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棠

作品数:137 被引量:461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8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9篇成像
  • 52篇肿瘤
  • 48篇磁共振
  • 36篇磁共振成像
  • 31篇乳腺
  • 24篇影像
  • 22篇腺癌
  • 19篇淋巴
  • 17篇乳腺癌
  • 17篇病理
  • 16篇加权成像
  • 14篇腺肿瘤
  • 13篇淋巴瘤
  • 13篇扩散
  • 12篇直肠
  • 12篇乳腺肿
  • 12篇乳腺肿瘤
  • 11篇恶性
  • 10篇直肠肿瘤
  • 9篇血管

机构

  • 85篇山西省肿瘤医...
  • 4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5篇山西医科大学...
  • 9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太原市中心医...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大学肿瘤...
  • 2篇太原钢铁(集...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大略大学
  • 1篇太原市人民医...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作者

  • 134篇杨晓棠
  • 34篇张建新
  • 30篇刘起旺
  • 30篇杜笑松
  • 23篇张辉
  • 17篇崔艳芬
  • 16篇辛磊
  • 15篇赵致楷
  • 15篇侯丽娜
  • 15篇王艳艳
  • 14篇梁力
  • 14篇张锁旺
  • 11篇杨继虎
  • 10篇徐坚定
  • 10篇孙少杰
  • 8篇王峻
  • 7篇原凌
  • 7篇钱丽霞
  • 7篇于春海
  • 6篇侯丽娜

