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忻红
- 作品数:70 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金匮要略》中经方在银屑病治疗上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易于反复的炎症性皮肤病,根据发病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均顽固难治。《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该书中部分经方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书中用于治疗银屑病的5张经方试做整理回顾。
- 蔡颖李忻红
- 关键词:金匮要略银屑病经方中医治疗
- 放血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概述及风险讨论被引量:2
- 2019年
- 概括性综述了近10年来放血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归纳了放血疗法治疗银屑病的多种应用方法,认为放血疗法切合银屑病的血热病机,可以达到活血化瘀、通调气血、消斑退疹的作用,有针对性的对该疗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讨论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 吴昊李忻红
- 关键词:放血疗法银屑病
- 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03年
- 张永熙关晓红李忻红安玉琴赵宏伟陈杰
- 关键词:加味黄连解毒汤药物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消银片
- 消敏颗粒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血清IgE含量及脾细胞IFN-γ mRNA,IL-4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消敏颗粒抗大鼠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用卵白蛋白与AI(OH)悬液的混合液致敏和诱发,制成Ⅰ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消敏颗粒低、高剂量组、扑尔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动物实验。采用ELISA法测定致敏大鼠血清IgE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致敏大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mRNA、IL-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消敏颗粒可降低血清总IgE含量,可促进IFN-γ及mRNA表达,抑制IL-4 mRNA表达(P<0.01或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消敏颗粒具有抗Ⅰ型超敏反应的作用。
- 李忻红王惠国关洪全
- 关键词:Γ干扰素白介素-4
- 龙胆泻肝汤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小鼠Treg/Th17细胞平衡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Treg/Th17细胞平衡的变化,探讨龙胆泻肝汤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部分干预机制。方法:将4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龙胆泻肝汤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组,每组10只。采用DNCB皮肤涂抹方法制备小鼠背部ACD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龙胆泻肝汤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组小鼠均按照成人2倍等效剂量灌胃,连续给药21 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致敏部位皮肤,对皮肤组织中Foxp3、RORγt、IL-17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西药组、龙胆泻肝汤组小鼠皮肤组织中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IL-17、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和龙胆泻肝汤组小鼠皮肤组织中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IL-17、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Treg/Th17细胞失衡可能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之一,而龙胆泻肝汤可能就是通过作用于该靶点,调节Treg/Th17细胞平衡,而实现其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作用。
- 刘颖李忻红马贤德关洪全
- 关键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TREGTH17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 2024年
- 带状疱疹(HZ)是一种沿单侧神经区域分布的簇集性水疱并伴有疼痛的常见皮肤病,好发于中老年及免疫力低下人群。HZ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而PHN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可持续多年,且神经元损伤无法自行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关于急性期HZ临床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主要采取抗病毒、营养神经、调节免疫等治疗方法,中医多采用中成药、中药汤剂、中医外治法等。中医药在PHN预防中具有独特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因此,深入研究PHN的病因病机及中西医结合预防PHN的现状,可以为PHN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 刘育卓佳李忻红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西医结合
- 消敏颗粒抗Ⅰ型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
- 目的:
研究消敏颗粒抗皮肤、全身Ⅰ型超敏反应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应用消敏颗粒治疗荨麻疹等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实验分三部分进行消敏颗粒抗Ⅰ型超敏反应的研究。首先,...
- 李忻红
- 关键词:实验药理荨麻疹中医药治疗5-羟色胺过敏性休克
- 仲景桂枝类方治疗常见皮肤科疾病浅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仲景桂枝类方治疗常见皮肤疾病的经验,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检索和分析仲景桂枝类方治疗皮肤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常见皮肤疾病的治疗效果作出总结。[结果]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过敏性疾病,以及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等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疗效。[结论]通过学习桂枝麻黄各半汤、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应用,从中得到启发:仲景桂枝类方治疗一些皮肤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当深入学习仲景方。
- 俞彩霞李忻红
- 关键词:桂枝类方皮肤瘙痒症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
- 湿疹1号对脾虚型豚鼠急性湿疹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湿疹1号对血清噬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作用并分析其对T细胞亚群CD4^+、CD8^+及其比值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急性脾虚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豚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脾虚急性湿疹空白对照组、脾虚急性湿疹中药治疗低、高剂量组,中药(黄柏胶囊)阳性对照组。采用DNCB涂抹及饮食不节、疲劳过度致脾虚证法建立豚鼠急性脾虚湿疹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与流式细胞术进行血ECP及CD4^+T、CD8^+T的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ECP过度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ECP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中药高剂量组疗效要优于低剂量和黄柏胶囊组,而低剂量组与黄柏胶囊组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CD4^+T及CD4^+T/CD8^+T淋巴细胞水平有所升高,而CD8+T水平则有所降低,但仅中药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1号能有效抑制皮损中ECP水平的表达,并调节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进而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 王奂云李忻红田静马贤德
- 关键词:急性湿疹T淋巴细胞
- 中药方剂在治疗脂溢性脱发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非瘢痕性秃发,主要表现为毛囊微小化和毛发进行性减少,其病因复杂,雄激素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医认为此病与肝、脾、肾、湿热关系密切,七宝美髯丹、二至丸、萆薢渗湿汤、龙胆泻肝汤、神应养真丹、祛风换肌丸对于治疗脂溢性脱发有着不错的疗效。
- 李瑒李忻红
- 关键词:脂溢性脱发七宝美髯丹二至丸龙胆泻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