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芳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卡氏肺孢子虫
  • 4篇肺孢子虫
  • 4篇巢式
  • 4篇巢式PCR
  • 3篇实验大鼠
  • 3篇吸虫
  • 3篇华支睾吸虫
  • 3篇虫病
  • 2篇钉螺
  • 2篇源性
  • 2篇支睾吸虫病
  • 2篇土源性
  • 2篇内转录间隔区
  • 2篇亲缘
  • 2篇亲缘关系
  • 2篇转录间隔区
  • 2篇吸虫病
  • 2篇系统进化树
  • 2篇细胞
  • 2篇两级催化模型

机构

  • 14篇广西医科大学
  • 1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海南省疾病预...

作者

  • 14篇杨芳芳
  • 13篇欧阳颐
  • 13篇张小娟
  • 12篇王鸽
  • 12篇黎学铭
  • 10篇林睿
  • 3篇王静
  • 2篇刘腾
  • 1篇张鸿满
  • 1篇刘莹
  • 1篇杨益超
  • 1篇许隆祺
  • 1篇周长海
  • 1篇杜进发
  • 1篇陈颖丹

传媒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国际医学寄生...
  • 3篇应用预防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两级催化模型分析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
2011年
目的分析华支睾吸虫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及流行特点。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南宁扶绥县和横县1岁以上长居人口339人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两级催化模型对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当地人群10岁以下儿童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最低,为29.03%,40~50岁组人群感染率最高,为57.32%,其余组人群感染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平均为46.22%(186/399)。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的两级催化模型曲线方程分别为у=1.58(e-0.021t-e-0.057t),感染力a值为0.057,失去感染力b值为0.021,每年分别有5.7%的人感染,有2.1%的感染者转阴。结论经χ2检验认为两级催化模型拟合良好,华支睾吸虫传播速度较快且阴转慢,人群感染华支睾吸虫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张小娟杨芳芳王鸽林睿黎学铭欧阳颐
关键词:两级催化模型华支睾吸虫病
巢式PCR早期检测实验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ITS1-5.8S rRNA—ITS2巢式PCR法检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敏感性及早期检测的评估。方法采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大鼠感染肺孢子虫,大鼠分为7组,6组实验组和1组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大鼠感染肺孢子虫,对照组则不予激素处理。自诱导开始第3周至第8周每周收集1组实验组大鼠肺组织(1ungtissue,L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 veolar lavage fluid,BALF)标本,采用ITSl-5.8SrRNA—ITS2巢式PCR法扩增卡氏肺孢子虫ITSI-5.8SrRNA—ITS2,同时采用六亚甲基四胺银(GMS)染色镜检法对第3周到第8周的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以评估巢式PCR技术的敏感性。结果采用ITSI-5,8SrRNA—ITS2巢式PCR法对实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的大鼠¨和BALF进行检测,卡氏肺孢子虫DNA阳性率依次为第3周20%(2/10)、0(0/10),第4周70%(7/10)、10%(1/10),第5周90%(9/10)、30%(3/10),第6周90%(9/10)、80%(8/10),第7周100%(10/10)、80%(8/10),第8周63%(5/8)、63%(5/8)。而GMS染色镜检法仅于第5周开始检出卡氏肺孢子虫包囊,第6、7周包囊数最多。实验组大鼠诱导后的前4周无明显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体征,第5周后症状趋于明显。结论ITSI-5.8SrRNA-ITS2巢式PCR法敏感性高,可在第3周后和无症状阶段实验大鼠中检出卡氏肺孢子虫,并且比镜检法早两周。
张小娟杨芳芳欧阳颐王鸽黎学铭林睿
关键词:卡氏肺孢子虫内转录间隔区巢式PCR
mtLSU-巢式PCR检测实验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对mtLSU-巢式PCR方法检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应用价值以及基因序列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大鼠感染肺孢子虫;实验组10只,对照组1只;诱导至第7周时收集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采用mtLSU-巢式PCR方法对人源与鼠源肺孢子虫共有的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同时采用镜检法对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检测,评估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结果采用mtLSU-巢式PCR方法对实验感染大鼠肺组织和BAL进行检测,卡氏肺孢子虫DNA阳性率分别为100%(10/10)、90%(9/10)。而GMS染色镜检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0%(8/10)、60%(6/10)。所测Wistar大鼠卡氏肺孢子虫mtLSU基因序列长度为155bp,与GenBank的大鼠源肺孢子虫(U20170)及人源肺孢子虫(DQ473446)同源性均为100%(154/154、155/155)。结论 mtLSU-巢式PCR方法应用于大鼠卡氏肺孢子虫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获得与人源耶氏肺孢子虫相同的Wistar大鼠卡氏肺孢子虫mtLSU的基因序列。
