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丽

作品数:27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地震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地震
  • 8篇震源
  • 5篇震源机制
  • 4篇震前
  • 4篇震源深度
  • 4篇前兆
  • 4篇M
  • 3篇地下流体
  • 3篇双差定位
  • 3篇前兆异常
  • 3篇钻孔应变
  • 3篇小波
  • 3篇小波分析
  • 3篇流体
  • 3篇发震
  • 3篇发震构造
  • 2篇地磁
  • 2篇地震监测
  • 2篇地震前
  • 2篇地震序列

机构

  • 27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黄河电力测试...

作者

  • 27篇李玉丽
  • 17篇李启雷
  • 13篇杨晓霞
  • 8篇孙春玲
  • 4篇刘文邦
  • 3篇杨青春
  • 3篇刘磊
  • 3篇张晓清
  • 2篇李国佑
  • 2篇屠泓为
  • 2篇杨广华
  • 2篇马丽
  • 2篇赵玉红
  • 2篇马茹莹
  • 2篇孙丽
  • 1篇马晓兰
  • 1篇余娜
  • 1篇文勇
  • 1篇郑重
  • 1篇孟凡博

传媒

  • 6篇地震研究
  • 6篇高原地震
  • 4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大柴旦及周边地区尾波衰减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大柴旦台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了大柴旦震群序列尾波Qc值在流逝时间窗长60~90 s时间内的变化特征,计算频率从3 Hz至18 Hz,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Qc(f)=(72±19.9)f0.93±0.08。计算结果反映出大柴旦地震余震序列的尾波Qc值较低,说明大柴旦震源区属于构造运动较为活跃的地区,这与大柴旦地质结构特征相符。
李启雷李玉丽周庆玲杨广华杨理臣
关键词:大柴旦SATO模型QC值
青海大柴旦地方震波形特征分析
2018年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5年大柴旦M 0.5以上地震重新进行精确定位,并绘制区域地震震源深度频数直方图。根据地震精定位结果,选取地震波形记录较好的事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发现,重新定位后,大柴旦地区约65%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6—10 km,震源深度较浅,地震波列衰减快,经过滤波,在直达波后观测到新的震相,初步推测为康拉德界面反射波。
李启雷李玉丽罗自浩马丽
关键词:大柴旦双差定位法地方震震源深度
2021年西藏比如M_(S)6.1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西藏比如M_(S)6.1地震序列141次M_(L)≥2.0地震进行重新定位,采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并运用最小空间旋转角方法比较不同机构发布的震源机制解的差异。重新定位后主震震中位置为(31.924°N,92.824°E),靠近余震区中心,震源深度为12.8 km;余震分布沿NE向展布,长约18 km。沿NE向深度剖面结果显示,在主震右上方存在5 km×10 km的近椭圆形地震破裂空区。主震的震源机制解为正断兼走滑型,最佳矩心深度为9.3 km,矩震级为5.98。结合重新定位后余震分布、主震与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地质构造背景等分析,认为具有左旋运动性质的安多南缘断裂可能是该次地震序列的主要发震构造。
李玉丽李启雷
关键词:双差定位震源机制发震构造
小波分析在2010年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地下流体分析中的应用
青海玉树7.1级地震是继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我国大陆再次发生的7级地震.这次地震仍未做出短临预测,因此,有必要对玉树地震前兆异常进行梳理总结.本文采用小波方法,研究距玉树7.1级地震500km范围内的地...
杨晓霞刘磊李玉丽马茹莹
关键词:玉树地震地下流体震前异常小波分析
2016年青海门源M_S6.4地震震源机制与震源深度计算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6年1月21日门源MS6.4地震震源机制,分析了震源机制解随震源深度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显示,门源M_S6.4地震的发震断层是逆冲型断层,最佳矩心深度为11 km。为比较还反演了2013年9月20日门源5.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两次地震的断层走向和倾角基本一致。为进一步验证震源深度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提取s Pn震相,通过计算sPn与Pn的到时差计算震源深度,得出的震源深度为15.2 km。校正深度震相法因震相识别精度和速度模型影响会产生10%~15%的误差后,结果与CAP方法比较接近。
李启雷李玉丽马丽罗自浩
关键词:震源机制震源深度
格尔木地震台阵监测能力估计被引量:2
2014年
为满足地震监测需要,在中国西部格尔木地区拟建立小孔径地震台阵,并建立临时地震台阵。新建临时台阵记录到青海地震月报目录中大部分地震,及目录中未有地震序列60多个。可见,格尔木地震台阵的建立将改善该地区地震监测能力,从而改善中国西部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
郑重郝春月李玉丽王海功
2016年青海门源M_S6.4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2016年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_S6.4地震,震前青海地区地下流体测项出现了前兆异常。通过分析,总结出异常类型大致有2种:(1)波动异常,主要表现为速率变化;(2)年变畸变异常,主要表现为打破年变规律。此次地震前中短期异常的出现时间与震中距不成比例。
杨晓霞王小玲李玉丽孙春玲孙丽
关键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
德令哈台尕海井水位异常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2018年青海德令哈台尕海井水位破年变异常,系统梳理和分析该井相关资料,发现该井两套水位仪运行稳定、数据一致性非常好,而这段时期异常与降雨和气压不相关,以及井孔附近地区的视应力值较高,表明该地区地壳应力水平进一步增强。利用水位变幅、去趋势和一阶差分分析,结果显示,该项异常信度较高,反映该区域构造活动信息,是周边两次中等强度地震的共同前兆,属于中短期异常。
杨晓霞李启雷刘文邦刘磊李玉丽
青海玉树M7.1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原始数据和小波分析方法对青海省地下流体资料进行分析,提取玉树7.1级地震前观测数据的异常。结果表明:①选取的8个测项中,有4个测项出现了异常,占50%。异常分布范围较大,震中距最大达480 km,异常都发生在震前8个月之内。②从原始数据看,玉树水温、德令哈水温和玉树水位震前异常明显,其中德令哈水温原始数据在震前12天出现快速上升的短临异常变化。③从小波分析的结果来看,有4个测项在震前出现明显异常。异常过程与发震时间的关系为异常开始—异常峰值—异常结束—恢复正常后发震。
万玉杰李玉丽杨晓霞
关键词:玉树7.1级地震地下流体小波分析
一种高层建筑地震监测预警设备及其方法
本发明属于监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地震监测预警设备,包括监测预警保护壳、第一抵挡组件和第二抵挡组件,所述监测预警保护壳上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地震监测预警模块,所述固定板顶端的...
杨晓霞张晓清李玉丽冯丽丽张丽峰万秀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