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毅

作品数:28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东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细胞
  • 9篇网膜
  • 8篇视网膜
  • 7篇肿瘤
  • 5篇病理
  • 4篇眼睑
  • 4篇组织化学
  • 4篇免疫
  • 3篇蛋白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上皮
  • 3篇缺血
  • 3篇细胞生成素
  • 3篇基因
  • 3篇灌注
  • 3篇灌注损伤
  • 3篇红细胞生成
  • 3篇红细胞生成素
  • 2篇凋亡

机构

  • 23篇青岛大学医学...
  • 6篇青岛大学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28篇杨文毅
  • 18篇牛膺筠
  • 10篇林红
  • 8篇周占宇
  • 6篇刘夫玲
  • 5篇赵桂秋
  • 4篇王红云
  • 4篇赵颖
  • 3篇林红
  • 3篇赵洁
  • 3篇康菊
  • 3篇张蕾
  • 2篇罗兵
  • 2篇王竫华
  • 2篇王大博
  • 1篇杨莹
  • 1篇刘晓东
  • 1篇徐强
  • 1篇袁春燕
  • 1篇周玮琰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中华眼科杂志
  • 4篇眼科新进展
  • 3篇眼科研究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细胞机械损伤后的再生及与核因子-κB的关系
2008年
目的探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细胞机械损伤后的再生情况及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关系。方法将培养2 d后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细胞分为损伤组和对照组,损伤组用塑料滴头划伤细胞,对照组不划伤。比色法测定损伤后2 h、24 h、72 h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损伤前后NF-κB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损伤组LDH释放率较相应对照组升高(P<0.05);损伤后时间越长,LDH细胞释放率越低(P<0.05)。损伤后2 h开始,刮伤边缘的扁平细胞增生进入裸区,呈现NF-κB阳性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加深,并可见有再生的小圆细胞突起在损伤区大量增生的扁平细胞表面及空白区域延伸,NF-κB染色阳性。结论机械损伤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细胞具有自我修复的趋向,而NF-κB的活化可能参与了这种修复过程。
周占宇张蕾牛膺筠刘夫玲李光达杨文毅
关键词:核因子-ΚB机械损伤细胞培养
全自动特殊染色机检测胃幽门螺杆菌的使用体会被引量:4
2018年
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国内最常见的人类感染菌之一。检测HP感染的方法很多,病理科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常规HE法、特殊染色法、免疫组化法[1]。特殊染色技术是临床病理诊断中重要的辅助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病理科此项染色仍然是手工操作,在试剂配制、染色流程等方面,由于技术员操作的个人差异,难以达到室间质控的标准。
信芳杰杨文毅刘晓东赵洁
关键词:特殊染色幽门螺杆菌
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在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研究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TNF-αfactor,LITAF)基因在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集的50例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标本和1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病变组织标本中LITAF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LITAF基因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病变(P<0.05);LITAF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无关(均为P>0.05),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 LITAF基因可能发挥着抑制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功能。
王小肯林红赵桂秋林静杨文毅顿月丽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眼附属器免疫组织化学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和治疗组,其中后两组又按照不同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后1、6、12、24、48、72 h 6个时间段.建立RIRI动物模型,以bFGF(治疗组)或平衡盐溶液(缺血组)玻璃体腔注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生物素复合体法检测不同时段视网膜组织中野生型(WT)p53、c-fos、c-jun基因的表达变化. 结果缺血组视网膜再灌注后6 h可发现有WTp53、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24 h达到高峰,48 h仍持续强表达,72 h表达已明显下降.bFGF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规律基本与缺血组相似,但表达量相对明显减弱.二组比较,在再灌注6~48 h各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IRI能引起WTp53、c-fos、c-jun基因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与内核层表达的增高;WTp53、c-fos、c-jun基因可能通过在与RIRI的细胞凋亡中起作用而参与了RIRI的发生机制;bFGF可以抑制RIRI时WTp53、c-fos、c-jun基因在视网膜表达的增高,从而对RIRI起治疗作用.