张小娟杨芳芳欧阳颐王鸽黎学铭林睿
关键词:卡氏肺孢子虫巢式PCR基因序列
广西首次发现野生果子狸感染旋毛虫
2011年
目的对广西龙州果子狸旋毛虫分离株进行虫种研究,确定当地是否存在新虫种。方法对龙州果子狸旋毛虫分离株进行囊包形态学、毒力和保姆细胞形成时间进行实验观察。提取并且扩增该旋毛虫及从德保、南丹野鼠体内分离的旋毛虫、河南旋毛虫分离株细胞色素氧化酶1(COX1)基因,分析同源性及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生树,并且与Genbank已知的旋毛虫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龙州旋毛虫分离株原代囊包的平均大小为328.72μm×236.42μm。小鼠接种旋毛虫(2 000条/只)后,半数死亡天数为24~25d,死亡率为84.62%。小鼠感染后第18d开始形成保姆细胞,第34d后保持在较高水平波动,至56d实验结束时仍可见少量游离幼虫,未见钙化死亡囊。龙州旋毛虫分离株和南丹旋毛虫分离株、河南分离株之间COX1的同源性为99.8%~100.0%,遗传距离为0.000~0.003。龙州旋毛虫分离株、南丹旋毛虫分离株及河南分离株与基因库中T.spiralis COX1基因的同源性为98.8%~99.0%,遗传距离为0.003~0.005。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果子狸分离株与德保、南丹分离株及Genbank中的T.spiralis在同一分枝,与其它旋毛虫种在不同的分枝。结论广西龙州发现果子狸自然感染旋毛虫,与广西德保、南丹两县野鼠体内分离旋毛虫为同一虫种,即T.spirilas,广西未发现新的旋毛虫种株。
欧阳颐黎学铭张鸿满杨益超杨芳芳张小娟王鸽
关键词:旋毛虫果子狸系统发生树
两种巢式PCR法检测实验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灵敏度评价
2012年
目的对ITS1-5.8S rRNA-ITS2巢式PCR法与mtLSUrRNA巢式PCR法检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敏感性进行评价。方法把大鼠随机分为7组(6组实验组,1组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实验组大鼠感染肺孢子虫;自第3周开始每周剖杀1组实验鼠,收集第3周至第8周实验组大鼠肺组织(LT,lung tissue)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标本。同时采用镜检法、ITS1-5.8S rRNA-ITS2巢式PCR法和mtLSUrRNA巢式PCR法对大鼠LT和BALF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GMS染色镜检法于第5周开始检出肺孢子虫包囊,第6、7周包囊数最多。采用ITS1-5.8S rRNA-ITS2-巢式PCR法和mtLSUrRNA巢式PCR法对实验感染大鼠LT和BALF进行检测,前者卡氏肺孢子虫阳性率分别为第3周20%(2/10)和0(0/10);第4周70%(7/10)和10%(1/10);第5周90%(9/10)和30%(3/10);第6周90%(9/10)和80%(8/10);第7周100%(10/10)和80%(8/10);第8周40%(5/8)和40%(5/8)。后者卡氏肺孢子虫阳性率分别为第3周100%(10/10)和100(10/10);第4周100%(10/10)和80%(8/10);第5周100%(10/10)和50%(5/10);第6周90%(9/10)和100%(10/10);第7周100%(10/10)和80%(8/10);第8周100%(8/8)和87.5%(7/8)。经?2?检验,在大鼠无明显症状阶段(3~4w)时,两种巢式PCR方法检测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明显症状阶段(5~8w)时,其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来源的标本对不同方法敏感性不同,采用mt-LSU巢式PCR检测时,LT和BALF标本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ITS-巢式PCR检测时,对LT检测的敏感性更高。结论 mtLSU-巢式PCR法检测实验大鼠中检出卡氏肺孢子虫敏感性高于ITS1-5.8S rRNA-ITS2-巢式PCR法。
杨芳芳张小娟王鸽欧阳颐林睿黎学铭
关键词:卡氏肺孢子虫
广西融水县肉孢子虫分离株系统发生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初步分析和判定融水县肉孢子虫分离株的基因差异和系统发生关系。方法在融水县集市采集猪肉和牛肉样本,分离肉孢子虫包囊,观察包囊形态。提取各肉孢子虫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以18S rRNA基因为分子标志,对目标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与GenBank中各肉孢子虫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应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及邻位相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亲缘关系。结果从融水县分离到3株肉孢子虫分离株。融水县的肉孢子虫拱洞分离株、良寨分离株1与猪人肉孢子虫(S.suihominis)的同源性高,分别为99.8%和97.4%。肉孢子虫良寨分离株2与人肉孢子虫(S.hominis)的同源性较高,为93.5%。在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上,拱洞分离株与猪人肉孢子虫位于同一分枝;良寨肉分离株1与猪肉孢子虫(S.miescheriana)位于一枝;良寨分离株2单独位于另一分枝,这一分枝与人肉孢子虫及中华肉孢子虫(S.sinensis)所在的分枝较近。在邻位相接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上,拱洞分离株与良寨分离株的分枝情况与最大似然法系统发生树相似,但良寨分离株1与猪肉孢子虫均位于独立分枝。结论广西融水县三个肉孢子虫分离株中,拱洞分离株与猪人肉孢子虫、良寨分离株1与猪肉孢子虫较为相似,而良寨分离株2的虫种尚需进一步分析和鉴定。
