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损
  • 3篇骨折
  • 2篇多发病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中老年
  • 2篇珊瑚羟基磷灰...
  • 2篇羟基磷灰石
  • 2篇髋部
  • 2篇髋部骨折
  • 2篇外伤
  • 2篇外伤性
  • 2篇细胞
  • 2篇老年
  • 2篇肌萎缩
  • 2篇骨缺损
  • 2篇股骨
  • 2篇粗隆

机构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作者

  • 11篇李钢
  • 8篇刘强
  • 5篇李平
  • 3篇吴斗
  • 3篇李钰
  • 3篇韩树峰
  • 2篇孙海飚
  • 2篇卢向东
  • 1篇孙吉平
  • 1篇乔瑞红
  • 1篇张立峰
  • 1篇康思宁
  • 1篇吴晋普
  • 1篇高宏
  • 1篇宋会平
  • 1篇彭晨
  • 1篇赵志强
  • 1篇刘中国
  • 1篇王志强
  • 1篇贾祎佳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抗原异体神经复合甲状腺激素修复周围神经缺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化学法去除同种异体神经髓鞘和雪旺细胞,形成去细胞基膜管支架后复合甲状腺激素,来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研究神经再生效果。方法SD大鼠坐骨神经用化学法处理得到去细胞基膜管支架;外源性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经化学处理后形成无菌、pH值中性的T3水溶液然后溶解在明胶水凝胶中,局部注射在去细胞基膜管支架上。实验分3组:去细胞基膜管复合甲状腺激素移植组(A)、去细胞基膜管移植组(B)和自体神经移植组(C)。术后进行形态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电生理学、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检测。结果术后8周SFI比较,C组(-36.36±1.91)优于A组(-41.58±2.98)和B组(-41.89±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A组(-31.38±1.87)和C组(-30.03±1.73)优于B组(-36.74±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远端再生有髓神经截面积恢复率在8周、12周两时间点上,A组、C组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甲状腺激素的去细胞基膜管修复神经缺损,效果优于单纯去细胞基膜管移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自体神经移植替代方法。
乔瑞红刘强韩树峰吴斗李钢
关键词:周围神经化学萃取甲状腺激素
中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特点(附294例报告)被引量:4
2004年
李钰李平李钢
关键词:中老年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外伤性粗隆间骨折多发病
金天格胶囊治疗长期卧床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金天格胶囊临床证实有促进骨骼愈合,改善骨组织血运的治疗作用。因此我们对比金天格胶囊及钙剂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希望能够找到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新的方法和途径。
胡俊江孙海飚刘中国卢向东康思宁李钢刘强
关键词:废用性骨质疏松金天格胶囊疗效分析长期卧床骨组织
重组人工骨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ecom b inan t hum an insu lin-like grow th factor 1,rh IGF-1)/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 lline hydroxyapatite,CHA)/自体红骨髓(au togeneous red bone m arrow,ARBM)复合构建重组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成年中国家兔5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制成双侧桡骨干11 mm骨-骨膜全层缺损模型,每组动物双侧缺损分别随机植入两种不同材料,形成自体对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1组:实验组(A组,植入CHA/ARBM/rh IGF-1)和对照组(B组,植入CHA/ARBM);2组:实验组(C组,植入CHA/rh IGF-1)和对照组(D组,植入CHA);3组:实验组(E组,植入取自对侧相应缺损骨段的自体骨)和对照组(F组,缺损旷置)。于术后2、4、8和12周行X线片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能力。结果A组在各时间点X线片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均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观察A组12周时可形成均匀致密的板层骨,整个过程与自体骨移植后组织形态学变化基本相似。12周抗弯生物力学测试,A组和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优于其它各组(P<0.01);C组和D组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效果低于A、B和E组。12周时F组缺损未修复。结论CHA/ARBM/rh IGF-1重组后可协同实现骨再生、骨传导和骨诱导三重促成骨功效,可替代自体骨移植,成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活性人工骨。
宋会平刘强王志强李钢张立峰彭晨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珊瑚羟基磷灰石自体红骨髓骨缺损
中老年外伤性髋部骨折294例临床分析
2006年
李钢李平孙吉平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外伤性中老年粗隆间骨折多发病
