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素贞

作品数:32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传感
  • 7篇感器
  • 6篇光纤
  • 6篇传感器
  • 5篇振动
  • 4篇地震
  • 4篇轴力
  • 4篇模态
  • 4篇模态分析
  • 4篇供水
  • 3篇地震反应
  • 3篇动测
  • 3篇振动测试
  • 3篇散射
  • 3篇水管
  • 3篇埋地
  • 3篇埋地管道
  • 3篇管线
  • 3篇光纤传感
  • 3篇荷载

机构

  • 32篇同济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茨城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特种工程...
  • 1篇上海建工七建...

作者

  • 32篇李素贞
  • 5篇赵鸣
  • 5篇李杰
  • 2篇刘威
  • 2篇江建华
  • 2篇谢强
  • 2篇李文晓
  • 2篇吴智深
  • 2篇李新亮
  • 2篇黄冬冬
  • 1篇李翔
  • 1篇贾喜鸽
  • 1篇陈军
  • 1篇王鑫鑫
  • 1篇李振刚
  • 1篇申永刚
  • 1篇陈建兵
  • 1篇王珣
  • 1篇胡玉婵
  • 1篇许斌

传媒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振动.测试与...
  • 2篇灾害学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工程抗震
  • 1篇科技导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四川建筑
  • 1篇管道技术与设...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3
  • 2篇200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应急自恢复能力供水管线K形接头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应急自恢复能力供水管线K形接头,由K形机械接头、形状记忆合金螺栓、振弦应变传感器、电源引出线、数据引出线和数据处理和应急反应集成盒组成。将K形机械接头的承口和插口密封安装好,采用形状记忆合金螺栓代替普通...
李杰刘威李素贞
文献传递
埋地管道光纤周界振动监测与预警技术被引量:1
2022年
对管道第三方活动进行振动监测和预警可以显著提高管道安全性。遵循“数据采集-样本分割-特征提取-识别模型训练-识别策略”框架,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埋地管道光纤周界振动监测系统。通过长度为5.35 km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phase-sensitive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简称φ-OTDR)光纤传感系统,采集了鹤嘴锄、铲子、锤子和电锤4种典型周界入侵活动的振动信号和85 h时长的环境振动信号。依据信号对比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样本分割尺度和特征提取方法,并训练随机森林识别模型。提出了时空矩阵识别策略用于识别模型的结果修正,减少了99.59%的系统误报。在测试中,光纤周界振动监测系统的识别率为94.87%,误报率仅为0.013 9%,这说明该系统能够抵抗城市中常见的环境振动干扰。
刘泽龙李素贞张祎
关键词:地下管线侵扰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
一种管道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微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微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微驱动器包括压电纤维层,由层叠的压电陶瓷纤维组成,相邻两片陶瓷纤维之间经压敏胶粘结,胶膜层,涂覆在压电纤维层的上下表面;叉指电极层,贴合在胶膜层的外表面。与现有技...
李文晓李素贞袁玮鸿
基于应变分布响应的模态分析理论与应用被引量:13
2010年
模态分析技术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独特理论和方法,这与模态测试手段的进步息息相关。由于传感技术的限制,既有的模态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加速度或速度测量开展的,重点关注位移、速度及加速度频响函数。过去5年间,本课题组研究和开发了用于重大工程结构的分布式应变传感技术,并以分布式动态应变测量为核心开展了包括模态分析理论、模态测试及工程应用在内的研究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分布式动态应变传感技术的基本特点和系统构成,重点阐述基于应变分布响应的模态分析理论、应变频响函数的测试技术及相应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应变模态分析表明,从时频域上看,应变频响是更类似于位移频响而不同于速度或加速度频响的物理量,因此对低频响应更为敏感;基于位移频响函数和基于应变频响函数提取结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价有效;基于位移频响函数和基于应变频响函数提取的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位移和应变测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完全相同,即基于应变频响获得的特征向量是直接的应变模态测量。探讨了应变模态在大柔度结构低频测试、动力模型重构、结构损伤识别3方面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吴智深李素贞ADEWUYI A.P.
关键词:振动测试模态分析
一种智能警示带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智能警示带,包括底膜、传感光缆、面膜,传感光缆固定在底膜和面膜之间。进一步,在所述底膜和面膜之间还固定有示踪金属丝。还包括附加部件,附加部件与传感光缆之间、智能警示带各段之间通过警示带两端的光缆预留熔接段进行连接;所...
李素贞赵鸣胡玉婵
文献传递
土木工程专业课课堂教学中的“三结合”--以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课程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针对工科类专业本科教学中的若干共性问题,结合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观,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共性与具体、科学与常识、定性与定量“三结合”,即科学共性基础与具体问题相结合、科学原理与生产生活经验常识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基本理念,以土木工程专业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课程教学为例进行了阐述。
陈建兵李素贞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课
一种位移/挠度测量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挠度测量系统,其包括:倾角传感器,布置于待测的结构或构件上采集所在测点的倾角值,且第一个布置的倾角传感器所在的测点作为基准点;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各倾角传感器量测的各测点的倾角值,并对采集的倾角值进行...
李素贞赵鸣高乃辉李杰
文献传递
深圳罗湖商务大厦模型振动台对比试验被引量:9
2008年
深圳罗湖商务大厦结构由密柱框架-筒体结构体系改为稀柱框架-筒体结构体系.为比较结构的抗震性能,对设计修改前后的结构进行了整体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首先介绍了振动台试验的过程及现象并分析了结构的破坏模式,然后对比分析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加速度及位移反应.研究表明在7度罕遇烈度地震动作用下,在等效刚度下降幅度、结构主体部分(钢筋混凝土部分)最大加速度反应、结构顶点位移反应等方面,设计修改后的结构均小于设计修改前的结构.
施卫星李振刚李素贞丁美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加强层动力特性地震反应
热力管道小漏温度场特征标定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泄漏特别是小漏预警对热力管道的安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受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小漏引起的局部温度变化测试精度较低,测量温度与实际温度差异较大。以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BOTDR)作为测量手段,提出了一种建立分布式光纤测量温度与实际温度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设计完成了小漏温度场模拟测量实验,通过高斯拟合对测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再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测量温度与实际温度的映射模型。结果表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获得代表管道小漏温度分布的先验数据,基于此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可确立实际温度场与BOTDR测量温度场的对应关系,提高了光纤测试精度并为泄漏预警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黄冬冬李素贞赵冰玉
关键词:布里渊散射人工神经网络
燃气管道三维空间定向穿越施工监测被引量:1
2011年
管道三维穿越施工实现了水平和竖向的同时借转,对市政管线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结合具体工程开展了燃气管道三维穿越施工的全过程监测研究。基于陀螺仪空间定位技术和光纤应变传感技术,设计并实施了一套系统的管道穿越施工监测方案,获得了管道全长各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及管道监测段穿越全过程的力学响应。监测结果表明:管道双向同时借转穿越时,纵向应变和截面弯矩剧增,实测数据可为进一步理论分析提供参考,监测方法也可为同类工程监测提供借鉴。
李素贞陈军谢强
关键词:燃气管道光纤传感器陀螺仪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