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春

作品数:37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皮肤
  • 6篇皮肤病
  • 6篇细胞
  • 5篇疗效
  • 4篇皮炎
  • 3篇脓皮病
  • 3篇皮病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疗法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激光
  • 3篇病例
  • 2篇带状疱疹
  • 2篇对照临床研究
  • 2篇癣菌
  • 2篇血管
  • 2篇炎症
  • 2篇药物疗法
  • 2篇银屑

机构

  • 36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安阳地区医院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37篇李红春
  • 14篇马东来
  • 13篇方凯
  • 12篇王宝玺
  • 12篇孙秋宁
  • 11篇刘跃华
  • 10篇晋红中
  • 8篇左亚刚
  • 8篇王家璧
  • 7篇闫言
  • 7篇王宏伟
  • 5篇姜国调
  • 4篇李丽
  • 2篇于浩
  • 2篇娄冬华
  • 2篇陈洁
  • 2篇李芸
  • 2篇王涛
  • 2篇何志新
  • 2篇温海

传媒

  • 12篇临床皮肤科杂...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2
  • 3篇1999
  • 2篇1997
  • 2篇199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外皮肤病治疗速报
1999年
本文综述了1998年5月~11月部分国外期刊发表的皮肤病治疗方面的资料。湿疹手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较难治疗的皮肤病。多数选用皮质类固醇局部治疗。Gritiyarangsan等[1]报道用局部PUVA治疗那些对其它局部药物耐药的手部湿疹患者。共治疗17...
李红春
关键词:皮肤病脓皮病湿疹异位性皮炎
泛发性发疹性透明细胞汗管瘤被引量:1
2009年
患者男,23岁。 主诉:全身出现肤色丘疹3年。 现病史:3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全身突然出现许多肤色丘疹,无瘙痒等自觉症状,未就诊及治疗。此后丘疹数目逐渐增多,为明确诊断,于2005年6月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糖尿病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
马东来李红春方凯
关键词:汗管瘤透明细胞
达芙文(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被引量:11
1999年
晋红中王家璧何志新孙秋宁李红春
关键词:痤疮药物疗法达芙文凝胶
溴夫定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评价溴夫定125 mg每天1次和每天4次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226例带状疱疹患者分别接受溴夫定125mg每天1次(112例)或每天4次(114例)治疗,疗程7d,再随访3周。结果新水疱停止出现时间,单次剂量组平均为3.88d,4次剂量组为3.7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疱完全消退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全部结痂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全部脱痂时间、疼痛开始减轻时间和疼痛完全消失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次剂量组有34.5%、4次剂量组有30.4%的患者皮损痊愈后仍存在疱疹相关疼痛。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和9.6%。结论溴夫定125mg每天1次和每天4次治疗带状疱疹同样有效,但单次剂量组更方便、安全。
王爱平漆军王宏伟赵庆利朱威余进赵华李红春刘雯赵琛汪科李恒进王宝玺赵广连石朱学骏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
手背皮肤转移性Crohn病一例
2011年
患者男,62岁,右手背红肿1年余。1年前,患者发现右手手背起红肿结节并逐渐增多。既往患Crohn病近20年。体检:右手背可见3个红色肿胀性皮下结节,质实,压痛不明显,局部淋巴结未触及。红结节处组织病理硅示:表皮无明显变化,真皮内可见结核样浸润性非干酪样肉芽肿改变。诊断为皮肤转移性Crohn病。患者目前仍继续我院消化内科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美沙拉嗪的治疗方案,且内脏及皮损均有改善,皮损处仅给予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对症处理,目前患者仍在我科及消化内科长期随诊。
王涛李红春刘跃华马东来晋红中孙秋宁方凯
关键词:CROHN病皮肤病例报告
氨甲喋呤治疗银屑病4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1999年
李红春孙秋宁李世泰
关键词:银屑病氨甲喋呤药物疗法
微肌病皮肌炎伴卵巢癌1例
李芸李红春孙秋宁方凯
国产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评价国产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单次注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受试者分别接受国产和进口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在治疗前(D0)、治疗中(D14)及治疗后(D28)分别对各观察指标进行评估记录.结果 共入组病例144例,完成试验139例,其中对照组68例,试验组71例.疗后4周FAS分析显示,对照组有效率为86.11%,试验组为86.11%(χ2=0.00,P〉0.05).痊愈率对照组为59.72%,试验组为54.17%(χ2=0.45,P〉0.05).治疗结束时无严重不良事件出现,仅对照组有1例发生轻度皮肤萎缩,经随访自行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神经性皮炎安全有效.
宗文凯崔盘根陈志强王宝玺李红春顾军陈洁温海顾菊林于浩娄冬华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随机对照试验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被引量:7
2002年
患者男性,14岁,因全身结节、斑块14个月,伴发热9个月收住院。7个月前有肝脾肿大、大网膜增厚,心包积液、胸腹水病史,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停药易反复。住院1周后,外周血3系迅速下降,肝功能迅速恶化,凝血障碍,并出现瘀点和上消化道出血。住院16天,自动出院,出院后6天死于上消化道出血。皮下结节处活检及免疫组化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刘方李红春王宝玺王家璧刘跃华
关键词: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病例报告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7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被引量:4
2016年
银屑病是一种在多基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并发多种系统性疾病,也可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目前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前炎症因子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作用。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针对TNF—α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TNF—α与免疫活性细胞表面的TNF—α受体结合,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我们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李峰晋红中何志新李红春乔菊苏飞
关键词:寻常性银屑病英夫利西单抗单抗治疗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肿瘤坏死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