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艺星

作品数:117 被引量:1,401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2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0篇流行性
  • 39篇脑炎
  • 37篇乙型
  • 35篇乙型脑炎
  • 32篇疫苗
  • 32篇流行性乙型脑...
  • 28篇流行性脑脊髓...
  • 28篇脑脊髓膜炎
  • 26篇流行病
  • 26篇流行病学
  • 24篇脑膜
  • 24篇脑膜炎
  • 18篇流行病学特征
  • 15篇接种
  • 12篇奈瑟菌
  • 12篇脑膜炎奈瑟菌
  • 11篇预防接种
  • 11篇球菌
  • 11篇免疫
  • 11篇百日咳

机构

  • 11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1篇山东省疾病预...
  • 9篇甘肃省疾病预...
  • 8篇北京市疾病预...
  • 7篇辽宁省疾病预...
  • 7篇陕西省疾病预...
  • 6篇北京大学
  • 6篇广西壮族自治...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贵州省疾病预...
  • 6篇中国食品药品...
  • 5篇云南省疾病预...
  • 5篇重庆市疾病预...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河南省疾病预...
  • 4篇江苏省疾病预...
  • 4篇深圳市儿童医...
  • 4篇淄博市疾病预...
  • 4篇世界卫生组织

作者

  • 115篇李艺星
  • 83篇尹遵栋
  • 49篇李军宏
  • 36篇吴丹
  • 35篇宁桂军
  • 32篇梁晓峰
  • 29篇邵祝军
  • 18篇罗会明
  • 15篇高源
  • 14篇郑徽
  • 14篇徐丽
  • 13篇王环宇
  • 9篇安志杰
  • 8篇李黎
  • 8篇王旭霞
  • 8篇王华庆
  • 8篇李马超
  • 8篇张丽
  • 7篇马超
  • 6篇吴疆

