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 作品数:91 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一种采用机械分离法提取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细胞提取分离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机械分离法提取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的方法。该方法省略了机械分离法中较难操作的刮骨步骤而采用了涡旋的方法,操作简单,涡旋条件相对固定,得到的碎骨程度相对稳定,可以反复操作,提取...
- 林建国邱玲郭刘斌杨慧吕高超李珂
- 文献传递
- 输血依赖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特点及转归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总结输血依赖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D-NSA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中国贫血东部协作组各医院的124例TD-NSA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输血频率、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转归及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24例TD-NSAA,中位病程38(3~363)个月,中位年龄32(3~80)岁。常见并发症有肝肾功能损害(42例,33.9.%)、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24例,19.3%)、严重感染(29例,23.4%)、铁超负荷(53/101,52.5%)。环孢菌素(CsA)治疗119例,23例有效(19.3%);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联合CsA治疗30例,17例有效(56.7%)(P<0.001)。57例进展为SAA(46.0%),中位进展时间24(3~216)个月。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严重感染和铁超负荷是SAA进展的危险因素(P=0.022,P=0.025,P=0.001)。转变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10例死亡(8.1%)。结论TD-NSAA患者病程迁延,易并发重要脏器功能损伤和疾病进展;CsA治疗效果欠佳,ATG联合CsA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可能改善预后,值得探索。
- 王素丽王素丽杨慧陈曦龙启强龙启强杨岩贾晋松何广胜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菌素
- CAG预激方案与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联合治疗低增生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输注体外扩增的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低增生性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①53岁女性患者1例,2002-01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0型,予HA、EA等诱导方案化疗后达完全缓解,在随后的4年中给予包括MA、中剂量Ara-C、DA、TA在内的多次巩固治疗以维持完全缓解。2006-01中性粒细胞缺乏,白血病复发。同年3月再次给予TAE方案诱导治疗未缓解,骨髓持续低增生,并持续粒细胞缺乏达半年。②患者有一位HLA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姐姐,为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于2006-07再次入院,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于2006-08-23予CAG方案化疗,即阿柔比星10mg/d,×8d;阿糖胞苷15mg/次,2次/d,×14d;2006-08-23-2006-09-25给予洁欣300μg/d。化疗过程中骨髓抑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霉菌性败血症等重症感染。抗感染治疗的同时,于CAG化疗结束后第2天输注经体外扩增的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数为1.4×10^6/kg受者体质量,以促进骨髓造血恢复支持治疗。结果: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第15天,中性粒细胞数达到半年多来第1次大于0.5×10^9L^-1。输注1个月后,外周血白细胞数5.5×10^9L^-1,中性粒细胞数4.64×10^9L^-1,血红蛋白量94g/L,血小板数25×10^9L^-1,外周血象渐恢复正常水平。复查骨髓涂片显示骨髓三系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0.4%,骨髓流式细胞仪检查MRD阴性,骨髓达完全缓解,感染症状逐渐控制。随访半年,患者持续完全缓解,未有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出现。结论:CAG方案联合输注体外扩增的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助于衰竭骨髓的造血重建,对长期反复化疗后出现低增生性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是一个新的有前途的方法,但其安全性与有效性需要通过�
- 陆世丰陆化刘澎沈文怡洪鸣张建富杨慧李建勇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激
- 以骨髓坏死为首要表现的Ph+带髓系标记的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 目的:加强对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BMN)病因及病理过程复杂性的认识,了解Ph+ 带髓系标记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方法:报道分析1例以BMN为首发症状的Ph+带髓系标记的急...
- 林如峰李建勇陆化吴雨洁仇海荣肖冰张建富杨慧
- 文献传递
-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难治、复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 目的:对常规治疗包括氟达拉滨耐药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往往预后差,尤其具有p53基因缺失的患者。部分文献报道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HDMP)单用或联合其他细胞毒药物对难治、复发CLL/...
- 徐卫李建勇洪鸣曹鑫钱思轩吴雨洁乔纯杨慧
- 文献传递
-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核结合因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
- <正>目的:核结合因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BFAML)是指临床上具有t(8;21)(q22;q22)或者inv(16)(p13;q22)/t(16;16)(p13;q22)染色体重排,从而导致编码核结合因子(core ...
- 杨慧范磊仇海荣王蓉张建富徐卫李建勇
- 文献传递
- 急性白血病患者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39例初诊AL患者,其中27例经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AL骨髓单个核细胞ICAM-1和VCAM-1的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12例均为骨髓像正常的门诊患者。结果ICAM-1和VCAM-1水平在初诊AL者明显高于CR组及对照组(P<0.01),且CR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白细胞(WBC>100×109/L)组和死亡组的ICAM-1和VCAM-1水平明显增高(P<0.05)。髓外浸润组仅ICAM-1高于非髓外浸润组(P<0.01);非淋巴细胞AL(ANLL)具有良好核型者ICAM-1水平低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AL表达ICAM-1和VCAM-1明显增高,其检测对疗效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王永韧陆化刘澎张建富仇海荣吴雨洁杨慧李建勇
-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急性白血病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免疫表型研究
- <正>目的:探讨免疫表型测定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方法对108例MDS患者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取原始细胞设门后对其进行不同抗原表达的分析。采用24h培养法制备,常规R显带技...
- 乔纯吴雨洁范磊胡荣连卢瑞南钱思轩张建富杨慧仇海荣王蓉张苏江刘澎徐卫李建勇
- 文献传递
-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分析研究
- <正>目的:染色体核型是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本文旨在更深入和全面地认识AL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作为精确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依据。方法:刘我院血液科2003年12月至2011年...
- 柳萍葛峥陆化仇红霞徐卫钱思轩吴汉新张建富乔纯吴雨洁朱广荣仇海荣王蓉杨慧刘澎李建勇
- 文献传递
- 形态学酷似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 2008年
- 为了探讨形态学酷似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点,用显微镜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用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骨髓细胞核型,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测定骨髓细胞的杂交信号。结果表明:该患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为淋巴系统疾病,但免疫表型分析亦为髓系抗原表达,细胞遗传学分析该例患者存在8号染色体三体,对化疗反应性差。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可表现淋巴细胞样特点,结合免疫分型有助于进一步确定白血病细胞的类别分型。
- 张建富缪扣荣仇海荣杨慧吴雨洁乔纯李建勇
- 关键词: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