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府

作品数:40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16篇干细胞
  • 9篇胚胎
  • 8篇胚胎干细胞
  • 7篇脐血
  • 7篇分化
  • 7篇白细胞
  • 7篇白细胞介素
  • 6篇胰岛
  • 6篇胰岛素
  • 6篇胰岛素分泌
  • 6篇胰岛素分泌细...
  • 6篇造血
  • 5篇血清
  • 5篇鼠胚
  • 5篇鼠胚胎
  • 5篇小鼠胚胎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33篇山东大学
  • 12篇胜利石油管理...
  • 4篇山东大学第二...
  • 3篇青岛市市立医...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0篇李府
  • 20篇沈柏均
  • 12篇马秀峰
  • 12篇时庆
  • 11篇刘星霞
  • 10篇郑立波
  • 9篇侯怀水
  • 8篇薛波
  • 6篇张乐玲
  • 6篇缪兵
  • 4篇任善香
  • 4篇马丽霞
  • 4篇王世富
  • 3篇杨志英
  • 3篇吴镇
  • 3篇刘秀红
  • 3篇王彩霞
  • 3篇刘焕贞
  • 2篇岳松梅
  • 2篇陈颖杰

传媒

  • 6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国外医学(儿...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0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脐血采分和长期冻存后细菌培养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脐血采分储存中细菌污染的种类、途径和规律性以及深低温冻存对细菌活力的影响。方法在2000年至2007年脐血干细胞采分常规工作中,留取有核细胞分离后血浆-红细胞悬液10ml,分别注入需氧和厌氧细菌培养瓶,用BacT/ALERT3D-480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培养7d,细菌培养阳性者作废弃处理。同时选取细菌阳性的新鲜脐血87份进一步培养24h,获得纯培养后,将革兰阳(阴)性菌鉴定卡放入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读数孵育器,分别进行需氧菌与厌氧菌鉴定。另外,为观察深低温冻存对细菌的影响,取出冻存6-7年的细菌阳性脐血96份,37℃速融后,取有核细胞浓缩物10ml,用上述方法做二次细菌培养检测。结果2000年至2007年采集脐血19062份,细菌培养阳性336份,细菌污染率为1.8%;作细菌鉴定8I份,发现兼性生长58份(67%),专性需氧生长38份(43.7%),专性厌氧生长17份(19.5%);革兰阴性菌占68%,革兰阳性菌占32%。细菌种类: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占25.3%,其次为中间链球菌占14.9%,紫色色杆菌占9.2%。96份细菌鉴测阳性并移至液氮保存6-7年的脐血标本中,经复检仍有83份(86%)保持细菌活性。结论2000年至2007年脐血采分过程中细菌污染率为1.8%,污染菌在液氮冻存6-7年后86%细菌仍存活。故在产房采集脐血时应加强无菌措施,在临床使用冻存于细胞时应加强细菌复检。
张乐玲马丽霞王素兰王新党李府张乐海刘兴莉沈柏均
关键词:脐血细菌污染冻存
惊厥患儿血清S-100蛋白与脑损伤的关系被引量:6
2003年
随着惊厥发病率的增多,判定惊厥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早期予以干预治疗,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研究了各种原因的惊厥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100的含量变化,并对预后进行随访,总结如下.