欧阳颐刘莹王静杨芳芳张小娟杜进发
关键词:肉孢子虫系统发生关系
广西南宁郊区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郊区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现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调查地点,采用改良加藤法对1岁以上居民进行粪便检查华支睾吸虫虫卵。结果调查居民共641人,其中男性为372人,女性为269人,平均年龄为39.66岁。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共361人,感染率为56.32%。男、女性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72.04%和33.83%。从调查点看,横县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最高,为77.22%。从年龄分布看,各个年龄段居民均有感染,以青壮年居多,10岁以下年龄组儿童感染率也比较高。结论当地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比较普遍,成年人为主,低年龄儿童也比较常见。
王鸽欧阳颐王静杨芳芳张小娟刘腾黎学铭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
巢式PCR法检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敏感性
2011年
目的探讨mtLSU-巢式PCR法检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敏感性以及应用于早期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6组实验组,1组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实验组大鼠感染肺孢子虫;自第三周开始每周剖杀一组实验鼠,收集第三周至第八周实验组大鼠肺组织(L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标本,同时采用镜检法和mtLSU-巢式PCR法对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采用GMS染色镜检法于第五周开始检出肺孢子虫包囊,第六、七周包囊数最多。而采用mtLSU-巢式PCR法对实验感染大鼠LT和BAL进行检测,卡氏肺孢子虫DNA阳性率分别为第三周100%(10/10)、100%(10/10);第四周100%(10/10)、80%(8/10);第五周100%(10/10)、50%(5/10);第六周90%(9/10)、100%(10/10);第七周100%(10/10)、80%(8/10);第八周100%(8/8)、87.5%(7/8)。结论 mtLSU-巢式PCR法可在无症状的实验大鼠中检出卡氏肺孢子虫并且比镜检法早两周,其敏感性明显高于镜检法。
张小娟杨芳芳欧阳颐王鸽林睿黎学铭
关键词:卡氏肺孢子虫巢式PCR敏感性
广西南宁市郊居民寄生虫感染状况初步调查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郊区居民寄生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地点和对象,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寄生虫虫卵。结果:调查居民共737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2.14%。钩虫、蛔虫、鞭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5.56%、0%、0.68%和56.58%。土源性线虫男女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支睾吸虫男女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45,P=0.000)。土源性线虫感染呈大幅度下降,华支睾吸虫感染成大幅度上升。从地区分布看,扶绥县没有发现土源性线虫,横县和宾阳县的钩虫感染率为14.19%和12.40%,上林县鞭虫感染率为2.99%。4个县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平均为56.58%,而且所有年龄组都有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结论:广西南宁市郊区居民的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华支睾吸虫处于较高水平,并成为主要虫种。
张小娟杨芳芳林睿王鸽黎学铭欧阳颐
关键词:寄生虫
广西两地理株钉螺CO Ⅰ基因分析及其与邻近四省钉螺亲缘关系的比较
2011年
目的了解广西两地理株钉螺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 oxidaseⅠ,COⅠ)基因的差异性,探讨广西钉螺与周边邻近4省钉螺的亲缘关系。方法采集广西靖西有肋、横县光壳钉螺,提取DNA,PCR扩增COⅠ基因并测序。登录GenBank检索出云南大理、四川绵竹、湖南岳阳、湖北汉阳4地钉螺的COI基因序列。采用ClustalX软件对上述COⅠ基因排序。采用拟钉螺COⅠ基因序列作为外源性参考基因,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Mega3.1软件中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邻接法(NJ)和最小进化法(ME)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广西靖西光壳钉螺与横县有肋钉螺COⅠ基因的遗传距离为0.0505,同源性为95%。广西横县钉螺与湖南岳阳、湖北汉阳、四川绵竹、云南大理钉螺的遗传距离依次为0.0102、0.0171、0.1401、0.1421,COⅠ基因的同源性依次为99%、98%、87%、86%。广西靖西钉螺与湖南岳阳、湖北汉阳、四川绵竹、云南大理钉螺的遗传距离依次为0.0451、0.0505、0.1382、0.1421,COⅠ基因的同源性依次为95%、95%、88%、87%。结论广西有肋钉螺与光壳钉螺基因差异性较小。广西两种钉螺与湖南、湖北钉螺遗传距离较小.同源性较高。广西两种钉螺与四川、云南钉螺遗传距离较大,同源性较低。
杨芳芳张小娟林睿王鸽黎学铭欧阳颐
关键词:钉螺系统进化树亲缘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