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清刚

作品数:47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7篇细胞
  • 16篇肾脏
  • 9篇小鼠
  • 7篇干细胞
  • 6篇间充质
  • 5篇肾小管
  • 5篇肾脏发育
  • 5篇鼠肾
  • 5篇小管
  • 5篇小鼠肾脏
  • 5篇马蹄肾
  • 4篇肾小球
  • 4篇子机
  • 4篇活体
  • 4篇基因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间充质细胞
  • 4篇发育
  • 4篇分化
  • 4篇分子

机构

  • 4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南开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47篇李清刚
  • 46篇陈香美
  • 24篇谢院生
  • 14篇金美玲
  • 10篇崔少远
  • 7篇傅博
  • 7篇胡盼盼
  • 6篇李旭艳
  • 6篇蔡广研
  • 4篇白雪源
  • 4篇沈珊珊
  • 3篇尹忠
  • 3篇师锁柱
  • 3篇王丽强
  • 3篇吴杰
  • 3篇陈仆
  • 3篇陈健文
  • 3篇刘颖
  • 2篇杨曦
  • 2篇冯哲

传媒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解放军医学院...
  • 4篇中华肾病研究...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2016年中...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工程院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女性别不同年龄法布里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法布里病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溶酶体蓄积病,其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可能有性别和年龄差异。目前针对法布里病的研究多局限于欧美人群,尚无大样本中国人群的临床症状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人群男女性别不同年龄法布里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和各系统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分成男性组和女性组,按不同年龄段分为未成年组(<18岁)、青年组(≥18岁且≤45岁)和中年组(> 45岁),对比分析男女性别、不同年龄法布里病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分析了108例患者资料,男82例,女26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1. 85±11. 43)岁。法布里病在男性的诊断年龄为(25. 74±9. 34)岁,女性为(37. 48±12. 09)岁。疼痛、注意力下降,无汗/少汗、血管角质瘤,听力下降,腹泻、胃肠功能紊乱,高血压,蛋白尿、慢性肾衰竭,男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女性。MSSI严重度评分,男性重于女性[(20. 00(13. 38,28. 63) vs 10. 50(4. 56,15. 63)]。按不同年龄分组时,无汗/少汗在未成年组和青年组的发生率高;耳鸣和蛋白尿、慢性肾衰竭青年组更明显;心肌肥厚、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法布里病男性的诊断年龄明显小于女性,很多临床表现都是男性常见于女性,且严重程度更高。不同年龄段法布里病症状的发生率不一样,无汗/少汗青少年多见,耳部和肾脏表现青年多见,心脏损害常见于中年。
杨曦谢院生米悦李清刚符馨文刘玉宁蔡广研陈香美
关键词:法布里病性别年龄
马蹄肾的首诊表现、合并症及影像检查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马蹄肾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肾脏发育畸形,容易被漏诊或者误诊。本研究的目的是加深对马蹄肾临床和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确诊为马蹄肾患者的一般情况、首诊表现、合并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1)一般资料:共有53例影像诊断为马蹄肾患者纳入本研究,男:女为1.3:1;平均年龄为(40.2±17.5)岁。(2)首诊时表现:以腰痛、尿检异常等泌尿系统疾病相关临床表现为主诉就诊的28例(52.8%);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意外发现的25例(47.2%)。(3)合并症:马蹄肾合并肾实质病变[表现为血尿或/(和)蛋白尿及肾衰竭]16例(30.2%),尿路感染10例(18.9%),泌尿系结石10例(18.9%),肾积水10例(18.9%),肾囊肿7例(13.2%)。(4)影像学检查:25例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其中6例(24.0%)被误诊;16例患者接受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其中1例(6.3%)被漏诊。29例进行了肾脏CT检查、10例进行了肾脏MRI检查,无1例漏诊或误诊。13例ECT检查提示双肾影轮廓欠清晰或呈倒“八”字,放射性同位素分布存在不同程度减低、甚至单侧肾脏不显影。结论:马蹄肾首诊时泌尿系统表现约占一半;常见的合并症是肾实质病变、尿路感染、结石、肾积水及肾囊肿;CT或MRI是诊断马蹄肾最准确的手段。
胡盼盼金美玲谢院生陈仆邱强刘述文李清刚陈香美
关键词:马蹄肾合并症影像学检查
Fabry病患者心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2019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Fabry病患者心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8例Fabr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按照是否存在肾脏损害、是否存在心血管损害及是否存在心肾联合损害进行分组,分析各组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 (1)与无肾脏损害组相比,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在神经精神、眼部、心血管、消化和呼吸系统方面均有部分症状的发生率高(P <0. 05);肾脏损害的独立相关因素为听力下降、耳鸣、高血压。(2)与无心血管损害组相比,合并心血管损害的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P <0. 05),注意力下降、抑郁和(或)焦虑,角膜涡状浑浊、结膜及视网膜血管迂曲、晶状体后囊浑浊、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慢性肾功能不全及慢性支气管炎发生率更高(P <0. 05);心血管损害的相关因素为抑郁和(或)焦虑、确诊时的年龄。(3)与无心肾损害组及只有心血管或只有肾脏损害组相比,心肾联合损害组的年龄更大、病程更长(P <0. 05),抑郁和(或)焦虑、耳鸣、听力下降、感音性耳聋、恶心呕吐及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率更高(P <0. 05);心肾联合损害的独立相关因素为确诊时的年龄及耳鸣。结论同时或单独有心肾损害的患者很多系统症状的发生率较无心肾损害的患者高、且症状更严重。肾脏损害的相关因素为高血压、耳鸣和听力下降;心血管损害的相关因素为抑郁和(或)焦虑及确诊时的年龄。
杨曦谢院生米悦李清刚蔡广研陈香美
关键词:FABRY病心血管损害肾脏损害
