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胜利

作品数:44 被引量:483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青藏高原
  • 19篇青藏
  • 10篇黄土
  • 9篇气候
  • 8篇青藏高原东部
  • 7篇沙尘
  • 6篇磁化率
  • 5篇土壤
  • 5篇环境意义
  • 5篇古土壤
  • 5篇干旱
  • 5篇表土
  • 5篇川西高原
  • 4篇沙尘暴
  • 4篇盆地
  • 4篇粒度
  • 4篇尘暴
  • 3篇地层学
  • 3篇岩石
  • 3篇岩石磁学

机构

  • 41篇兰州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气象局兰...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城市学院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密歇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京都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作者

  • 44篇杨胜利
  • 21篇方小敏
  • 7篇韩永翔
  • 6篇昝金波
  • 4篇安芷生
  • 4篇刘维明
  • 4篇宋连春
  • 4篇李吉均
  • 4篇夏敦胜
  • 3篇吴福莉
  • 3篇张文开
  • 3篇颜茂都
  • 3篇陈秀玲
  • 3篇宋春晖
  • 2篇宋友桂
  • 2篇苗运法
  • 2篇陈诗越
  • 2篇李香钰
  • 2篇凌智永
  • 2篇吕连清

传媒

  • 5篇科学通报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中国沙漠
  • 3篇地球环境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冰川冻土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中国科学(D...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西北主要粉尘源区地表物质的常量元素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粉尘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种类之一,对区域甚至全球的环境和气候具有重大影响。对中国西北地区主要粉尘源区的元素特征深入研究,关系到西北、华北、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粉尘堆积、来源以及环境效应的认识。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等西北主要粉尘源区地表样品的常量元素含量,表明:①Mg、Si和Na的含量各源区之间差异较大,反映了利用Mg、Na和Si识别不同源区的可能性;②兰州、洛川黄土的各元素除Na外,其余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可能揭示了兰州与洛川马兰黄土的物源基本相同;③气候和母质共同决定了元素分布的区域差异。
刘维明杨胜利方小敏王亚东
关键词:表土
西昆仑山黄土的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被引量:47
2010年
成壤过程中形成的细颗粒的软磁性矿物被认为是导致古土壤磁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但近来的研究表明,在一些地区,尤其是靠近沙漠边缘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源区对黄土磁化率的影响要远大于成壤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典型黄土堆积进行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日前,我们在西昆仑山北侧钻取了一根长达671m的岩芯,这为研究极端干旱区黄土的岩石磁学性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本文对第一期黄土钻探得到的207m岩芯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昆仑山黄土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针铁矿、赤铁矿;该地区磁化率的变化主要受源区粗颗粒的软磁性矿物含量的影响,成壤作用形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对磁化率的贡献极小;磁化率、粒度在0.5Ma左右急剧升高和变粗,主要与气候干旱化加剧有关。
昝金波杨胜利方小敏李香钰王九一张涛
关键词:磁化率干旱化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古土壤容重的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2018年
川西高原一带黄土沉积广泛分布,研究该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容重对于理解黄土沉积过程,探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详细分析了甘孜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典型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容重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容重在1.63—2.53 g?cm^(-3)变化,黄土地层中容重较大,平均为2.01 g?cm^(-3);古土壤地层中容重较小,平均为1.94 g?cm^(-3)。土壤容重与磁化率、粒度<2μm组分具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平均粒径、粒度>63μm组分呈明显正相关,可能表明了土壤化过程和沉积过程对土壤容重的影响;进一步的环境指标相关分析表明甘孜黄土-古土壤容重可以作为西风和高原冬季风变化的替代性指标。详细研究该区黄土的容重变化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环流的演化过程和高原内部的干旱化历史。
成婷杨胜利刘维明李帅梁敏豪刘楠楠陈慧
关键词:青藏高原黄土-古土壤容重
塔里木盆地风积物表土磁学特征及其与物源物质、气候条件的关系被引量:7
2011年
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土壤磁化率与气候的温湿程度(温度和降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目前成壤过程中形成的细颗粒软磁性矿物被认为是导致土壤磁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磁化率作为一个夏季风代用指标在该区得到广泛应用.但相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比较成熟的岩石磁学研究来说,目前对主要由西风带所控制的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表土岩石磁学性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控制该区表土岩石磁学性质的主要原因也还不是十分清楚.为进一步理解不同气候、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磁化率与气候的关系,对塔里木盆地及其南缘49个风尘堆积表土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土样品的岩石磁学性质主要由来自源区的粗颗粒软磁性矿物所控制,成壤作用形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对其影响非常有限.其中,沙漠样品的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都表现为最低值,主要由富含软磁性矿物的颗粒含量较少所造成.亚砂土和黄土样品的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均高于沙漠样品,且随着海拔的升高有明显减小的趋势,来自源区的粗颗粒软磁性矿物的含量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昝金波方小敏聂军胜杨胜利宋春晖戴霜
关键词:表土磁化率塔里木盆地岩石磁学
川西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环境磁学研究最新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2021年