任善香薛波李府刘焕贞王耀珍刘秀红杨志英顾艳何恒霞岳松梅张燕王海琴
关键词:惊厥血清S-100蛋白脑损伤
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方案治疗儿童伯基特淋巴瘤中期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儿童伯基特淋巴瘤(BL)的临床特点, 总结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方案(CNCL-B-NHL-2017)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36例年龄≤18岁BL患儿临床资料, 均按照CNCL-B-NHL-2017方案分层治疗。分析患儿发病时临床特点, 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危险度分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 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436例患儿发病年龄6.0(4.0, 9.0)岁, 男368例(84.4%)、女68例(15.6%)。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4例(0.9%)、30例(6.9%)、217例(49.8%)、185例(42.4%), 危险度A、B1、B2、C1、C2组分别为1例(0.2%)、46例(10.6%)、19例(4.4%)、285例(65.4%)、85例(19.5%)。全组患儿中63例(14.4%)单纯化疗, 373例(85.6%)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21例(4.8%)治疗中进展, 3例(0.7%)复发, 13例(3.0%)治疗相关死亡。随访时间24.0(13.0, 35.0)个月, 全组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90.9±1.4)%, A、B1、B2、C1、C2组2年EFS分别为100.0%、100.0%、(94.7±5.1)%、(90.7±1.7)%、(85.9±4.0)%, A、B1、B2组整体高于C1组(χ^(2)=4.16, P=0.041)和C2组(χ^(2)=7.21, P=0.007)。单纯化疗组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2年EFS分别为(79.3±5.1)%、(92.9±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 P<0.001)。临床分期Ⅳ期(包括白血病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值4倍、中期评估有瘤灶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HR=1.38、1.23、8.52, 95%CI 1.05~1.82、1.05~1.43、3.96~18.30)。结论 CNCL-B-NHL-2017方案对儿童BL疗效显著, 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可以使疗效进一步提高。
张梦吴攀段彦龙金玲杨菁黄爽刘英胡波翟晓文王宏胜富洋李府杨晓梅刘安生秦爽袁晓军董玉双刘炜周建文张乐萍贾月萍汪俭屈丽君戴云鹏管国涛孙立荣姜健刘嵘金润铭王柱军王西阁张宝玺陈开澜庄树铨张静周春菊高子芬郑敏翠张永红
关键词:伯基特淋巴瘤儿童
神经母细胞瘤CCCG-NB-2015共识多中心应用总结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中国多中心应用CCCG-NB-2015共识方案诊治的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以期为改进NB诊疗工作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0年7月经统一规范的CCCG-NB-2015共识方案诊治的全国多中心500例NB患儿的临床和预后资料,通过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影响NB预后的关键因素;分别绘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在预测骨髓转移和复发的ROC曲线,明确NSE和LDH的临床价值;比对分析NB两种不同分期系统和危险度分组系统下患儿的预后差异,着重分析中危组人群的队列特征和预后结局。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共确定10个潜在的预后因子,分别为年龄、肿瘤原发部位、INPC分类、骨髓转移、MYCN状态、INSS分期、INRGSS分期、诊断时NSE、LDH水平和影像学定义的危险因素(image-defined risk factors,IDRFs),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密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子为INPC分类、骨髓转移、诊断时NSE、LDH水平,与OS密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子为NSE、LDH水平及INRGSS分期(均P<0.05);NSE和LDH可以较好地预测NB骨髓转移、复发等事件发生(均P<0.05);INSS分期中非4期和4期的3年EFS分别为93.8%和52.6%;转换为INRGSS分期后,L1、L2、MS和M期的3年EFS分别为94.4%、87.2%、87.5%和53.6%。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3年和5年的EFS分别为97.1%和97.1%、90.0%和87.3%、53.9%和47.3%;其中INSS分期中3期且伴有INPC为UH型的患儿在CCCG-NB-2015共识方案中被归入高危组,其预后差,5年EFS为65.7%(P<0.05),但却在INRG危险度分组中被列入中危组。结论:NSE和LDH水平在预测NB患儿骨髓是否转移以及预后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INRGSS分期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其较INSS分期在对患儿预后评估方面更具有临床意义,推荐使用INRGSS分�
靳燕袁晓军赵强李府李建新江莲卢俊戴云鹏赵平詹江华李杰曹嫣娜李璋琳杨嘉兴李忠元王道威龚宝成闫杰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预后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白细胞介素-15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0年
白细胞介素(IL)-15是IL类新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其介导的生物学活性需要IL-2受体复合物成分。它通过诱导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发育,诱导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的细胞活性,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而体现抗肿瘤效应,本文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府薛波郑立波沈柏均
关键词:肿瘤免疫白细胞介素15
脐血白细胞介素15含量测定及其意义
为从一个侧面反映脐血的免疫特性,探讨脐血垢免疫重建延迟的可能机制.作者因此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测定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培养(含LPS)上清液中LI-15的含...
