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江

作品数:91 被引量:363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0篇超声
  • 36篇造影
  • 30篇造影剂
  • 17篇超声造影
  • 16篇细胞
  • 16篇超声检查
  • 15篇微泡
  • 14篇心肌
  • 13篇超声造影剂
  • 12篇靶向
  • 10篇肿瘤
  • 8篇再灌注
  • 8篇缺血
  • 8篇缺血再灌注
  • 8篇灌注
  • 8篇超声诊断
  • 7篇血管
  • 7篇脂质
  • 7篇基因
  • 7篇儿童

机构

  • 45篇重庆医科大学...
  • 4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84篇杨春江
  • 54篇王志刚
  • 35篇冉海涛
  • 29篇景香香
  • 27篇李兴升
  • 24篇张群霞
  • 24篇彭晓琼
  • 22篇唐毅
  • 21篇郑元义
  • 20篇李攀
  • 20篇许川山
  • 16篇李晓东
  • 13篇王荞
  • 10篇陈镜宇
  • 9篇肖欢
  • 9篇伍星
  • 9篇凌智瑜
  • 7篇任建丽
  • 7篇张勇
  • 6篇高洋

传媒

  • 10篇临床超声医学...
  • 9篇中国医学影像...
  • 8篇中华超声影像...
  • 8篇重庆市第四届...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第九届全国超...
  • 4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2006和谐...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18篇2007
  • 20篇2006
  • 9篇2005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兔肾炎症组织显像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对兔肾炎症组织显像的增强效果。 方法:建立兔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用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进行声学造影,谐波显像观察造影前后6只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和6只对照兔肾实质回声强度变化。 ...
李玲王志刚景香香杨春江彭晓琼李兴升郑元义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肾炎造影诊断
文献传递
载紫杉醇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定位控释实验研究
第一节载紫杉醇脂质微泡(PLM)的制备及其质量研究 目的:制备一种携载紫杉醇的脂质微泡超声造影剂(PLM),并评价其物理性质、观察其体内超声显像效果及急性毒性反应。 方法: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PLM,运...
杨春江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紫杉醇脂质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
文献传递
超声定位辐照载药微泡治疗卵巢癌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卵巢癌是一种早期诊断率低而死亡率高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确诊者常已发展至晚期,而晚期卵巢癌治疗除手术外,术后85%以上的患者需要化疗等辅助治疗,紫杉醇是治疗卵巢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之一。然而,大剂量输注化疗药物全身毒副作用
伍星王志刚张勇许川山冉海涛李攀刘亚敏杨春江
文献传递
吡罗昔康声动力效应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 探讨吡罗昔康介导的声动力效应对乳腺癌细胞的急性细胞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吡罗昔康声动力效应对乳腺癌细胞的急性杀伤作用和活性氧清除剂对声动力作用的影响,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用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双染法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跨膜电位(MMP)及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单纯应用超声有杀伤细胞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吡罗昔康存在时,这一作用更为显著,声动力组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亦明显高于单纯超声组,而MMP却显著低于后者。且组氨酸能够显著抑制吡罗昔康声动力效应,而甘露醇对其无明显影响。结论吡罗昔康介导的声动力作用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效应和诱导凋亡作用,这可能与声动力作用后MDA—M昏231细胞内ROS增加所致MMP下降有关。
彭晓琼王志刚许川山冉海涛杨春江景香香李兴升
关键词:超声疗法吡罗昔康活性氧
载血卟啉脂质微泡的制备及一般特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制备一种载声动力药物的脂质超声微泡并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大小,观察其体内超声显像效果.方法 采用机械振荡的方法制备载血卟啉的脂质超声微泡,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其包封率,用倒置显微镜及马尔文激光粒径测量仪测量粒...
张勇王志刚任建丽李兴升李攀杨春江许川山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血卟啉声动力
犬缺血再灌注心肌靶向声学造影声像图的超声组织定征量化研究
目的用超声组织定征(ultrasound tissue characterization,UTC)量化分析白细胞靶向超声造影剂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声像图。方法将自制超...
景香香王志刚李玲郑元义李晓东彭晓琼杨春江
关键词:超声组织定征缺血再灌注髓过氧化物酶
文献传递
