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三庆

作品数:1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烯烃
  • 4篇脱除
  • 4篇脱蜡
  • 4篇脱蜡油
  • 4篇烯烃聚合
  • 4篇烯烃聚合物
  • 4篇蜡油
  • 4篇胶凝剂
  • 4篇硅酸
  • 4篇硅酸盐
  • 3篇油品
  • 3篇润滑
  • 3篇润滑油
  • 3篇润滑油添加剂
  • 3篇齐聚
  • 3篇降凝
  • 3篇降凝剂
  • 3篇侧链
  • 2篇低粘度
  • 2篇丁烯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5篇杨三庆
  • 11篇向文成
  • 5篇乔桂芬
  • 4篇熊崇翔
  • 4篇都桂芝
  • 3篇吴续源
  • 3篇杨文中
  • 2篇刘苹
  • 2篇张福康
  • 2篇陆建良

传媒

  • 1篇润滑油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粘度聚α-烯烃合成油的制备方法
一种低粘度聚α-烯烃合成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软蜡裂解烯烃用路易斯酸精制,蒸馏收集C<Sub>6</Sub>-C<Sub>16</Sub>的馏份;在三氟化硼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将所得的精制软蜡裂解烯烃在0.1-0.5MP...
杨三庆向文成熊崇翔徐未张富惠都桂芝
文献传递
聚α-烯烃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聚α-烯烃降凝剂,聚合物中含有C6~C16连续碳数的烷基侧链,和C18~C22偶数碳数的烷基侧链,其中后者占侧链总数的1~20mol%,聚合物侧链平均碳数为11~15.5,重均分子量为5~30万。该降凝剂是通过将蜡下...
向文成杨三庆熊崇翔张福惠徐未
文献传递
一种从烯烃聚合物中脱除催化剂杂质的方法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从烯烃聚合物中脱除催化剂杂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各物料的加入量以烯烃聚合物的重量为基准:(1)将1-10重量%的硅酸盐胶凝剂用水稀释成硅酸盐溶液A,(2)将烯烃聚合物用0-3倍的有机溶剂稀释形成溶液B,...
杨三庆向文成吴续源
文献传递
一种从烯烃聚合物中脱除催化剂杂质的方法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从烯烃聚合物中脱除催化剂杂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各物料的加入量以烯烃聚合物的重量为基准:(1)将1-10重量%的硅酸盐胶凝剂用水稀释成硅酸盐溶液A,(2)将烯烃聚合物用0-3倍的有机溶剂稀释形成溶液B,...
杨三庆向文成吴续源
文献传递
聚α-烯烃脱蜡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α-烯烃脱蜡助剂,包含以下特征:聚合物中含有C<Sub>8</Sub>~C<Sub>18</Sub>连续碳数的烷基侧链[I]和C<Sub>18</Sub>~C<Sub>28</Sub>偶数碳数的烷基侧链[...
杨三庆吴续源向文成徐未张福惠
文献传递
低粘度聚α-烯烃合成油的制备方法
一种低粘度聚α-烯烃合成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软蜡裂解烯烃用路易斯酸精制,蒸馏收集C<Sub>6</Sub>-C<Sub>16</Sub>的馏份;在三氟化硼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将所得的精制软蜡裂解烯烃在0.1-0.5MP...
杨三庆向文成熊崇翔徐未张富惠都桂芝
文献传递
一种聚α-烯烃型脱蜡助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α-烯烃型脱蜡助剂,结构中含有C<Sub>8-18</Sub>连续碳数的烷基侧链〔I〕和C<Sub>18-28</Sub>的偶数碳数的烷基侧链〔II〕,其中,侧链〔I〕和侧链〔II〕的摩尔比为1∶0.3~...
杨三庆杨文中向文成丁洛徐未吴续源张福惠
文献传递
聚α-烯烃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聚α-烯烃降凝剂,聚合物中含有C6~C16连续碳数的烷基侧链,和C18~C22偶数碳数的烷基侧链,其中后者占侧链总数的1~20mol%,聚合物侧链平均碳数为11~15.5,重均分子量为5~30万。该降凝剂是通过将蜡下...
向文成杨三庆熊崇翔张福惠徐未
文献传递
T803B在油品中的使用性能被引量:6
1997年
考查了T803B在大庆原油生产的中性油中的降凝效果,在多级发动机油中与复剂、OCP等的配伍性以及与其它降凝剂的复合性能。
向文成乔桂芬杨三庆
关键词:降凝剂润滑油配伍性润滑油添加剂
分散性油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性油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技术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聚异丁烯氧化、氧化产物的自由基加成烃化和酰胺化等多步反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周期短、无结焦、不腐蚀设备、对人体无害等优点;同时,用...
杨三庆熊崇翔向文成乔桂芬刘苹都桂芝张福康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