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琰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常规
  • 1篇血栓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细胞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物耐药
  • 1篇用药
  • 1篇早期类风湿关...
  • 1篇早期诊断价值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送检
  • 1篇送检标本
  • 1篇培养及药敏
  • 1篇培养及药敏试...
  • 1篇强直
  • 1篇强直性
  • 1篇强直性脊柱炎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郑州市骨科医...

作者

  • 5篇李慧琰
  • 1篇李兴华
  • 1篇刘璐
  • 1篇董桂香
  • 1篇李自军

传媒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
2010年
李慧琰刘璐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关节炎
D-二聚体对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D-二聚体(DD)定量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60例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进行DD的定量检测,并随访患者的病情。结果 160例患者有20例并发DVT,并发DVT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D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并发DVT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D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相比,术前DD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7 d的D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的动态监测对骨折并发DV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李慧琰
关键词:D-二聚体骨折深静脉血栓
2007-2008年骨科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董桂香李兴华李慧琰李自军
关键词: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抗菌药物耐药临床合理用药耐药情况送检标本
血液细胞(血常规)检验的几点注意事项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讨论进行血常规检测时注意事项。方法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和文献报道,详细的阐述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质量控制的三个流程,即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均有各自的特点。结论血常规质量控制是检测结果准确的基础。
李慧琰
关键词:血常规
PCR-SSP法与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的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法和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两种方法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2B27)阳性率,结合临床诊断,判断2种方法的的敏感度、特异性、适用性。方法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PCR-SSP法检测待测标本的HLA-B27。结果PCR-SSP法的敏感度98.75%高于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法(83.7%),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R-SSP法检测HLA-B27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法,是一种快速、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
李慧琰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淋巴细胞毒试验PCR-SSPHLA-B27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