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 作品数:43 被引量:248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利用反向膜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临床感染深部念珠菌
- 李从荣李娟余华李艳
- 武汉市某医院临床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BD-Phoenix-100对所有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 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共分离临床病原微生物8 3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0.5%,革兰阴性菌占59.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44.6%,对复合制剂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处于中介的菌株分别占37.9%和30.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0.0%,未分离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为70.7%,CRAB和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对黏菌素的敏感率超过99.0%,碳青霉烯耐药肠肝菌科细菌(CRE)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0%。结论该院临床重要耐药菌株的检出率较高,耐药菌株的出现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挑战,应积极采取感染控制措施。
- 冯丽娜李从荣蔡璇李娟
- 关键词:细菌分布耐药性监测
- 利用反向膜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临床感染深部念珠菌
- 目的建立PCR结合反向膜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临床感染深部念珠菌的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评估,以指导临床早期合理用药。方法根据真菌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s,ITS)的...
- 李从荣李娟余华李艳
- 文献传递
- 血清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联合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8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7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284例,其中205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包括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确诊患者186例,以及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症状和CT检测结果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其他疾病患者7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2019-nCoV IgM和IgG抗体检测。采用χ^2检验对2019-nCoV IgM和IgG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结果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2019-nCoV IgM和2019-nCoV IgG的临床敏感度分别为70.24%(144/205)和96.10%(197/205),临床特异度分别为96.20%(76/79)和92.41%(73/79)。2019-nCoV抗体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95.63%(197/206),阴性预测值为91.03%(71/78),2019-nCoV核酸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100%(186/186),阴性预测值为80.61%(79/98)。2019-nCoV抗体检测和2019-nCoV核酸诊断2019-nCoV感染的总符合率为88.03%(250/284)。结论:血清2019-nCoV IgM和IgG联合检测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有效筛查和诊断指标,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有效互补。
- 徐万洲李娟何晓云张才庆梅四青李从荣李艳程少华张平安
- 关键词:冠状病毒属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冠状病毒感染血清学试验
- 综合性医院眼科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了解我院近5a眼科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变迁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2011-01/2015-12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的阳性菌株,运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眼科住院患者的送检样本共4 486例,共分离培养出病原微生物7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0株,革兰阴性菌107株,真菌119株。革兰阳性菌中最常见的为表皮葡萄球菌(247株),其次为棒状杆菌(153株);革兰阴性菌最多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39株);真菌最常见的是镰刀菌(77株),其次是曲霉菌(31株)。主要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甲氧苄啶、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非发酵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黏菌素,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均为10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7.5%、40.0%。结论: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眼科感染病原菌的流行特点及耐药趋势,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及医院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 蔡璇李娟施金玲李从荣
- 关键词:眼科病原菌耐药性
- 支原体感染3416例药敏结果分析
- 目的:调查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耐药情况。方法:对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3416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中,单纯Uu感染3122例(91.39%),单纯Mh感染51例(1.49%),Uu...
- 何紫琪李从荣杨艳兵李娟
- 关键词:支原体林可霉素耐药率
- 文献传递
- 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患儿痰标本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链球菌的总检出率为7.2%,对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50.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97.0%,且有逐年升高趋势;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从7.7%上升到93.7%,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基本保持在40.0%左右;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总检出率为3.9%,对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均>6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从33.3%上升到48.9%,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从6.7%上升到17.2%;未发现对头孢噻肟、亚胺培南、阿奇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的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7.8%,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的检出率为6.5%。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现象普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李娟李艳李丛荣蔡璇
-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
- 武汉市某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与耐药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及不同病区耐药性差异,为预防和治疗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 282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Phoenix-100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1 282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28.78%),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标本(72.02%)。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显示,呼吸监护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最强,其耐药率均>90.00%;重症监护室分离株耐药性次之,耐药率均在85.00%以上;主要科室中骨科分离株敏感性最高,耐药率>50.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耐药情况严重,对常见抗生素(粘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除外)的耐药率均>85.00%。
- 李珍李从荣蔡璇吴青李娟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耐药性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对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动态比浊法检测67例老年高危患者的血浆BG浓度,并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7例高危患者,G试验31(46.27%)例阳性,真菌培养法21(31.34%)例阳性.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BG中位数浓度为45.97 pg/ml;非真菌感染组浓度为5.00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38,P<0.01).若以真菌培养为标准,G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73.91%,61.29%和94.44%.结论 G试验对于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具有早期、快速的诊断价值.
- 杨艳兵李从荣郝世勇李娟余华
- 关键词:真菌老年人
- 眼科感染病原学及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
- 目的分析5年间眼科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体外药敏特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感染性眼病的330例眼科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培养阳性率,菌群种属分布及病患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
- 李娟李从荣李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