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认知伪装甄别测验的编制和信效度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编制一套甄别认知伪装的心理测验,并检验它的信效度。方法:按照Rogers提出的伪装甄别策略,编制了两个迫选式再认分测验—数字迫选测验和图符迫选测验,每个分测验含30个条目。264名正常人、33名脑损害病人和125名可疑伪装的鉴定者完成认知伪装甄别测验,其中303名被试接受华文认知能力量表测试、297名被试接受多维记忆评估量表测试。结果:数字迫选测验和图符迫选测验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603和0.571。数字迫选测验的信度系数在0.749-0.888之间,图符迫选测验的信度系数在0.753-0.872之间,全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43-0.936。认知伪装甄别测验成绩与华文认知能力量表和多维记忆评估量表各分测验分数有显著性相关,相关值在0.308-0.608之间。正常人不同年龄组的测验成绩有明显的差异,正常组、脑损害病人组和鉴定组的测验成绩和成绩曲线有明显的不同。结论:认知伪装甄别测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认知伪装的甄别工具。
- 程灶火袁国桢姚建军张霞蒋小娟周晓琴李莉
- 关键词:信度
- 华文认知能力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被引量:21
- 2007年
- 目的:考查华文认知能力量表(CCA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CCAS对321名正常儿童、275名正常成人、32名脑损害病人和31名弱智儿童进行个别测试,其中26名成人和26名儿童同时接受了韦氏智力量表(WAIS-RC和WISC-CR)测试,计算稳定系数、分半相关、α系数、概化系数、效标效度和鉴别效度等指标。结果:儿童各分测验和量表粗分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32-0.894和0.919-0.960,成人和老年人分测验和量表粗分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59-0.937和0.968-0.981;儿童样本分测验和量表粗分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10-0.976(分半)、0.737-0.965(α系数)和0.737-0.965(概化),成人和老年样本分测验和量表粗分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29-0.979、0.747-0.967和0.747-0.967;CCAS的言语、操作和总智商与WAIS-RC(VIQ0.775,PIQ0.621,FIQ0.724)和WISC-CR(VIQ0.888,PIQ0.779,FIQ0.886)的相应智商有显著性相关,CCAS的平均智商低于WAIS-RC(5.3,9.2,7.8)和WISC-CR(2.0,7.2,5.0)的平均智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损害组(VIQ80.50,PIQ80.59,FIQ78.91)、和弱智组(VIQ43.68,PIQ49.77,FIQ44.06)的智力明显受损。结论:华文认知能力量表具有很好重测稳定性、内部一致性、效标效度和鉴别效度。
- 程灶火孙金荣杨碧秀蒋小娟周晓琴李莉
- 关键词:智力测验正常人信度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心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CD3^(+)、CD4^(+)百分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及观察组患者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D8^(+)百分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二氧化碳生成量(VCO_(2))、氧耗量(VO_(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提高患者营养水平,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与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 李莉陈萍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肠内营养支持心肺功能炎症因子
- 认知伪装甄别测验在智力残疾评定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认知伪装甄别测验》在智力残疾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接受智力残疾评定者中选择智力损害程度较轻的患者做对照研究,临床判断具有伪装倾向者57例作为伪装组,态度真诚无伪装倾向的55例做对照,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
- 张霞袁国桢姚建军蒋小娟周晓琴李莉
- 文献传递
- 认知伪装甄别测验在智力残疾评定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认知伪装甄别测验在智力残疾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接受智力残疾评定者中选择具有伪装倾向者57例,以同期接受智残评定的非伪装者55例作对照,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及认知伪装甄别测验。结果伪装组在韦氏智力测验的语言智商数、操作智商数、总智商数均低于非伪装组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t值分别为0.162,0.931,0.603,均P〉0.05。伪装组在认知甄别测验的各条目上的均分均接近或低于机遇水平,与非伪装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其中数字迫选总分、容易条目分、中等难度条目分、困难条目分t值分别为4.587,4.440,3.069,2.603,均P〈0.01。图符迫选总分、容易条目分、中等难度条目及困难条目分t值分别为4.690,3.226,4.215,3.216,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伪装组的韦氏智力测验与认知甄别测验的相关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认知伪装甄别测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被试者韦氏智测成绩的真实程度,在智力残疾等级的评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张霞袁国桢姚建军蒋小娟周晓琴李莉
- 关键词:残疾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