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祎君

作品数:7 被引量:34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低温冷害
  • 4篇玉米
  • 4篇冷害
  • 3篇玉米低温冷害
  • 3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小麦
  • 1篇冬小麦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水稻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病虫
  • 1篇农业病虫害
  • 1篇农业气象
  • 1篇农业气象灾害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农作物种植
  • 1篇农作物种植结...

机构

  • 7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泰州市气象局

作者

  • 7篇李祎君
  • 6篇王春乙
  • 1篇张雪芬
  • 1篇梁宏
  • 1篇王培娟
  • 1篇王远皓
  • 1篇赵蓓

传媒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东北低温冷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模型被引量:8
2004年
将农业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成果与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相结合,建立了东北地区低温冷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模型,以提高灾害决策分析水平。概述了概念模型的基本结构,介绍了其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的组成,以及基于这三大库结构的查询分析功能和对低温冷害发生可能性的预测防御功能,最后对今后防灾减灾智能化的决策系统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李祎君王春乙
关键词:决策支持系统低温冷害防御
气候变暖对华北冬小麦种植界限及生育期的影响被引量:27
2013年
为了揭示冬小麦的物候变化态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以气温的空间变化替代其时间变化,分析了不同升温幅度对华北冬小麦生育期,尤其是对升温较为明显的秋冬季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冬小麦冬前生育期呈推迟趋势,而越冬之后各生育期呈提早趋势,越冬期缩短。当气温升高1℃时,冬小麦播种时间将推迟4d左右,越冬开始时间由11月底推迟到12月中旬,返青时间由3月初提前到2月中旬,越冬开始至返青的间隔时间将缩短40d左右;当气温升高1.5℃时,播种时间将推迟10d左右,越冬时间将由11月底推迟到12月底,个别暖冬年份将推迟至第二年1月初,返青时间提前至2月上中旬,越冬开始至返青的间隔时间将缩短50d左右;若气温继续上升,越冬开始至返青的间隔时间可能仍会持续地缩短,但缩短的幅度将可能减小。
李祎君梁宏王培娟
关键词:冬小麦气候变暖生育期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被引量:117
2010年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统计局《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78-2007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成灾面积、经济损失等资料与全国气象站点气象要素资料,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的影响,各类农业病虫害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暖冬出现的新的变化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已有气候变暖的影响下,绝大部分农业气象灾害危害加重、发生频繁,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极大的威胁着中国粮食生产的安全。气候变化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也是如此,气候变暖造成病虫害发生世代数增加,危害范围扩大,为害程度加重,给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带来困难。未来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会更加频繁,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大,应予以积极应对。
李祎君王春乙赵蓓刘文军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气象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病虫害
基于多种预测模型的玉米低温冷害预测集成模型被引量:16
2006年
引入大气环流特征量因子、500hPa高度场因子、太平洋海温因子以及预报量本身的均值周期因子等四类因子的低温冷害预测子模型来建立玉米低温冷害预测集成模型。利用该集成模型预报下一年温度等级时,将上一年的实况资料输入预测模型,滚动预测,克服了统计模型预报时效短的缺点,且试报准确性高,无错报。
李祎君王春乙
关键词:大气环流因子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44
2010年
气候变化引起水热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人们采取不同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为了清楚地认识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以及适应措施,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80—2007年资料和1961—2007年全国逐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变化明显。小麦种植比例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波动大;水稻种植比例变化南北方反向,且变化幅度趋缓;玉米种植比例持续增加,增幅加大。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均以2000年为分界点,呈现不同增减趋势。而作物熟制、复种指数也发生明显变化,种植北界持续北推。黑龙江地区大面积扩种水稻,原来的玉米优势种植区为水稻所替代。
李祎君王春乙
关键词:气候变化小麦玉米水稻
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综合指标研究被引量:35
2007年
在以往对低温冷害指标研究的基础上,将低温冷害成分不同的发育阶段进行分析,结合发育期日数和初霜日研究等,讨论分析了东北地区玉米的低温冷害问题,提出一个玉米低温冷害综合指标。该指标生物学和农学意义明确,计算较为方便,便于在预报上的应用。
李祎君王春乙
关键词:低温冷害积温
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规律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以东北地区10 km×10 km的气象要素插值资料以及作物发育期资料为基础,通过计算每个网格点上热量指数和热量指数临界值,得到每个网格点上低温冷害指标值。在此基础上对低温冷害指标进行经验正交分解和小波分析,得到其时空变化规律及多时间尺度特征。玉米冷害3个空间分布型时间系数的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存在如下规律:第1模态在1971-1992年,呈现准8 a的周期变化规律,第2模态没有呈现很好的周期性规律,第3模态在1963-1974年,呈现准2a的周期变化规律。热量指数变异系数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中值区和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以及吉林省白城市沙地,山地和沙地的变异系数要高于平原地区。
李祎君王远皓张雪芬王春乙
关键词:玉米低温冷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