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原 作品数:24 被引量:4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政治法律 电子电信 更多>>
基于等级保护的个人信息安全分级方法研究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思想和要求,针对个人信息分级保护缺少保护原则、保护要求及技术措施的问题,基于个人信息属性特点、行业要求、安全能力等,提出了个人信息分级的原则及方法,结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提出了基于等... 唐迪 顾健 俞优 杨元原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 文献传递 具备数据留存功能的网络安全产品个人信息安全测试评价方法的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颁布和实施确立个人信息安全在网络空间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网络安全产品是网络空间安全建设、部署及实施的基本保障和基本要素。但是,当前网络安全产品的设计、生产、部署及运维都是基于《网络安全法》... 唐迪 杨元原 邓琦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安全产品 文献传递 安全协议自动化检测中的攻击者模型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协议自动化检测中的攻击者模型构建方法,它属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其构造过程是:将攻击者的所有攻击行为描述成相应的重写规则,并进行有序的编号;将这些有编号的重写规则存入到攻击者重写规则集合库中;检测者根据... 杨元原 马文平 刘维博文献传递 认知无线电TFH-CDMA系统中的时-频跳序列构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认知无线电TFH-CDMA系统中的时-频跳序列簇构造方法。其构造过程如下:首先,根据系统当前可用频点n,构造q个长度为L的最优的跳频序列簇;然后,构造L个长度为L的直扩序列,使任一的一对跳频序列和直扩序列... 马文平 杨元原 孙韶辉文献传递 有效的多协议攻击自动化检测系统 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中多个安全协议并行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多协议攻击问题,提出了一个多协议攻击自动化检测系统(ADMA)。该系统由协议搜索子系统和攻击确认子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协议搜索子系统根据多协议攻击中目标协议与辅助协议加密消息类型一致性条件,自动化搜索可能对目标协议构成威胁的候选辅助协议。攻击确认子系统通过改进的SAT模型检测方法,自动化确认目标协议与候选辅助协议是否存在多协议攻击。试验结果表明,ADMA系统能够实现多协议攻击自动化检测,并且检测中发现了新的多协议攻击。 杨元原 马文平 刘维博 张笑笑关键词:形式化分析 重写规则 医疗云中高效安全的数据共享方案研究 被引量:11 2020年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个人电子病历记录(Personal Health Record,PHR)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信息交换模式,已经成为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热点话题。为了实现医疗云中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提出了可撤销的基于CP-ABE的数据共享方案。在该方案中,医疗用户被划分为个人区域(PSD)和公共区域(PUD)。在PSD中,采用改进的聚合加密(IKAE)和改进的属性签名方案分别来实现读和写访问权限。对于PUD的医疗用户来说,使用可撤销的外包加解密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PHR用户的开销。该方案还可以实现及时的用户和属性撤销,并且引入多授权机构来降低密钥管理的复杂度。最后通过性能分析证明了该方案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黄娜娜 沈亮 杨元原Java智能卡Applet防火墙安全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当前Java智能卡Applet防火墙缺乏系统性评估技术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分别从一致性、安全性等角度系统衡量Applet防火墙的安全功能,一方面对Applet防火墙的合规性进行一致性评估,另一方面,利用典型的Java智能卡攻击技术,形成攻击测试集合,对Applet交互过程中隐含的安全漏洞进行评估,从而实现系统性衡量Applet防火墙的安全性。 田晓鹏 杨元原关键词:JAVA智能卡 安全评估 一致性 基于等级保护的个人信息安全分级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思想和要求,针对个人信息分级保护缺少保护原则、保护要求及技术措施的问题,基于个人信息属性特点、行业要求、安全能力等,提出了个人信息分级的原则及方法,结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提出了基于等级保护策略的个人信息分级保护技术要求。文章提出基于分级思想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论,并为该方法论在不同业务场景下实践应用提供分级方法,为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推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唐迪 顾健 俞优 杨元原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 RFID安全协议追踪攻击的形式化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当前RFID安全协议可能存在的恶意追踪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追踪攻击的形式化分析模型。该模型首先定义了攻击者消息元素集合的概念,之后根据攻击者消息元素集合中消息使用的代数运算,推导出攻击者的攻击行为,并由此确定攻击者行为集合。通过攻击者元素集合和攻击者行为集合,规范了攻击者攻击行为和攻击对象。之后通过引入标签特征值的概念,确定了RFID安全协议存在追踪攻击的条件,明确了攻击者发起追踪攻击的目标。最后,使用该模型对一个RFID安全协议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该协议的标签特征值,由此发现了新的追踪攻击,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杨元原 陆臻 顾健关键词:RFID系统 安全协议 隐私性 射频指纹 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技术研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与发展,网络中敏感信息的保护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密码协议正是为通信的双方或多方提供这样的安全保证。然而,由于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其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威胁,攻击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密码协议进行攻击,破坏其... 杨元原关键词:密码协议 形式化分析 重写规则 射频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