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堰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婴儿
  • 2篇护理
  • 2篇患儿
  • 1篇胆红素
  • 1篇毒性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黄疸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心肌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胆红素
  • 1篇婴儿腹泻
  • 1篇知识知晓
  • 1篇知识知晓率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脂肪沉积
  • 1篇柔红霉素

机构

  • 7篇太和医院

作者

  • 7篇李新
  • 4篇马晓玉
  • 3篇雷美容
  • 1篇李云
  • 1篇柯晓燕
  • 1篇柯辉
  • 1篇杨玉梅

传媒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药物贴脐辅助治疗婴儿腹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0年
杨玉梅李新柯辉柯晓燕马晓玉
关键词:婴儿腹泻疗效
亲情护理对急诊患儿诊治时间及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对急诊患儿诊治时间及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急诊发热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急诊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时的配合程度、降温效果、家长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家长心理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急诊患儿的配合度,减轻家长的焦虑感。
李新魏荣
关键词:亲情护理急诊患儿健康知识
柔红霉素外渗处理新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介绍了柔红霉素外渗对局部组织损伤的机制、临床分期、表现、分型、预防和治疗措施。
雷美容马晓玉李新
关键词:柔红霉素外渗
婴儿脊髓终丝脂肪沉积症1例
2015年
脊髓终丝脂肪沉积为临床少见的一种脊髓病变,是脊髓终丝脂肪变的一种表现,其发生率<5%^([1]),部分患儿出现终丝牵拉综合征,可使脊髓终丝受到牵拉而出现缺血、缺氧及神经组织变性等病理生理改变,在临床上出现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异常或畸形、大小便障碍等神经受损的症状^([2])。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漏诊。现将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儿科于2014年4月收治的1例以双下肢发育不对称前来就诊的婴儿期脊髓终丝脂肪沉积病例报道如下:
马晓玉李新雷美容
关键词:婴儿脂肪沉积病例报告
茵陈理中汤化裁内服联合熏蒸对新生儿黄疸患者血清胆红素、黄疸消退情况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观察用茵陈理中汤化裁而成的中药汤剂内服联合熏蒸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胆红素及黄疸消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寒湿阻滞型新生儿黄疸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苯巴比妥片内服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由茵陈理中汤化裁而成的中药汤剂内服联合熏蒸,1剂/d,连续治疗7 d;治疗后观察患儿主要症状的缓解情况,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检测患儿胆红素水平变化;记录胆红素降至正常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患儿经治疗后面目皮肤发黄、黄色晦黯、脘痞腹胀、便溏、乏力倦怠等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尤其明显,其有效率90.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降低,观察组患儿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胆红素降至正常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理中汤化裁而成的中药汤剂长于温中化湿,其谨守患儿"寒湿困脾"的病机特点,内服联合熏蒸能显著改善新生儿黄疸的症状,利于胆红素水平的降低及黄疸的消退,有效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凸显出中医药辨证论治儿科疾病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魏荣李新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
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毒性心肌炎组67例、疑似心肌炎组(NVMC组)72例及健康对照组小儿L 65例。所有患儿入院次日早晨空腹采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cTnI、CK-MB mass和hs-CRP水平。结果 VMC组的cTnI、CK-MB mass及hs-CRP的测定值均显著高于非心肌炎组(P<0.01)。单个指标cTnI、CK-MBmass和hs-CRP诊断VMC的灵敏度依次为hs-CRP(68.66%)>cTnI(65.67%)>CK-MB mass(55.22%),特异度为cTnI(100.00%)>CK-MB mass(93.06%)>hs-CRP(81.94%)。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VMC诊断的准确率(92.09%),均高于应用cTrI、CK-MB mass和hs-CRP单一指标。3项指标对VMC患儿的动态检测结果及阳性率表明,VMC患者康复时以hs-CRP恢复最快,CK-MB mass次之,cTnI最慢。结论联合应用cTnI、CK-MB mass和hs-CRP检测,能更准确地诊断VMC,为建立一种联合检测方法以提高对VMC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李云李新魏荣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I高敏C反应蛋白
白血病患儿成分血输注及护理
2007年
马晓玉雷美容李新
关键词:白血病成分输血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