李府
关键词:脐血白细胞介素15干扰素-Γ
文献传递
“超剂量”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2003年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明,单倍型不相合的“超剂量”去除T细胞或纯化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跨越异体移植时人白细胞抗原屏障,有效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诱导持久、快速和稳定的植入,并使受者产生对供者的特异性免疫耐受,临床上尤其适用于那些高危患者急需移植治疗而又找不到相合的无关供者的病人。
李府王彩霞沈柏均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耐受移植物抗宿主病
胚胎干细胞诱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对糖尿病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干细胞ES-D3诱导生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皮下移植对糖尿病(DM)模型小鼠的血糖及一般状况的影响. 方法:首先,将ES-D3细胞培养于经处理的鼠胚成纤维细胞滋养层上保持未分化状态扩增,对数生长期时转入无血清含bFGF的DMEM诱导培养液使其进行分化;其次,采用STZ(剂量:2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Balb/c小鼠制备DM模型;最后,将诱导21 d的IPCs行肩胛部皮下移植给DM小鼠,观察小鼠血糖及一般状况的变化. 结果:ES-D3诱导生成的IPCs在培养基中自我组装形成三维立体细胞簇,可被DTZ染成洋红色.诱导生成的IPCs经两次移植给DM小鼠后5 d,受鼠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一般状况有所改善,但小鼠的血糖未能降至正常水平;第2 次移植后15 d,血糖水平反弹到与移植前没有差别。结论:ES-D3诱导生成的IPCs皮下移植给DM小鼠,能在一段时间内显著降低受鼠的血糖水平,改善一般状况,对DM小鼠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刘星霞缪兵李府马秀峰时庆沈柏均
关键词:DM皮下移植胰岛素分泌细胞
胚胎干细胞诱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ES-D3诱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及其所分泌的胰岛素的活性. 方法:将ES-D3细胞培养于经处理的鼠胚成纤维细胞滋养层上保持未分化状态扩增,对数生长期时转入无血清含bFGF 的DMEM液进行诱导,隔天换液,21 d后,采用DTZ 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ELISA等方法检测胰岛素的生成与分泌情况;用RT-PCR法检测PDX-1、Insulin1、Insulin2和Glut2等胰岛素分泌细胞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生成的IPCs所分泌的胰岛素的降糖活性. 结果:在诱导21 d,DTZ染色法观察到被DTZ染成洋红色的IP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诱导体系中有胰岛素特异性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群;ELISA法测定结果表明IPCs受高糖刺激后分泌胰岛素,动物实验证明所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糖活性;RT-PCR法检测到有Insulin2和PDX-1 mRNA 的表达,Insulin 1呈弱表达,Glut2不表达. 结论:小鼠胚胎干细胞ES-D3诱生的IPCs能够合成并分泌胰岛素,而且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糖活性.
刘星霞缪兵李府马秀峰时庆沈柏均
关键词:胰岛素分泌细胞RT-PCR法胚胎干细胞小鼠胚胎PDX-1
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特性及临床应用前景被引量:6
2004年
间充质干细胞 (MSC)广泛分布于各种不同的组织 ,在骨髓、外周血、脐血、脂肪、胎肺、胎肾等组织中均可分离培养出MSC ,MSC具有成骨、成脂、成软骨等多向分化潜能。另外 ,MSC还具有支持造血的作用 ,对造血干细胞有扩增作用 ,共移植MSC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植入。临床上MSC可望用于组织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种子细胞及基因治疗的靶细胞等 。
李府沈柏均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细胞分化生物学特性基因疗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