牛膺筠高云霞袁春燕丁玉芝杨文毅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视网膜基因表达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观察及机制探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超微结构改变以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将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手术组按照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h、6h、12h、24h、48h、72h组。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透射电镜检测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bcl-2、bax、Fas的表达。结果(1)正常组视网膜神经纤维中微管及线粒体清晰可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核大,电子密度低,核仁明显,细胞器丰富;再灌注损伤后RGCs核膜肿胀,线粒体嵴模糊不清,可见凋亡小体,神经纤维中微管模糊、减少甚至消失,以再灌注后24h为甚;(2)再灌注后6h,bax表达逐渐递增,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72h不明显;(3)bcl-2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纤维层及内核层有微弱表达,各个时间段变化不明显;(4)Fas表达改变与bax基本一致。结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是引起视网膜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其损伤机制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Fas的表达变化有关。
赵颖周占宇牛膺筠张瑞杨文毅
关键词: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凋亡
眼睑基底细胞癌中p16、CD_(44V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肿瘤抑制基因p16和细胞黏附分子变异体 6(CD44V6 )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SABC(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48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中p16、CD44V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48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中p16、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6 7% (32 /48)和 39 6% (19 /48),分化型与未分化型p16、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5),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复发有关 (P<0 05)。结论 p16、CD44V6蛋白表达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CD44V6分子可能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复发有关。
刘夫玲牛膺筠王红云杨文毅
关键词:P16CD44眼睑基底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
儿童眼球摘除3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分析儿童眼球摘除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自 195 8年 8月至 1999年 8月 30 0例因患各种眼病而摘除的儿童眼球标本采用火棉胶连续切片 ,HE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儿童眼球摘除的原因有 11种 ,各年龄组有所不同 :5岁以下婴幼儿以Rb最常见 ;6~ 10岁以下儿童以角巩膜葡萄肿最多见 ,其次是眼球穿孔伤和Coats病 ;11~ 14岁以下的儿童则以先天性或继发性青光眼最常见 ,其次为眼球萎缩。结论 应根据儿童眼病的特点 ,积极开展儿童眼外伤的防治和眼病普查 ,力争早期发现 。
林红牛膺筠杨文毅
关键词:儿童眼球摘除病因
EPO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WTp53、CyclinD1含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cal reperfusion injury,RIRI)视网膜组织中野生型p53(wild type p53,WTp53)、CyclinD1的关系,为EPO治疗RIR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房穿刺加压法制作大鼠RIRI模型,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其中手术组大鼠左眼为RIRI组,右眼为治疗组(于再灌注开始即刻玻璃体腔内注射EPO20I U),手术组又按照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h、6h、12h、24h、48h、72h组。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WTp53、CyclinD1的表达。结果RIRI组视网膜在再灌注6h后可发现有WTp53、CyclinD1的表达,24h达到高峰,48h仍持续强表达,72h表达已明显下降。玻璃体腔内注射EPO后上述因子表达趋势不变,但各时间点治疗组较RIRI组表达强度明显减少(P<0.01)。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EPO可以抑制WTp53、CyclinD1表达,这可能是EPO治疗RIRI的机制之一。
周玮琰牛膺筠周占宇杨文毅杨莹谢迎宾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WTP53细胞周期蛋白D1
人眼视网膜的酶组织化学观察
1999年
孙为荣林红杨文毅康菊
关键词:酶组织化学SDHLDHMDH
烧灼大鼠表层巩膜静脉法诱导慢性青光眼模型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利用大鼠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方法 选用成年Wistar大鼠,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对照眼,找到实验眼的4条表层巩膜静脉,烧灼其中3条。定期测量和记录双眼眼压,观察眼前节情况;测量和比较双眼角膜水平直径大小。分别于烧灼后2、4、6个月时摘除双侧眼球。观察大鼠视网膜及视盘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双眼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变化。结果 (1)一次性实验操作可使眼压持续升高至少6个月。(2)眼前节无明显并发症。(3)实验期间,角膜水平直径大小无改变。(4)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明显减少,视盘凹陷逐渐扩大和加深。 结论 通过烧灼大鼠表层巩膜静脉可获得长期眼压中度升高的慢性青光眼模型。
(?)雪静王竫华王大博杨文毅
关键词:青光眼视神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