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江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电位型尿素酶电极的研制被引量:4
- 1998年
- 2-氨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平板玻璃电极表面形成带氨基尾端的单层,并与戊二醛和尿素酶交替交联制成对尿素有电位响应的电极.研究在各种缓冲介质中该电极的性能.利用该电极测定血清中尿素氮,回收率在96.7%~101.8%之间.
- 李文江孙长青
- 关键词:尿素酶电极生物传感器电位法
- 光化学滴定法测定痕量铬
- 1999年
- 在草酸钠存在下用紫外光照射铁(Ⅲ)溶液, 产生的铁(Ⅱ)对铬(Ⅵ)进行滴定, 并对土壤、自来水、矿泉水等实际样品进行分析,
- 门瑞芝李文江程新民吕学武
- 关键词:铬
- 在固体基质表面制备具有催化活性的含酶分子多层膜
- 2000年
- 在固体基质表面自组装一层功能分子层 ,通过静电相互作用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与双吡啶盐 ( Py C6 BPC6 Py)交替沉积 ,制得多层酶电极 .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跟踪石英基片上的组装过程 .详细描述多层膜电极以亚甲绿 ( MGH)为电子中继体的电化学行为 。
- 李文江周兵沙晓祥孙长青王子忱赵慕愚向前
- 关键词:辣根过氧化物酶电催化
- 锇-聚乙烯吡啶复合物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子多层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基于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力 ,将锇 -聚乙烯吡啶复合物 ( PVP-Os)与辣根过氧化物酶 ( HRP)交替沉积于固体基质表面 ,制得了包含生物成分的分子多层膜 .膜层间的聚合物分子起到了粘接与导电的双重作用 .用紫外 -可见光谱法跟踪了石英基片上的组装过程 ,研究了多层膜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性能 。
- 李文江宋利珠孙长青王子忱郭玉鹏赵纯徐英凯
- 关键词:辣根过氧化物酶电催化电化学性质玻碳电极
- 电化不式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该文所研制的生物传感器是酶基电化学式生物传感器.利用脲素酶制作了两种电位式酶电极;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制作一种安培式酶电极.我们详细的研究了他们的制作过程并且讨论了各种性能参数,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这几生物传感器的创...
- 李文江
-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性能参数
- 基于静电作用的多层自组装辣根过氧化物酶电极的研制
- 孙长青李文江
- 文献传递
-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的磷钨杂多酸化学修饰电极的组装及其电催化被引量:40
- 2000年
- 将 Dawson型磷钨杂多酸盐 K6 P2 W1 8O6 2 · 1 0 H2 O( P2 W1 8)掺杂到溶胶 -凝胶中 ,滴涂在碳糊电极表面 ,制备成化学修饰电极 .并对该化学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包括溶液 p H值的影响和电极稳定性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结果表明 ,此电极既保持了该杂多酸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催化性能 ,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实验发现 ,在 0 .5mol/L H2 SO4溶液中 ,掺杂在溶胶 -凝胶膜中的 P2 W1 8的第 3、第 4个还原峰对 NO- 2 离子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 ,且催化电流同 NO- 2 浓度呈线性关系 .同时 ,P2 W1 8的第 3、第 4个还原峰对分子氧也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 .
- 李丽东李文江孙长青
- 关键词:溶胶-凝胶技术
- 脂肪酸去饱和酶的结构与催化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00年
- 咸漠毕颖丽李文江甄开吉
- 关键词:脂肪酸去饱和酶
- 利用60%季铵化聚(4-乙烯)吡啶固定化酶的电位型尿素酶电极的研制被引量:2
- 1998年
- 在电位型尿素酶电极的组装过程中,要求尽量不改变尿素酶的构型和构象,使其在酶膜中保持其自然状态,从而可获得较高的酶活力.用pH玻璃电极作原电极,将尿素酶固定在其表面,常用的有戊二醛交联法[1]和各种聚合物膜法[2~4].本文利用60%季铵化的聚(4-乙...
- 李文江刘潇雅孙长青
- 关键词:电位法
- 基于自组装技术制备介孔复合功能材料及具有介观尺度功能超薄膜的研究
- 该论文以分子之间的弱作用为驱动力,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具有规则结构的介孔材料、具有中空结构的多孔微米球形粒子、具有电催化功能的介观尺度多层自组装超薄膜,并研究了主-客体复合介孔功能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首次以十六烷基吡啶...
- 李文江
- 关键词:自组装模板剂介孔电催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