传媒

  • 16篇肿瘤研究与临...
  • 16篇中国药物与临...
  • 10篇中华解剖与临...
  • 7篇山西医药杂志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7篇国际医学放射...
  • 6篇实用医学影像...
  • 5篇白血病.淋巴...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17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13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月经周期对正常乳腺实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影响,并评价动态增强MRI(DCE—MRI)及DWI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女性志愿者34例、乳腺病变患者96例,所有病例均经外科手术或针吸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者36例,共44个病灶;恶性病变者60例,共70个病灶。对34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于其月经周期的第1、2、3、4周行T1加权MRI、T2加权MRI及DWI。对96例乳腺病变患者的114个病灶分别于术前行T1加权MRI、T2加权MRI、液体衰减反转序列MRI、DCE-MRI及DWI。结果①正常乳腺的ADC值在月经周期的第2周降至最低,后缓慢升高,各周均值之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29,P〉0.05)。②在DCE-MRI的诊断中,III型曲线是典型乳腺癌的影像表现,I型和IV型曲线对诊断乳腺良性病变有意义。③当b值为1000S/mm^2时,良恶性乳腺病变的ADC诊断阈值是1.25×10^-3mm2/s。结论在乳腺DWI中,月经周期对正常乳腺实质的ADC值影响较小。DCE-MRI和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杨晓棠杨继虎杜笑松张建新
关键词:乳腺病变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SPECT与磁共振成像评价原发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和容积的比较研究
2009年
原发扩张型心肌病(IDCM)以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准确非损伤地评价左心室功能和容积对评估和治疗IDCM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有多种评价方法,影像方法主要有超声心动图、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显像仪(SPECT)、CT和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心动图检查方便快捷。但属于操作者依赖技术。重复性欠佳;SPECT是一个非常好的广泛应用的心脏影像方法,MRI可提供更多的心脏功能方面的数据,
杨晓棠李思进彭琨刘起旺武志芳冯艳林李剑英
关键词:SPECT左心功能容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超声心动图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测定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参数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左室的容积、射血分数及室壁活动可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长期预后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本研究旨在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SPECT)在DCM患者心功能测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郭烽李思进武志芳胡光杨晓棠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心功能参数诊断信息长期预后
颅内脊索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001年
目的探讨颅内脊索瘤的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1992年至2001年2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脊索瘤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脊索瘤大多发生于颅底中线处的斜坡和/或鞍区,并广泛侵犯颅底的神经和大血管等重要结构;在T1W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Gd-DTPA静脉注射增强后,均有较明显的不均匀强化。此外,侵及斜坡的脊索瘤均出现斜坡形态和其内MR信号的异常改变。结论MRI检查颅内脊索瘤的临床意义在于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范围,评价肿瘤对颅底神经和大血管等重要结构的侵犯情况,有助于和斜坡与鞍区的其它疾病如骨软骨瘤、颅咽管瘤的鉴别。从而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甄俊平王峻张淑慧宋志珍阎平平杨晓棠
关键词:脊索瘤脑肿瘤磁共振成像
胃癌MRI诊断的进展被引量:1
2002年
随着MR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MRI对胃癌诊断和分期的应用已逐渐引起临床关注。介绍了有关MR扫描技术、对比剂的应用、对胃癌诊断和分期的作用和限度,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无创伤诊断方法提供了依据。
杨晓棠
关键词:胃癌胃肿瘤肿瘤诊断肿瘤分期MR表现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脑星形细胞瘤强化区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星形细胞瘤强化区中代谢物特点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7例和胶质母细胞瘤(GBM)7例,并分成LGA组、AA组和GBM组3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MR)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随后行二维多体素1H-MRS检查,检测肿瘤强化区及对侧正常参照区N一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酐(Cr)、乳酸(Lac)和肌醇(mI)代谢物浓度,比较3组间肿瘤强化区和各组内肿瘤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平均值变化情况。结果脑星形细胞瘤强化区波谱表现NAA下降,Cho升高,22例出现Lac峰,24例出现mI峰。脑星形细胞瘤3组各组内肿瘤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区Cho/Cr比值在LGA组与AA组、GBM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和mI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可提高对脑星形细胞瘤诊断及分级的准确性,并提供了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
张辉李军东苏晋生刘起旺杨晓棠王效春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脑星形细胞瘤
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分级的探讨
2014年
目的:应用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探讨结肠癌分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术后有病理结果的结肠癌病例57例,其中腺癌2级45例,腺癌3级12例。采用GE Discovery CT 750HD扫描仪。行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延时期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各期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扫腺癌2级与腺癌3级平均CT值基本相同。动脉期平均CT值腺癌2级略高于腺癌3级。门静脉期和延时期平均CT值腺癌2级略低于腺癌3级。两者门静脉期和延时期平均CT值均高于动脉期。三期增强CT值与主动脉CT值比较,动脉期差值腺癌2级小于腺癌3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期差值和延时期差值腺癌2级高于腺癌3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期增强扫描对腺癌2级和3级的鉴别在门静脉期和延时期平均CT值得到证实,而在动脉期平均CT值比较时未得到证实。三期强化后CT值与主动脉CT值的差值比较时,未能得到统计学证实,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
杨继虎杨晓棠任基伟郑芳王秀云
关键词:结肠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腹外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磁共振成像表现被引量:3
2017年
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是一种少见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源性肿瘤,其患病率约占所有肿瘤的0.03%。通常根据其发病部位分为腹壁型、腹内型及腹外型。腹壁型因其特定的发病部位诊断较为容易,腹内型临床上极为少见,而腹外型发病率高且发病部位广泛,术前影像学误诊率较高,本研究分析总结了我院20例腹外型AF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征象,以期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减少术前误诊率。
侯丽娜杨晓棠张建新杜笑松辛磊赵致楷张俊杰
关键词:侵袭性纤维瘤病腹内纤维母细胞术前影像学
联合MRI定量参数和ADC值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评估的价值
目的:探究MRI定量参数和ADC值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评估的价值 方法:对56 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NAC),分别测量患者NAC 前和NAC一疗程后病灶直径、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和容量转移常...
边泽宇杨晓棠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ADC值
胃肠道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新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胃肠道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之一,大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均与胃肠道癌类似,易造成误诊。随着影像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如宝石能谱成像、CT灌注成像、MR扩散成像、MR灌注成像、PET/CT等在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广泛应用,给该病的治疗及预后带来显著影响。就胃肠道淋巴瘤的影像诊断进展予以综述,以期提高对胃肠道淋巴瘤的认识,为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提供新思路。
程卫玲杨晓棠
关键词:胃肠道淋巴瘤CT灌注成像磁共振扩散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