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霞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宏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ICU)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连续治疗1周,监测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清除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IL-6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hs-CRP、TNF-α、IL-6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清除率(68.75%)高于对照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与对照组(34.3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环素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李瑞霞
- 关键词:替加环素鲍曼不动杆菌肺炎
- 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ICU)发生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64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测得值以及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清除率、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测得值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Hs-CRP、TNF-α、IL-6测得值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清除率为68.75%高于对照组为43.75%(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为53.13%(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7.50%略高于对照组为34.38%,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加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
- 李瑞霞
- 关键词: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炎症因子
- 我院儿科住院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用药情况分析
-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抗生素在儿科的应用相当广泛,由于抗生素品种多,用量大,容易造成耐药菌株产生,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 苏文轶李瑞霞吴增光
-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用药分析
- 文献传递
-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CVA患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CVA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EF、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CVA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
- 李瑞霞
-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疗效观察
- 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28例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28例采用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归为观察组;两组均为2015年2月~2016年3月入住本院,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26/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0/28),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对于病情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李瑞霞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