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娟

作品数:51 被引量:48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会议论文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7篇天文地球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地幔
  • 9篇地震
  • 7篇各向异性
  • 6篇地幔转换带
  • 6篇上地幔
  • 5篇地幔间断面
  • 5篇间断面
  • 5篇反演
  • 5篇SCS
  • 4篇多次反射波
  • 4篇震源
  • 4篇下地幔
  • 4篇接收函数
  • 4篇反射波
  • 4篇俯冲
  • 4篇波形反演
  • 3篇当量
  • 3篇地幔过渡带
  • 3篇散射
  • 3篇上地幔间断面

机构

  • 50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南加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新墨西哥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北京高压科学...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51篇李娟
  • 14篇姚振兴
  • 11篇赵连锋
  • 11篇王卫民
  • 10篇王新
  • 5篇陈棋福
  • 5篇王秀姣
  • 3篇李守定
  • 3篇张志刚
  • 3篇田宝峰
  • 3篇王秀姣
  • 2篇徐涛
  • 2篇李娟
  • 2篇郑博
  • 2篇赵亮
  • 1篇李丽
  • 1篇艾印双
  • 1篇王涛
  • 1篇陈赟
  • 1篇陈赟

传媒

  • 12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2014年中...
  • 2篇科学
  • 2篇地震学报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地球与行星物...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2015中国...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城市与减灾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4年7月11日西藏M_w6.2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利用远场体波波形数据研究了2004年7月11日西藏MW6.2级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结果表明该地震是一个以倾滑为主的浅源正断层型地震,震源深度为12.5km,断层面走向152°,倾角44°,平均倾滑角-117°.破裂在震中处成核,然后以2.8kms的平均速度向两侧传播,在震中以东偏北5km处达到最大滑动43cm.该地震主张力轴近EW方向,受浅部NNWSSE或NS向裂谷带控制,青藏高原南部的逆冲运动是引发这次地震的直接原因.
李娟王卫民赵连锋姚振兴
关键词:震源破裂过程
盆地边缘地震响应模拟与波形反演
<正>基于26个宽频带地震台的记录资料,我们研究了华北渤海湾济阳坳陷南缘地震波速度结构。采用二维P—SV波波场扩展的有限差分法模拟盆地边缘的远场地震响应,并利用远场P—SV波波形反演重建盆地边缘结构。有限差分的计算区域位...
王卫民赵连锋李娟姚振兴
文献传递
利用接收函数散射核方法探测中国东北地区地幔转换带界面三维形态被引量:4
2021年
地幔转换带是上下地幔物质运移和能量交换的必经通道,其速度结构和上下界面的起伏能够为认识地幔内部的温度和物质变化、地幔对流模式等地球演化相关的科学问题提供关键约束.本文利用布设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高密度固定台网和流动台阵所记录的远震体波接收函数,采用Ps散射核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获得了台站下方地幔转换带界面及其内部速度间断面的三维精细图像.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俯冲板片上下界面在地幔转换带内清晰可见,在高纬度(44°N)区域存在约30°的倾角;660-km间断面的深度起伏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在与俯冲板片相交处以西200~300 km,界面出现约20~40 km的下沉,而长白山和龙岗火山的西北区域存在约5~15 km的抬升,分别与板片滞留引起的低温异常和局部热物质上涌相对应;410\|km间断面的起伏形态较复杂,在大部分区域观测到大于10 km的下沉,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横向变化,与深俯冲动力学背景下冷的温度异常造成的影响不一致.我们认为板片俯冲、停滞和海沟后撤过程中引起的地幔转换带物质异常、含水状态及分布的变化是显著改变410\|km间断面形态的主要原因.本文获得的高精度地幔转换带界面三维形态为更好地认识东北亚地区俯冲板片在地幔物质分布和能量交换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杨凡张涵李娟王新王新
关键词:地幔转换带接收函数俯冲板片长白山火山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震源破裂过程被引量:42
2005年
使用GPS同震位移资料和远场P波记录 ,研究了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根据地质构造和余震分布引入了一个由弯曲断层面构造的三段“铲状”断层模型 .在使用静态GPS位移资料反演集集地震的断层破裂滑动分布时 ,由于集集地震断层北部近地表破裂的复杂性 ,在位错模型中考虑拉张分量对地表同震位移的贡献 ,可更好地同时拟合GPS观测资料的水平和垂向分量 .而纯剪切位错弹性半空间模型和分层地壳模型都无法同时拟合水平和垂向GPS观测资料 .在此基础上 ,同时使用静力学同震位移资料和远场地震波形记录 ,反演集集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 .结果表明 ,一种垂直于断层面的“挤压性”(负 )拉张分量几乎集中分布于地震断层的浅部和北部转折处 ,而这一带地表破裂远较没有 (负 )拉张分量出现的南部断层复杂 .“冒起构造”的数字模拟表明 ,这种在集集地震破裂转折处及北部断裂带广为出现的典型破裂造成的地表位移可以用具有负拉张分量 (挤压 )的逆冲断层更好地模拟 .而这种负拉张分量 (挤压 )的分布正是地震破裂性质和几何复杂性的综合反映 ,震源破裂过程也显示北部转折处破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复杂性 .高滑区域与余震分布表现为负相关 .
