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
- 作品数:74 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的情绪启动效应被引量:4
- 2013年
- 本研究采用情绪启动范式考察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解释偏差。研究以正性和打碎的面孔为启动项,正性或负性非社交词为目标项,要求高社交焦虑组被试和控制组被试判断目标项的情感色彩,并记录其反应时与准确率。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具有不同的情绪启动模式:高焦虑组被试未表现出显著地相容性效应;他们在正性-正性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慢于控制组被试。研究结果提示高社交焦虑个体具有对正性社交刺激的解释偏差,他们不能充分理解正性社交刺激的积极含义。
- 姚泥沙李松蔚钱铭怡余红玉林沐雨王小玲杨鹏
- 关键词:社交焦虑情绪启动
- 焦虑障碍的认知偏向矫正:应用与争议被引量:15
- 2015年
- 认知偏向是焦虑障碍患者的重要认知特征,是指患者或高焦虑个体对负性或威胁性信息存在认知加工方面的偏向。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聚焦于注意偏向和解释偏向。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将认知偏向的矫正应用于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得到了不一致的结果。本文总结了将认知偏向矫正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不同方式,并从主观报告的疗效证据、行为及生理指标的疗效证据,以及未发现疗效证据的研究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于结果的高度不一致,本文从期望效应、干预对象、因变量和其它参数等方面探讨了可能的原因,并讨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李松蔚樊富珉
- 关键词:焦虑障碍
- 我拿什么多拿分
- 2007年
- 高考已触手可及。我们的弦越绷越紧。看着越来越少的时间,也许我们会对过去时间的浪费而后悔,也许我们还在为没复习好或准备不充分而担心,也许对高考的紧张程度正在慢慢加重……不管过去做得如何,此时,我们或许应该要一个坚定的目标来镇定自己——高考取胜。以前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能在"决战"中多拿分,拿高分。难道不是吗?相信每一位临上阵的将士都想完胜而归。那么,在此关键时刻,你怎么做到?
- 李振东李松蔚
- 关键词:高考复习高分
- 大学生参与朋辈心理辅导的动机研究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难以满足大学生逐渐增长的求助需要。朋辈心理辅导员应运而生,缓解了高校心理辅导资源短缺的状况,已经成为高校心理辅导的重要补充。本研究运用质化研究方法,旨在探索大学生参与朋辈心...
- 蔡雩奇樊富珉李松蔚
- 关键词:动机质化研究
- 社交焦虑个人评价恐惧的特点及其机制
- 本研究旨在考察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或负性评价的预期,将如何影响他们对正性或负性情绪面孔的反应特点。本研究在研究范式上进行了改进,引入线索关联操作,模拟被试形成评价预期的过程,并考察随后的反应特点。研究共包括四个部分,尝试...
- 李松蔚
- 关键词:社交焦虑情绪面孔
- 你卖的力气,不足以左右孩子的人生
- 2018年
- '人精'父母,'学渣'儿子我有一个师兄是学霸,不是一般的学霸,而是北大一帮学霸当中的真·学霸,是那种会在熄灯以后,借着水房的灯光靠一台快译通啃英文原版教材的人。他从小县城一路走来,现在做到一家战略咨询公司的VP,多次帮助各种五百强级别的客户排忧解难。最多的时候,手上管理过上百人的团队。就是这么一个人精,居然拿自己上小学的儿子没办法。教育问题困扰他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去他家做客,听他侃VR和可穿戴设备。
- 李松蔚
- 关键词:灯光儿子快译通孩子
- 地震后不同生活改变受灾民众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被引量:3
- 2011年
- 在经历了汶川地震后,受灾民众不仅遭受了经济和心理上的影响,还面临着很多生活上的改变。研究发现,经历创伤事件的个体会出现睡眠紊乱,以及对烟酒等物质使用上的变化。
- 杨寅钱铭怡李松蔚徐凯文王雨吟
- 关键词:地震抑郁症状
- 明明白白我们的心——高三学生的沟通技巧
- 2007年
- 引子:阿南的故事
阿南是一名高三的男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近来却有点滑坡。在父母的一再追问下,阿南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原因:
- 李松蔚
- 关键词:高三学生父母
- 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的解释偏差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考察高社交焦虑个体是否对正性面孔存在主观解释偏差,探索其对正性社交信息的解释方式,以帮助理解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的认知加工模式。方法:研究为单因素设计,以被试社交焦虑水平为组间变量。采用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从60名学生中筛选出得分最高的前27%和最低的后27%,分别为高、低社交焦虑组。以正性情绪面孔为材料,给出其在特定社交背景下可能的正性、中性和负性解释,每种解释为一个独立的评分维度。通过自陈报告的方法,要求高、低社交焦虑组被试就想到某一解释的可能性大小进行评分;随后再根据自身对每种解释的相信程度,对三者进行排序。结果:评分结果表明,相比于低社交焦虑个体,高社交焦虑个体更不容易想到对正性面孔的正性解释(P<0.001),而更容易想到负性解释(P<0.001);排序结果表明,高社交焦虑个体更不相信对正性面孔的正性解释(P<0.001)。结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存在解释偏差;他们不仅无法充分理解正性面孔的积极含义,还更倾向于直接对正性面孔做出负性解释,两者都可能导致社交焦虑症状的维持。
- 姚泥沙李松蔚钱铭怡余红玉林沐雨王小玲杨鹏
- 关键词:社交焦虑面孔
- 共情:人际和谐的纽带
- 2018年
- 什么是共情?
共情,通俗的讲就是我们生活中常常提剑的同理心。像“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这些词讲的就是共情,它指的是能够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能够体会和分享他人的情绪感受,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他/她所处的境地,并且将这种理解和体会反馈给对方。
- 李松蔚邵瑾
- 关键词:共情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