马蹄肾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蹄肾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受孕动物的妊娠早期一次性注射一定量的视黄酸溶液,常规饲养分娩,得到马蹄肾动物模型。本发明的马蹄肾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实验重复性好,为马蹄肾等肾脏发育异常提供用于机制...
谢院生齐焰胡盼盼李清刚陈香美
文献传递
视黄酸所致马蹄肾动物模型的创建及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正>背景:马蹄肾是常见的先天性肾脏融合畸形,由于没有相应的动物模型,发病机制一直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利用视黄酸建立马蹄肾小鼠模型,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6-8周龄性成熟的ICR小鼠雌雄交配,以观察到雌鼠阴道...
齐焰谢院生胡盼盼李清刚蔡广研陈香美
文献传递
M型磷脂酶A2受体及其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之一,其中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且缺乏敏感而特异的检测指标,对其治疗和预后还存在争议。M型磷脂酶A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被看作是IMN的血清学诊断的生物标记物,PLA2R与抗PLA2R抗体(anti-PLA2R)在IMN患者体内共表达,且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肾组织中PLA2R和血清中anti-PLA2R对IMN诊断、治疗、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PLA2R及其抗体在IMN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总结其在IMN中的临床意义。
尚顺来李清刚陈香美
关键词:M受体抗体特发性膜性肾病
GDF11促进老年急性肾损伤小鼠肾小管去分化和再生修复
<正>目的:老年人群急性肾损伤的修复能力明显降低。生长分化因子(GDF)11对老年器官急性损伤后再生修复的作用是备受争议的国际研究热点,但是否影响肾组织损伤修复未见报道。本文探讨GDF11在老年肾脏的表达变化和对老年AK...
张莹孙雪峰李清刚蔡广研陈香美
文献传递
肾小管前体细胞衰老与增殖发生肾脏囊肿的分子机制与干预
<正>囊肿性肾脏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第四位原因。目前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缺陷并异常增生是肾脏囊肿疾病的首要原因,这与细胞周期和上皮细胞分化调控异常密切相关。然而,其在囊肿发生过程的精准调控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最近,我们首次发...
李清刚崔少远马倩尹忠于红宇傅博蔡广研谢院生陈香美
文献传递
肾小管坏死后修复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的比较
2013年
目的:细胞极性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挥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过程的一致性。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制作出生后8周雄性Wistar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后自然修复的动物模型,分别在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用药5d,停药2d)、第14天和第28天采集肾脏标本;另外采集妊娠20d大鼠的胚胎肾脏标本。观察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生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肾小管的形态学变化;以Na+-K+-ATP酶作为细胞极性的标志物,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比观察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生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的过程。结果:(1)成体大鼠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基底膜裸露,管腔内有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碎片;第14天,肾小管基底膜出现新再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第28天,大多数肾小管结构基本恢复正常。(2)成体大鼠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裸露的肾小管基底膜没有Na+-K+-ATP酶的表达;第14天,新再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Na+-K+-ATP酶的表达,但此时Na+-K+-ATP酶没有明显的极性分布,胞膜和胞浆均有表达;第28天,Na+-K+-ATP酶呈极性分布,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侧基底膜。(3)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是从S形体发育成为不成熟的肾小管,再发育成为成熟的肾小管。(4)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Na+-K+-ATP酶的表达从没有极性到有极性分布,即Na+-K+-ATP酶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均有表达到只局限在侧基底膜表达。结论: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的过程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的过程是一致的,提示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生的过程类似肾小管胚胎发育的过程。
沈珊珊李旭艳谢院生金美玲尹忠李清刚陈香美
关键词:细胞极性NA+-K+-ATP酶
猪后肾帽状间充质细胞发育为肾小球足细胞的过程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肾小球足细胞的发育过程。方法:应用过碘酸-希夫氏染色观察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胚胎不同时间点(胚胎28d至出生后21d,以周为单位,共17个时间点)肾小球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猪胚肾不同阶段(帽状间充质、肾小囊体、逗号形体、"S"形体、毛细血管袢期肾小球、成熟肾小球)足细胞的发育过程。结果:猪在胚胎第28天(E28d)后肾已开始发育,可见典型的帽状间充质、肾小囊体、逗号形体和"S"形体;E35d可见肾小球形成,包括近皮质的不成熟肾小球以及近髓质的成熟肾小球。胚肾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胚肾早期足细胞标志物WT1表达于Six2阳性的后肾帽状间充质细胞,相继表达于肾小囊体、整个逗号形体、逗号形体尾部以及"S"形体下端,最终局限于肾小球足细胞。结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的足细胞来源于Six2阳性的后肾帽状间充质细胞,经过肾小囊体、逗号形体、"S"形体、毛细血管袢期肾小球阶段,发育成为成熟肾小球的足细胞。
李旭艳沈珊珊谢院生金美玲季佳瑶万嘉嘉刘颖崔少远李清刚白雪源陈香美
关键词:足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