王卫民赵连锋李娟姚振兴
关键词:集集地震同震位移模拟退火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被引量:373
2008年
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的龙门山山脉发生了Ms8.0级强烈地震,引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利用远场体波波形记录结合近场同震位移数据,根据地质资料和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轨迹,构造了一个双"铲状"有限地震断层模型,利用反演技术重建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显示汶川大地震主要是沿龙门山构造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发生的逆冲兼右旋走滑破裂事件.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显示两个高滑动区先后发生在地震破坏最为严重的映秀和北川地区,最大滑动量高达1200~1250cm,且破裂过程也显示一定的复杂性.地震破裂的平均走滑量略大于平均倾滑量,与多种观测资料获得的震前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变形相一致,推断是由于长期区域应力场作用和龙门山地区特殊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孕育了这次千年尺度的强烈地震.
王卫民赵连锋李娟姚振兴
关键词:汶川地震震源过程同震位移波形反演
硅酸盐熔体和液态铁的两相模拟与核幔间的氧交换被引量:1
2022年
地球早期经历了很多撞击事件,其中与地月系统形成相关的大撞击甚至造成深达核幔边界的全球规模的岩浆洋,在此过程中的核幔分异基本确定了地幔与地核的物质组成,也决定了地球随后的演化路径.我们采用基于量子力学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了硅酸盐熔体和液态铁的超大体系两相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了核幔边界条件下的两相平衡数据,为超深岩浆洋中的核幔分异过程提供了重要约束.基于本研究模拟结果和现有的高温高压实验数据,我们还建立了能够准确预测核幔间元素交换的平衡模型,利用该模型深入探讨了核幔间的氧交换问题,并分析了其与地球生长、大撞击和岩浆洋事件、地球早期磁场等争议问题之间的关系.
张志刚刘锦张毅刚刘锦
关键词:硅酸盐熔体铁合金
这些年,不遥远的地震被引量:2
2015年
地震行为的多样性和不可重复性在不断考验和丰富我们既有的地震理论和认知,它的肆意性也在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原本渺茫的地震预测研究,甚至也对新兴的地震预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李娟
关键词:地震
华北太行山区地壳各向异性的接收函数证据被引量:21
2008年
采用具有任意方向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系统,探讨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表现出的横波分裂、能量偏离等特征,并系统剖析了各向异性介质对称轴方位角、倾角以及各向异性层位分布对接收函数方位变化花样的影响.太行山隆起地区是研究华北克拉通构造运动以及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场所.我们以该地区JJJX台为例,介绍了利用远场接收函数研究台站下方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的方法.反演结果表明,该台站下方存在明显的来源于中、上地壳的各向异性,浅层2.4km以内表现出强度约为10%的裂隙成因的慢轴型各向异性,裂隙面沿NNE方向展布,与该地区断层走向一致;中地壳表现出强度约为8%的晶体成因的快轴型各向异性,太行山新生代的隆起是形成晶体优势排列方向的一种可能的动力机制.
田宝峰李娟王卫民赵连锋姚振兴
关键词:接收函数各向异性
西北太平洋和汤加俯冲地区深震特殊聚簇的特性及成因探究被引量:1
2019年
对比研究了具有不同热参数、不同俯冲形态的西北太平洋俯冲地区和汤加俯冲地区的深震特殊聚簇的地震学特性和成因.利用单键群方法探测到两个特殊的深震聚簇G1N和G1T.聚簇G1N位于地震空区下方,具有极低的b值(~0.54),完全不同于具有高b值(~1.04)的汤加俯冲地区聚簇G1T.通过对聚簇地区板块形态、地震主应力轴、地震深度分布特征的分析,以及和汤加典型的板片折曲处地震活动性的对比,我们认为深震聚簇G1N附近的板块表现出板片折曲的特征,板块俯冲到地幔过渡带底部受到下地幔的黏性阻力,板片局部向上凸起发生折曲,产生局部的拉张应力,叠加在俯冲造成的压缩构造背景上,应力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该深震聚簇的地震活动性.汤加地区G1T聚簇深震的成因则完全不同,没有体现出板片折曲、应力变化的特征;相反,这些深震发生在较冷的Vitiza-Fiji俯冲板块上,该板块在5~8Ma年前先行俯冲到G1T区域并与Tonga板块发生拆离,G1T聚簇深震就发生在这些温度依然很低、滞留于~500km深度处的高速板片残留体上.
胡桂李娟韩光洁
关键词:聚簇B值
利用ScS多次反射波研究地幔转换带结构——以日本岛及日本海为例
<正>1.研究背景地幔转换带(MTZ)是指410km和660km不连续界面(间断面)之间的地幔部分,是联系上下地幔的纽带。认识上地幔不连续界面的实际深度及地幔转换带厚度等结构信息,对于理解地幔对流、岩石圈深俯冲等地球深部...
王新李娟陈棋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