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单胞菌
  • 6篇假单胞菌
  • 5篇铜绿
  • 5篇铜绿假单胞
  • 5篇铜绿假单胞菌
  • 5篇耐药
  • 5篇基因
  • 2篇亚胺培南
  • 2篇医院感染
  • 2篇耐药性
  • 2篇基因研究
  • 2篇杆菌
  • 2篇氨基糖苷
  • 2篇氨基糖苷类
  • 2篇氨基糖苷类修...
  • 2篇氨基糖苷类修...
  • 1篇毒剂
  • 1篇亚胺培南耐药
  • 1篇阳性
  • 1篇药性分析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杨燕
  • 8篇李智山
  • 8篇邓三季
  • 6篇赵建忠
  • 3篇周乐翔
  • 2篇邹玖明
  • 1篇张爱平

传媒

  • 6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7
2008年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的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MicroScan WalkAway-40细菌鉴定仪将PAE进行鉴定,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耐药监测及统计耐药率。结果2年中检出325株PAE,其中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占总株数的14.8%;PAE分离率最高的病区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占20.9%;其次为老年病科,占19.4%;第3为呼吸内科,占16.9%;IRPA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耐药株,IRPA除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等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外,对其余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结论PAE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预防PAE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周乐翔李智山杨燕邓三季
关键词: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绿脓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38
2005年
目的调查湖北襄樊地区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中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及oprD2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自本地区的35株绿脓假单胞菌耐药菌株各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SHV、OXA、PER、GES、IMP、VIM、质粒型AmpC酶DHA、MIR及OprD2。结果35株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OXA、质粒型AmpC酶DHA的阳性率分别为51·4%、17·1%、2·9%,OprD2基因缺失率100%,而SHV、PER、GES、IMP、VIM、MIR基因检测均阴性。结论研究表明,携带TEM、OXA、质粒型AmpC酶DHA以及OprD2基因缺失是导致本组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
李智山邓三季杨燕赵建忠
关键词: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类基因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细菌分布及耐药特性,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用美国Microscan WalkAway-40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监测。结果COPD合并肺炎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最高,分别为26.8%和26.2%;病原菌多为耐药菌,仅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敏感性较高,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呈现较高的耐药性。结论临床对COPD合并肺炎应采取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综合性治理措施。
周乐翔杨燕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消毒剂耐药基因检测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调查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Pa)的耐消毒剂相关基因存在状况。 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对分离自湖北省襄樊地区住院病人的 35株Pa菌对胺类 (如新洁尔灭 )、胍类 (如洗必泰 )耐药相关基因———qacE基因进行检测。 结果  35株Pa菌中 19株qacE基因阳性 ,Pa菌qacE基因携带率为 5 4 .3%。 结论 多数所分离的Pa菌已携带耐消毒剂基因。
李智山邓三季杨燕赵建忠
关键词:假单胞菌铜绿
OXA-23基因阳性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调查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暴发流行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基因型及耐药机制。方法以API20NE鉴定菌株,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3种酶基因(OXA、IMP、VIM),并对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患者痰标本分离的7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均携带OXA-23基因,未检出IMP、VIM基因。结论此次暴发流行中,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耐药基因为OXA-23基因。
邹玖明张爱平李智山杨燕邓三季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医院感染抗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9
2007年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方法用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的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基因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等3种主要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35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P和VIM型金属酶基因检测均阴性,35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OprD2基因检测均阴性,但35株铜绿假单胞菌23S rRNA基因扩增阳性。结论研究表明湖北襄樊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不产生金属酶,但从遗传学角度证实外膜蛋白OprD2基因缺失是襄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李智山邓三季杨燕赵建忠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机制基因
大肠埃希菌新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被引量:57
2007年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ECO)新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34株分离自患者的ECO进行aac(6′)-Ⅰb、aac(6′)-Ⅱ、aac(3)-Ⅰ、aac(3)-Ⅱ、ant(3″)-Ⅰ、ant(2″)-Ⅰ等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研究。结果34株ECO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阳性8株(23.5%)、aac(3)-Ⅱ阳性27株(39.4%)、ant(3″)-Ⅰ阳性3株(8.8%),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氨基糖苷类高耐药性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高检出率(85.3%)有关;在同一所医院的ECO中同时检出aac(6′)-Ⅰb和aac(6′)-Ⅰb-cr两种亚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李智山周乐翔赵建忠杨燕邓三季邹玖明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用 PCR方法对 35 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aac(3) Ⅰ、aac(3) Ⅱ、aac(3) Ⅲ、aac(3) Ⅳ、aac(6′) Ⅰ、aac(6′) Ⅱ、aph(3′) Ⅵ、ant(3″) Ⅰ和ant(2″) Ⅰ等9种基因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 35株中20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57 1%);9种基因由高到低的检出率分别为 aac(6′) Ⅱ(34 2%)、ant(2″) Ⅰ(28 6%)、aac(3) Ⅱ(17 1%)、aac(6′) Ⅰ(17 1%)、ant(3″) Ⅰ(14 3%) 、aac(3) Ⅰ(0)、aac(3) Ⅲ(0)、aac(3) Ⅳ(0)、aph(3′) Ⅵ(0)。结论 本研究表明,湖北襄樊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机制为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57 1%),本组铜绿假单胞菌中另有15株表型为氨基糖苷类药物不敏感但 9 种基因检测为阴性,可能存在其他修饰酶基因,或者存在16S rRNA基因突变。
李智山邓三季杨燕赵建忠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子流行病学
铜绿假单胞菌质粒型AmpC酶DHA基因的发现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测定35株同时耐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西丁、氨曲南铜绿假单胞菌质粒型AmpC酶DHA。 方法 用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质粒型AmpC酶DHA基因进行检测,并对阳性产物作PCR产物直接DNA测 序。结果35株铜绿假单胞菌DHA基因扩增结果2株呈阳性,其中1株测得序列为DHA-Ⅰ型。结论表明我 国同时耐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西丁、氨曲南铜绿假单胞菌也已获得DHA基因,AmpC酶DHA基因可通过 转化、接合等方式转移给其他同种或不同种菌且易于传播,因此加强监控以防DHA基因在国内某些地区的革兰 阴性菌中流行。
李智山邓三季杨燕赵建忠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