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的作用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探讨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为提高治疗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取成年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6只。两组均切断大鼠右后肢坐骨神经,并造成1cm神经缺损,形成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动物模型。无菌条件下切取SD大鼠双后肢及背部的肌肉,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肌卫星细胞,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体外培养,传代培养14~20d,细胞扩增至1×107/ml以上后准备移植。移植前1d以质量分数为0.02%的DAPI(4′-6-二脒基-2-苯吲哚)荧光标记肌卫星细胞过夜,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取肌卫星细胞悬液和生理盐水各0.2ml,注入腓肠肌内。术后第2、8周时取双侧腓肠肌测定肌湿重,然后行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E染色,并作图像分析,测定肌纤维横截面积及肌动蛋白的含量,数据经SPSS10.0软件处理,行两组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肌卫星细胞移植处可观察到带荧光的细胞核及肌纤维。实验组第2、8周时,失神经支配腓肠肌湿重残存率、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残存率、腓肠肌肌动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卫星细胞移植到失神经骨骼肌内可明显延缓骨骼肌的萎缩。
赵志强刘强李钢
关键词:肌萎缩
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刺激的反应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原代分离、纯化、培养大鼠肌卫星细胞,观察体外培养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特性及对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刺激的反应。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切取双下肢及背部肌肉,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卫星细胞,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体外培养,观察其生长与分化特性,绘制生长曲线及融合率曲线,MTT法测定卫星细胞对不同浓度IGF-Ⅰ刺激的反应,并对其生长分数及融合率给予观察。结果此方法可以获得足量、纯度较高的肌卫星细胞。结论适宜浓度(100ng/ml)的IGF-Ⅰ对肌卫星细胞有较强的促增殖及促分化作用。
李钢刘强
关键词:卫星细胞细胞培养肌萎缩
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干细胞结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CHA)结合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以CHA作为转VEGF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可吸附载体,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将其植入兔尺骨中段10mm骨缺损处,以CHA/BMSCs、自体骨移植组和空白组作为对照,在术后2、4、8、12周进行大体解剖、X线摄片、病理组织切片、生物力学测试,观察各组骨愈合程度及力学强度。结果 术后8周病理组织切片及X线摄片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基本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术后12周组织工程骨组组抗扭转强度优于自体骨移植组。结论 CHA结合转VEGF基因BMSCs构建组织工程骨可用于骨缺损修复,优于自体骨移植组。
卢向东刘强贾祎佳韩树峰李平高宏吴斗孙海飚李钢
关键词:基因转移技术
DCS内固定系统应用体会(附16例报告)
2005年
目的探讨DCS系统在股骨下段及股骨髁间骨折内固定的临床应用及技巧.方法对16例股骨下段及股骨髁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DCS内固定术,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大部分患者膝关节功能均获较好的恢复,手术效果满意.结论DCS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股骨下段及股骨髁间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掌握它的技术要点,为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保证.
李钰李平李钢
关键词:DCS系统骨折内固定
血管束骨内移植治疗青少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束移植手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手术治疗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左髋10例,右髋20例,年龄5~25岁。按照Ficat分类。Ⅰ-4例,Ⅱ期10例,Ⅲ期12例,Ⅳ期4例。结果随访时间10个月一6年,术后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功能、疼痛消失者25髋.减退者3髋,无变化者2髋。X线显示26髋股骨头结构改善,下陷区好转呈扁平,优良率86.6%。结论血管束植入术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它具有阻断疾病的发病进程.改善股骨头包容,增加股骨头血供并有利于股骨头复原。
吴斗刘强李钢韩树峰吴晋普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显微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