川西高原堆积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良好的古气候记录载体,记录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古环境变化,对揭示印度季风和高原季风的演化历史及其驱动机制,理解青藏高原隆升效应与周边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相比黄土高原,川西高原黄土环境磁学研究相对薄弱,亟需厘清黄土的磁学性质、磁化率增强机制、成壤过程中磁性矿物的生成、转化机制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明确磁学参数的环境意义。本文全面评述了川西黄土环境磁学进展,回顾和总结川西高原黄土的磁性矿物的类型、浓度、粒径等磁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磁学参数的古环境意义,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推动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的环境磁学研究及其在古环境和古气候中的应用。
陈梓炫杨军怀王树源吕镔杨胜利夏敦胜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川西高原环境磁学古环境意义
青藏高原东部黄土沉积元素地球化学示踪被引量:9
2018年
青藏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典型黄土沉积,对气候变化有着敏感的响应。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典型表土、黄土、古土壤以及砂样,进行系统的常量、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高原东部黄土常量元素氧化物主要为SiO_2、Al_2O_3、Fe_2O_3和CaO,黄土中SiO_2和CaO含量差别较大;Rb、Sr、Ba、Zr、V含量占了微量元素含量的大部分,表土、黄土、古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差别不一。与高原东部的风沙沉积、黄土高原黄土、河西走廊黄土的对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组分的常量元素之间的比值(SiO_2/Al_2O_3、TiO_2/Al_2O_3)、常量与微量元素之间的比值(Zr/Al、Zr/Ti)、常量元素三角图(Ca-Mg-K、Ca-Mg-Na)等与其他地区黄土有明显差异,而青藏高原东部黄土与高原表土沉积物及河流砂、风成砂样品比较接近。这些异同点指示青藏高原东部黄土与黄土高原黄土的物源不同;其物源可能主要来自于青藏高原内部,高原内部的河流沉积物、冰碛物等粉尘物质可能为青藏高原东部黄土的主要物源。
梁敏豪杨胜利成婷李帅刘楠楠陈慧
关键词:青藏高原元素地球化学
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0年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流域内广泛发育着地质历史时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和现代风沙沉积,蕴含着风成过程和环境演化的丰富信息。从风成沉积分布特征、堆积年代、沉积物特征、物源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以及风沙活动历史等方面综述了近些年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的主要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黄土主要发育于河流阶地及部分山体顶部,多形成于末次冰盛期以后且主要发育于深海氧同位素1阶段(约14 ka BP)以来,而风沙沉积集中发育于河流宽谷段,堆积时间相对较短。沉积物颗粒以机械搬运和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微弱。尽管沉积物理化性质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化,但仍存在明显的局地特征,与附近地表堆积物联系密切。在风成背景下,黄土的近源成因得到了普遍认可,河谷底部地表松散物质是风成沉积发育的主要物源。风沙活动演变较为复杂,除大区域气候变化外,局地环境也是影响风沙活动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未来应加强研究区风成沉积物理化性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以及粉尘释放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杨军怀夏敦胜高福元王树源陈梓炫贾佳杨胜利凌智永
关键词:黄土风成沙古气候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古里雅冰帽冰碛和冰水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21年
冰冻圈演化不仅与青藏高原水塔变化、地表侵蚀风化及荒漠化密切相关,还深刻影响着亚洲季风系统和全球气候,冰碛物的粒度组成可以为冰冻圈演化提供重要信息,但高原冰碛物的特征粒度组成及其形成机理仍不清楚,高原冰碛物与高原冷黄土及河湖沉积物的关系也不明确。为此,选择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帽——古里雅冰帽的冰碛物及系列冰水沉积物,开展系统粒度组成研究。研究发现:自终碛到冰川前端冰水扇及下游河流冰水沉积均表现出特征的双峰模态,即1~3Φ(500~125μm)的中细砂峰和6~8Φ(16~4μm)的细粉砂峰,前者可能由冰川压碎、寒冻风化崩裂作用造成,后者由冰川研磨作用形成,并受到源区基岩岩性软弱和组成颗粒大小的影响。冰川磨蚀的细粉砂组分含量,从冰碛物经冰水扇、河流到湖滩沉积物整体呈现减小趋势,粗粉砂在湖滩沉积中几乎完全被风吹走,粗粉砂直接成为下游黄土的物源并富集其中成为黄土特征组分,水流分选在开口湖泊中产生粗、细粉砂的明显富集,这些证据揭示出,无论是与冰川发育相关的尾闾湖沉积还是近源、远源的青藏高原及周边黄土沉积,其粉砂组成和来源,均可为高原冰冻圈的形成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张延广方小敏毛子强申茂华张涛昝金波杨胜利
关键词:青藏高原古里雅冰帽冰川沉积冰冻圈
土壤颜色的气候意义
经典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土壤颜色记录与磁化率、粒度、碳酸钙含量等代用指标对比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夏季风代用指标磁化率与土壤颜色指标相关性最好.这表明土壤颜色可以作为一种敏感的夏季风代用指标.低温磁化...
杨胜利
关键词:土壤颜色气候变化磁化率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盆地晚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及其意义被引量:30
2005年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山垭口盆地发育较完整的晚新生代地层, 在青藏高原北部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确定盆地形成和消亡的年代对高原隆升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过去依据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提出了'昆仑-黄河运动', 因其与这一时期的许多全球和高原重大气候环境事件同期而引起了人们的更多关注, 但上述构造运动时代的界定是建立在不明确的年代学基础之上. 文中对昆仑山垭口盆地剖面晚新生代沉积物进行了详细磁性地层学研究, 高密度古地磁采样和测年表明剖面年龄约为3.6~0.5 Ma BP, 地层的沉积演化记录了垭口盆地形成发展及构造经历了五个阶段, 揭示晚上新世以来高原北部~3.6, 2.69~2.58, 1.77, 1.20, 0.87和~0.78 Ma构造隆升的历史, 确定昆仑组砾石层和'昆仑-黄河运动'的年代分别为3.6~2.69 Ma和1.20~0.78 Ma, 为高原隆升过程和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可靠年代数据.
宋春晖高东林方小敏崔之久李吉均杨胜利金洪波Douglas BurbankJosephL.Kirschvink
关键词:晚新生代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北部晚新生代地层磁性地层学盆地发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