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青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代际传递
  • 1篇党的建设
  • 1篇党建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德教育内容
  • 1篇德教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思想素质
  • 1篇人口
  • 1篇人力资源
  • 1篇人情消费
  • 1篇弱势群体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公德
  • 1篇社会公德建设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化过程

机构

  • 9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9篇李晓青
  • 1篇陈坤
  • 1篇冯榛
  • 1篇黄元全
  • 1篇卢英

传媒

  • 4篇理论视野
  • 1篇四川省情
  • 1篇黑河学刊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中学政治教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当今高校“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分析——以四川某高校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目前"90后"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分析研究他们的爱国主义现状是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之必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但他们的爱国意识不够强,并将影响其爱国的因素多归结于客观,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认同度不够高,更倾向于通过时事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卢英李晓青冯榛
关键词:爱国主义
民族国家形成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基于对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的文本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是恩格斯写于1884年底的一篇遗作。虽然恩格斯没能完成最后的定稿,但此文仍不失为一篇体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国家观的代表性作品,其蕴含的思想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陈坤李晓青
关键词:恩格斯民族国家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背景下儿童发展情况如何?
2021年
从世界各国的减贫和发展经验看,儿童不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贫困人口中最脆弱和最需要持续关注的弱势群体。关注儿童发展,尤将儿童早期发展作为重点纳入国家健康和教育扶贫战略中去具体实施,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措施,也是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文将通过剖析国家级贫困县——X县,来透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背景下儿童的发展状况。
李晓青
关键词:脱贫攻坚贫困代际传递弱势群体人力资源贫困人口扶贫战略
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马克思需要理论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深入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以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宗旨。马克思需要理论既属于经济范畴,也属于社会关系范畴和历史范畴。在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不但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还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晓青
社会文化视野下的农村人情消费被引量:8
2012年
农村人情消费是指农民用于人情往来的费用。人情往来模式是我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通过礼尚往来,表达情感,维持社会联系,换取社会资源。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农村经济形势的向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交际圈逐渐拓宽,参加社会活动日趋增多,导致名目繁多的人情消费出现。这对农民造成物质、精神双重压力,同时影响农业生产,但农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人情消费。
李晓青
关键词:农村人情消费文化
城市化背景下社区社会公德建设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亿万农民涌入城市,他们的劳动方式、居住方式、交往的方式、家庭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是分散经营、彼此独立的小农经济,与此同时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也逐步扩大。
李晓青
关键词:城市化社会公德建设
大学生日常消费状况调查分析——以四川省南充市四所高校为例
2012年
从大学生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和消费误区等三方面分析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状况,并对引导大学生发扬勤俭节约美德,树立科学的、合理的消费观提出了一些建议。
李晓青
关键词:大学生
中学道德教育困境反思被引量:1
2012年
一、中学道德教育的主要困境当前中学道德教育的成效总体上是比较理想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1.道德教育的内容泛化狭义的道德教育,也就是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伦理学意义的道德教育,即“moral education”。在我国道德教育有着更广泛的含义,“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逐步社会化,形成社会需要的品质的活动”。因此,我国道德教育除了包括思想、道德、政治的教育之外,还包括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人际交往、环境保护、就业指导等。道德教育内容非常繁杂,导致道德教育内容泛化,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2.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合理道德教育评价体系是为了进一步引导、激励学生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许多学校结合本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实际,都制定了道德教育评价系统或考核办法。
李晓青
关键词:道德教育内容教育困境政治思想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社会化过程
论新时期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
2011年
新时期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新成果,体现了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的新要求。该文从新时期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形成的背景、过程、意义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李晓青黄元全
关键词:党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