IR780-VPN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肾母细胞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制备同时携带IR780碘化物和硫酸长春新碱(VCR)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靶向纳米粒(IR780-VPN),并观察其在体外对肾母细胞瘤(SK-NEP1)的靶向作用及抗肾母细胞瘤增殖效率。方法制备IR780-VPN,检测其基本理化特性,培养SK-NEP1细胞作为体外肿瘤细胞模型,研究IR780-VPN的体外靶向性,观察以下6组的体外抗SK-NEP1细胞增殖效率:A组,PBS(对照组);B组,游离VCR;C组,空白纳米粒(PN);D组,载VCR纳米粒(VPN);E组,载IR780纳米粒(IR780-PN);F组,IR780-VPN。结果制备出的IR780-VPN平均粒径为(290.82±3.22)nm,粒径的分散指数(PDI)为0.024,平均Zeta电位为(1.16±0.87)mV。用细胞膜绿色荧光探针染色后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IR780-VPN大小均匀、形态规则,无聚集、粘连;透射电镜下观察IR780-VPN为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其平均包封率为72.80%,平均载药量为2.80%,平均连靶率为91.30%。体外寻靶实验中可见SK-NEP1细胞表面有大量的IR780-VPN聚集。体外抗SK-NEP1细胞增殖实验证实,在相同药物质量浓度条件下,IR780-VPN组较VCR、VPN组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效率高(P均<0.001),且游离VCR、VPN、IR780-VPN对SK-NEP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具有浓度依赖性,药物质量浓度越大,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越强(F=13254.105、54354.510、1370.059,P均<0.001);而随着药物质量浓度增加,PN、IR780-PN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BS(对照组)对SK-NEP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2.83±0.32)%。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性质稳定的靶向IR780-VPN,对肾母细胞瘤细胞有良好的的靶向性,并提高了体外抗肾母细胞瘤增殖效率,为体内的肿瘤分子靶向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徐晓川唐毅陈镜宇计晓娟杨春江朱丽容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
儿童卵巢幼年颗粒细胞瘤超声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幼年颗粒细胞瘤(JGCTs)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JGCTs的1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组织(IOTA)标准对瘤体超声图像进行模式分型,并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例患儿肿瘤最大径线范围37~286 mm,最大径线平均值(105±56)mm。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实性6例(42.9%)、多房囊实性4例(28.6%)、单房囊实性1例(14.3%)、多房囊性2例(14.3%)以及单房囊性1例(7.1%)。病理结果显示,实性包块由大量颗粒细胞弥漫增生形成,其间伴有散在大小不等滤泡、坏死出血及纤维条索组织。多房囊实性、单房囊实性、多房囊性及单房囊性肿瘤内均可见数量不一的大滤泡,滤泡内大多数为颗粒细胞分泌的嗜碱性、嗜酸性液体。临床表现为乳房增大5例(35.7%),阴道出血及分泌物5例(35.7%);超声提示子宫增大10例(71.4%)。所有患儿术前血清雌二醇水平均升高,均值(534.0±839.5)pmol/L。结论JGCTs超声表现多样,实性和多房囊实混合性更常见,其病理特征为大量颗粒细胞弥漫增生伴散在大小不等滤泡,超声表现结合内分泌临床表现及血清雌二醇的升高有助于临床诊断。
肖欢唐毅王荞朱丽容高洋徐娟杨春江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卵巢组织病理学儿童
先天性幽门前瓣膜的超声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幽门前瓣膜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幽门前瓣膜声像图特点,总结幽门前瓣膜声像图特征。结果12例先天性幽门前瓣膜患儿中,超声能实时直观显示位于幽门窦部瓣膜样结构5例,其中合并幽门肌层肥厚性狭窄2例。余7例幽门部未发现异常瓣膜样结构及幽门肌层肥厚征象,但能观察到幽门梗阻征象:胃潴留、胃内容物通过幽门极缓慢或困难,动态观察4例可见胃-食管反流征象等超声表现。术后证实均为幽门前瓣膜,超声能直观显示瓣膜结构的5例,其瓣膜位于幽门窦部;不能直观显示瓣膜结构的7例,其瓣膜位于幽门管腔内,故超声能确切显示窦部的瓣膜,虽不能显示幽门管腔内的瓣膜,但能提示幽门梗阻存在。结论超声诊断先天性幽门前瓣膜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可为临床术前术式选择提供可靠影像信息。
唐毅杨春江计晓娟
关键词:幽门窦幽门管超声检查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超声组织成像特征:与病理相对照
2021年
目的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婴儿纤维性错构瘤(FHI)的超声特征。方法应用超声定量分析仪测量经病理确诊的FHI瘤体低回声与瘤体旁正常脂肪组织回声强度(EI),进行定量自身对照分析,并结合病理结果回顾分析FHI组织结构所对应的声像图特征。结果28例FHI共30个病灶,声像图均表现为以高回声为主,混杂条带状或小片状低回声,6例呈“蛇形”表现,13例表现为“栅栏状”(低回声与高回声相间并垂直于皮肤分布);66.67%(20/30)病灶血供稀少,7例可见粗大血管穿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两台超声仪所测瘤体低回声组织与瘤周正常脂肪组织E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合病理结果,推断瘤体内低回声主要成分为脂肪,而高回声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结论识别蛇形或栅栏状形态等FHI主要超声特征及瘤体内不同组织回声特点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
陈喜萍杨春江唐毅朱进范晓肖欢
关键词:婴儿错构瘤超声检查病理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