疗报告被引量:2
1997年
内蒙赤峰市巴林右旗巴音尔灯苏木的1050只羔羊于1993年5月初发生羔羊痢疾。诊断及采用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结果如下:流行情况及主要症状 1993年春季多雨,棚舍泥泞,大多数发病羊1~3月龄.病初有下痢症状,当地兽医用土霉素、链霉素。
刘晓松李京玉宋爱军
关键词:免疫核糖核酸羔羊痢疾腹泻土霉素下痢
犬细小病毒与犬瘟热病毒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制剂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刘晓松李京玉宋爱军张喜彦布日古德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IRNA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实验感染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以当地流行的犬细小病毒(CPV)地方株为种毒,人工及自然感染无母源抗体的土种幼犬,对该毒株的病原性、血清 HI 抗体转阳时间及感染后排毒情况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显示,该毒株对犬有很强的病原性,人工及自然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100%和90%,致死率分别为100%和77.78%;感染后7~11天血清 HI 抗体转为阳性,抗体效价可达2~7~2~9;感染后第四天即可以从粪便中检出 CPV,HA 效价可达2~5~2^(11)以上。
阿拉坦布日古德刘晓松张喜彦李京玉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HI抗体排毒
热喷蓖麻饼去毒效果毒理试验研究
1997年
对小白鼠采用热喷蓖麻饼饲喂试验,来进行小白鼠的生物学及毒理学测定,对其毒素是否消除,无毒部分蛋白质成分是否受到影响,及动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等问题进行观察。通过病理学、毒理学、急性及亚急性中毒试验、增重试验等,证明了热喷蓖麻饼可以作为植物蛋白质饲料来利用,并提出了最佳安全剂量及逐步增加配合剂量的使用方法。
刘晓松高文渊李国林李京玉和平
关键词:毒理试验小鼠
硒酸脂多糖(畜宝)提高家畜生产性能的研究
1995年
在硒分布偏低地区对绵羊进行"畜宝"(硒酸脂多糖)补饲试验,从而达到提高家畜生产性能,获得改善亲、子代抗病力,以增加体重、产肉量、产毛量为目的。并证明了该制剂的应用效果。
刘晓松郑润宽杨宝龙李京玉
内蒙古羊、牛、骆驼肝中硒的含量
1991年
硒是动物生命所必需的一种元素,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该酶参与破坏过氧化氢和脂类过氧化物,从而起到保护细胞膜的作用。硒缺乏或过多都会引起动物发病和死亡。动物摄取过量的硒,可以引起表现为脱毛、脱鬃和脱蹄现象的所谓“碱病”和以盲目蹒跚为主症的所谓“瞎闯病”,其实质是硒中毒。1958年Proctor等证明羔羊白肌病的病因是缺硒。1961年黄侠芳等在我区呼伦贝尔盟用硒防治羔羊白肌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我区反刍动物缺硒情况。
李国林徐桂梅刘晓松詹树柏和平李京玉
关键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