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超
- 作品数:3 被引量:7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氮素水平下水稻叶片及相邻叶位SPAD值变化特征被引量:45
- 2012年
-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在3种不同施肥方案和6个施氮水平下,水稻植株整个生长周期SPAD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水稻分蘖、孕穗和抽穗3个重要时期主茎顶1叶至顶4叶的SPAD值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稻整个生长期叶色呈现"黑黄"交替的变化规律,而主茎顶4叶对氮素供应盈缺的反应最为敏感,可作为反映水稻N素营养状况的理想指示叶;对水稻主茎上各个相邻叶位的SPAD差值与施氮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发现,顶4叶和顶3叶的SPAD差值(SPADL4-L3)与施氮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顶4叶与顶3叶间的SPAD值差异逐渐缩小,且这一结果不受施肥条件和水稻生长时期的影响,因此,也可以利用SPADL4-L3值作为水稻整个生育期N素营养状况实时诊断的指标。
- 姜继萍杨京平杨正超邹俊良戈长水
- 关键词:水稻SPAD值动态特征氮素诊断
- 丘陵地区茶园径流氮磷流失控制技术工程及效果
- 苕溪流域是浙江主要茶区之一,随着茶叶市场需求的增加,茶园面积不断扩大,长期以来茶农的水土保持意识淡薄,采用不当的方式耕作,生产过程中肥料利用率很低。且该区域茶园的分布以坡地种植为主,极易发生水土及养分流失,氮磷流失污染负...
- 杨正超
- 关键词:丘陵地区茶园地表径流
- 文献传递
- 苕溪流域茶园不同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被引量:31
- 2012年
- 为探讨苕溪流域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园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特征,于2010年5-10月对等高种植和顺坡种植2种种植模式下茶园地表径流水样进行取样测定,分析径流水样中的氮磷元素各指标的含量、形态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顺坡种植还是等高种植,茶园径流中氮素各指标含量的峰值均出现在6月底或7月初,茶园径流中磷素各指标含量的峰值出现在6月底、7月初或9月初。在整个监测时期内,等高种植茶园径流中总氮、硝氮、铵氮含量分别比顺坡种植茶园低8.54%~43.01%,4.05%~46.70%,5.92%~33.19%,但2种种植模式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等高种植茶园径流水中总磷、可溶态总磷、颗粒态磷的含量分别比顺坡种植低8.51%~31.07%,0.39%~17.91%,8.45%~36.86%,2种种植模式之间径流水中总磷、颗粒态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溶态磷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顺坡种植还是等高种植,硝态氮均为茶园氮素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颗粒态磷则是茶园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总的来说,等高种植模式能有效地截留茶园氮磷营养元素,防止其随地表径流流失。
- 刘宗岸杨京平杨正超邹俊良
- 关键词:茶园等高种植氮磷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