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宇
- 作品数:5 被引量:1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柱结核手术切除病灶的病理学观察
- 目的:观察结核特征性病变在脊柱结核病椎中的分布情况,以探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手术清除范围。方法:将我院于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期间住院并确诊的脊柱结核患者,在行前路病灶切除手术时切取的病灶标本,按A(病灶中心的...
- 杨伟宇王自立
-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病理
- 文献传递
- 超短程化疗方案及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术治疗脊柱结核被引量:83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三种化疗方案及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12月至2003年11月,将收治的76例脊柱结核分为三组:超短程化疗组38例,化疗方案2SHRZ/2.5H2R2Z2,疗程4.5个月;短程化疗组23例,方案为3SHRZ/5H2R2Z2,疗程8个月;标准化疗组15例,方案为3SHRZ/9 H2R2Z2,疗程12个月.术前化疗时间三组基本相同,为15~40 d,平均21 d.全部病例均采用前路病变椎体部分切除、大块髂骨支撑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结果超短程、短程和标准化疗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3、28和45个月.观测指标为:(1)临床表现:结核病症状消失,一般情况良好,无主诉疼痛,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体温正常,病变局部无叩击痛;神经功能恢复;术后1个月下地,4~5个月恢复工作.(2)实验室检查:ESR、CRP两项或一项正常或接近于正常.(3)影像学检查:X线片、CT、MRI见脓肿消失,无新生破坏灶,无植骨床与植骨吸收现象,植骨界面出现骨愈合征象,畸形矫正满意、矫正角度丢失<5°.(4)B超:可能出现椎旁脓肿或流注脓肿的部位无液性暗区.(5)药物并发症:随访时肝、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随访时三组均达到以上标准,为优良效果,并且三组效果相同.结论超短程化疗、短程化疗和标准化疗方案结合前路脊柱结核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效果均达到优良.超短程化疗与短程化疗、标准化疗方案的效果均满意.
- 王自立金卫东乔永东丁惠强赵浩宁蔺志凯陈军杨伟宇
- 关键词:脊柱结核短程化疗前路化疗方案疗程
- 病变椎体部分切除、髂骨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被引量:27
- 2004年
- 目的:探讨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抗痨治疗9~38d后采用前路病变椎体部分切除、大块髂骨支撑植骨、前路或后路器械内固定手术.融合2个椎间隙以下者行前路固定24例;融合3个椎间隙以上者行后路固定31例,其中前后路同期手术者14例,分两期手术者17例.术后负压引流3~5d.结果:随访24~70个月,平均38个月.24例伴脊柱畸形者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2°矫正至术后平均9°,随访时平均11°.19例伴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半年87%的患者血沉达到正常,CRP 93%达到正常;1例出现并发症,经再次手术治愈.X线片复查见全部患者于术后3~6个月(平均5.5个月)植骨愈合,均恢复了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内固定术病灶清除彻底,病椎骨融合快,复发率低,患者卧床时间短,缩短了脊柱结核的疗程,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术式.
- 王自立杨伟宇金卫东乔永东丁惠强赵浩宁杨海波陈军
-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内固定
- 短程或超短程化疗下的脊柱结核病椎部分切除植骨内固定术
- <正> 标准化疗方案下的脊柱结核病灶刮除术已沿用数十年,也是目前治疗脊柱结核的常用方法,为脊柱结核的治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近年随着结核病在全球卷土重来、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其它原因的影响,脊柱结核未治愈或术后复...
- 王自立乔永东金卫东杨伟宇丁惠强赵浩宁陈军
- 文献传递
- 脊柱结核手术切除病灶组织的病理观察及切除范围探讨被引量:14
- 2005年
- 为了观察结核特征性病变在脊柱结核病椎中的分布情况,以探讨脊柱结核病灶切除术的手术切除范围。现将我院于2002年7月~2003年7月期间住院并确诊的脊柱结核患者,在行前路病灶切除手术时切取的病灶标本,按结核病变侵袭的范围分为3个区:A(病灶中心的坏死组织和肉芽组织)、B(病灶边缘的骨质)、C(为B区健侧的骨质)区。对大体标本观察、记录,然后行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结核病椎检,结果本组患者共22人,观察到具有结核特征性病变的标本在A区有19例,在B区有18例,在C区有2例。统计学处理数据表明A区和B区的结核病变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别。A、B区分别和C区有较大的统计学差别。欲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必须切除病灶边缘骨质。
- 杨伟宇王自立
-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