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新加坡国际商事仲裁立法评述——对中国《仲裁法》修改的启示
- 2005年
- 1995年新加坡《国际仲裁法》生效后,新加坡仲裁体制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国内仲裁和国际仲裁。其中,《国际仲裁法》适用于国际仲裁,原仲裁法适用于国内仲裁。《国际仲裁法》采纳了《UNCITRAL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被认为标志着新加坡脱离法院干预国际仲裁的普通法对抗制,转向当事人意思自治和仲裁独立。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加坡国际商事仲裁的立法、各项制度及其发展。
- 李晓玲
- 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
-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02年年会综述
- 2003年
- 刘晓红李晓玲
- 关键词:涉外民商事审判国际条约涉外仲裁
- 执行DSB建议和裁决的“合理期限”有多长?被引量:1
- 2005年
- WTO争端解决机制强调了应立即执行DSB做出的建议和裁决,但如果在立即执行不可行时,为败诉的有关成员也规定了执行的“合理期限”。
- 李晓玲
- 关键词:WTO争端解决机制DSB仲裁程序
- 多方当事人仲裁程序问题探讨被引量:8
- 2004年
- 对于多方当事人仲裁程序问题 ,国内国际的理论与实践呈现多元化。另行诉讼或仲裁的传统做法已不能满足实践需要。在遵循仲裁意思自治原则的前提下 ,应不断发展仲裁理论 ,以适应国际商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通过对合并仲裁、第三人加入仲裁程序、仲裁程序的协调及有条件地承认前案裁决对已决事项的效力等的分析 。
- 李晓玲
- 关键词:仲裁程序合并仲裁意思自治原则仲裁第三人法律效力
- 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之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国际法主体问题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在传统国际法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说认为国家是唯一的国际法主体。后来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也被普遍地接受为国家以外的国际法主体。目前国际法学界争论较大的是个人或公司(法人)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本文仅讨论个人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对此,主要的看法有三种:个人是国际法主体,而且是唯一的主体;个人是国际法主体,但不是主要的主体;个人不是国际法主体。否认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学者有的从主权国家出发,主张只有国家是国际法主体,个人绝不是国际法主体。
- 李晓玲
- 关键词:国际法主体资格权利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