传媒

  • 55篇中国疫苗和免...
  • 18篇中国计划免疫
  • 8篇中华预防医学...
  • 7篇疾病监测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2篇2008
  • 12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与控制被引量:34
2006年
杨俊峰李军宏李艺星梁晓峰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多糖抗原血清群双球菌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要点解析被引量:14
2021年
根据预防接种工作需要并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2019-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基础上,整合相关疫苗和疾病防控最新证据,组织对该文件进行了修订。经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审议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1年2月印发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本文对该新版文件的主要内容及其修订情况进行了解析。
马超安志杰曾玫曾玫王富珍李艺星郝利新温宁张国民余文周李克莉曹雷郑徽姜玉武李军宏王亚敏王华庆尹遵栋
关键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儿童
中国西部5省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2
2002年
为了解中国加强扩大免疫规划项目省的基层计划免疫服务现状 ,在西部 5个省 (自治区 ,下同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了调查。根据基线调查数据 ,对 5个省的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在 5个省调查的接种点中 ,完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的占 2 6 1 % ,完全使用玻璃注射器的占 2 7 5 % ,两者兼用的占 46 4%。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中能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注射方式的占 92 2 % ,使用玻璃注射器能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注射方式的占 52 5 %。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接种点 ,乡 (镇 )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使用的分别占 77 0 %、77 8% ,仍分别有 9 7%~ 1 2 4%和 2 0 4%~ 2 3 1 %使用热水冲洗或浸泡和酒精棉擦拭的方式进行灭菌。对于预防接种技术正确掌握率为 70 9%~ 76 4%。建议加强安全注射和灭菌知识的培训 ,推广使用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 ,加强监督 ,防止医源性感染 。
李艺星朱徐王晓军村上仁
关键词:影响因素预防接种安全注射
中国2004~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04
2007年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4~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06年乙脑网络直报疫情信息。结果 2006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有所上升,略高于2004年、2005年,三年乙脑病例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河南、云南、重庆等省(直辖市);主要集中于〈15岁儿童,但≥40岁病例所占比例有所上升;部分地区出现发病年龄后移的趋势,≥40岁病例构成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与2004年、2005年相比,各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均有所上升,但仍以小年龄组增加幅度较大。2006年≥40岁病例占总死亡病例构成和病死率明显高于2004年、2005年。结论 乙脑的预防控制策略是采取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措施,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开展乙脑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监测和相关生态学研究,探讨乙脑发病年龄变化、病死率增高等的原因。
李艺星尹遵栋李军宏宁夏王旭霞李黎梁晓峰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
2005-2019年中国538株脑膜炎奈瑟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2005-2019年中国538株脑膜炎奈瑟菌抗生素耐药性特征。方法:收集中国2005-2019年30个省份538株脑膜炎奈瑟菌,参考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选用11种推荐抗生素,采用梯度扩散法检测脑膜炎奈瑟菌的抗生素敏感性。结果:538株脑膜炎奈瑟菌对阿奇霉素、美洛培南、氯霉素、利福平、头孢曲松等5种抗生素均敏感,无耐药菌株出现。对其他6种抗生素敏感性分别为:头孢噻肟(97.4%,524株)、氨苄西林(87.7%,472株)、青霉素(84.8%,456株)、米诺环素(95.2%,512株)、环丙沙星(24.9%,134株)、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噁唑(11.2%,60株)。结论:中国2005-2019年538株脑膜炎奈瑟菌对阿奇霉素、美洛培南、氯霉素、利福平、头孢曲松等5种抗生素均敏感,应关注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等不敏感和耐药的菌株,不再推荐环丙沙星和磺胺甲基异噁唑作为临床救治和预防性服药首选药物。
徐丽韩馥伊吴丹朱兵清高婉迎高源李艺星邵祝军
关键词:脑膜炎脑膜炎奈瑟菌药物敏感性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被引量:13
2019年
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类型。为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外伤后的预防处置,降低破伤风发病率及病死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参考《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立场文件》,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主要介绍了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的基本流程.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方法及潜在外伤高危人群的暴露前免疫。
王传林刘斯邵祝军尹遵栋陈庆军马霄马超王青王凌航邓继修李艺星赵智娴吴丹吴疆张丽姚开虎高源谢旭
关键词:破伤风破伤风疫苗被动免疫制剂
《到2030年战胜脑膜炎:全球路线图》要点解读被引量:1
2022年
脑膜炎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为降低脑膜炎对于全球公共卫生的威胁, 2020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采取紧急行动预防和控制脑膜炎的决议(WHA73.9号决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正式发布了《到 2030年战胜脑膜炎:全球路线图》。本文从涵盖范围、目标以及支柱性策略几方面对全球路线图的部分重点信息进行解读, 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对细菌性脑膜炎的防控提供思路。
郑徽李明爽吴丹闫婷婷安志杰李艺星
关键词:脑膜炎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群链球菌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基础免疫血清学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汇总、比较不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JEV)基础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评价血清学效果。方法电子检索《中国医院知识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和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将研究JEV基础免疫后血清学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全部纳入分析,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7篇有对照组。乙脑减毒活疫苗(JEV,Attenuated Live;JEV-L)、乙脑灭活疫苗(非洲绿猴肾细胞)[JEV,Inactivated(Vero Cell),JEV-I(Vero)]和乙脑灭活疫苗(原代地鼠肾细胞)[JEV-I(Primary Hamster Kidney Cell),JEV-I(PHK)]基础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80%~91%]、83%(95%CI:72%~94%)和64%(95%CI:58%~69%)。3种疫苗基础免疫抗体阳转率两两比较,JEV-I(Vero)基础免疫后的抗体阳转率显著高于JEV-I(PHK),其他两两比较抗体阳转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JEV-L和JEV-I(Vero)基础免疫后血清学效果要高于JEV-I(PHK)。
尹遵栋罗会明李艺星李军宏宁桂军随海田梁晓峰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血清学效果META分析
1951~2010年贵州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为了解贵州省流脑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流脑制定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51年以来贵州省流脑的发病资料,并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51-2010年贵州省流脑发病率在0.047-220.41/10万,死亡率0.013-25.98/10万,有6个流行高峰。近年来贵州省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10年全省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2005年分别下降91.8%和71.7%。2006-2010年,全省流脑发病和死亡排前3位的地区是安顺、铜仁和遵义,其中安顺病例占发病总数的34.9%;1-3月发病268例,占发病总数的73.O%;发病主要为小于15岁儿童,占发病总数的79.5%;病例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7.8%和28.1%,2010年散居儿童构成较2009年上升35.1%。2006-2008年幼托儿童发病构成分别为3.7%、1.4%、7.O%,2009、2010年幼托儿童无流脑发病。自2007年贵州省检测出首例C群Nm阳性病例,2007.2010年共检出4例c群Nm阳性病例。结论近年来贵州省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预防控制效果显著。但病例以15岁以下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c群流脑病例呈增多趋势,散居儿童依然是贵州省常规免疫的薄弱环节。
蒋凤刘铭张丽朱青李艺星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
中国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重点监测省及国家级监测点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结果,评价流脑监测现状,为预防控制流脑爆发、流行及探索经济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重点监测省及监测点上报的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脑实验室检测资料及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资料,对2006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国2006年流脑报告发病率<0.2/10万,重点监测省中以安徽省发病数较多(261例);监测重点省<15岁儿童平均发病率为0.45/10万,儿童、学生报告病例数分别占重点监测省报告病例总数的25.35%和41.31%。重点监测省报告病例中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占44.83%,C群Nm占41.38%;健康人群中检出A群Nm占17.76%,B群Nm占48.68%,C群Nm占17.11%;健康人群A群Nm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8.36%,C群为58.67%。结论流脑流行菌群仍以A群Nm为主,C群Nm检出增多;健康人群带菌以B群Nm为主,C群Nm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A群。应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加强流脑监测,防止流脑爆发、流行。
李军宏宁夏李艺星邵祝军徐丽尹遵栋李黎梁晓峰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