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西安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麻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肿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硬膜
  • 2篇硬膜下
  • 2篇硬膜下血肿
  • 2篇手术
  • 2篇重型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硬膜下
  • 2篇慢性硬膜下血...
  • 2篇膜下
  • 2篇膜下血肿
  • 2篇脑损伤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导管
  • 1篇低颅压

机构

  • 9篇麻城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杨西安
  • 5篇胡怡勇
  • 3篇罗登立
  • 2篇李绍年
  • 1篇徐明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实用乡村...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复层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附2例报道)
2010年
笔者所在医院于1998年2月~2009年6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120例,其中术中发现复层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约占1.7%),现将2例报道如下。
杨西安
关键词:复层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脑损伤术后脑出血与抑郁症发生的关系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脑出血与抑郁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颅脑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按术后是否发生脑出血分为观察组(n=30)、对照组(n=40),对比两组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哥斯拉哥昏迷评分(GCS)及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比不同程度脑出血患者上述指标,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术后HAMD评分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并分析导致颅脑损伤术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术后抑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5. 619,P <0. 05);观察组术后NIHSS、HAMD评分及血清IL-1、IL-6、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t=13. 655、36. 587、45. 274、46. 334、70. 489,P均<0. 05),而GCS评分低于对照组(t=15. 517,P <0. 05)。与轻度、中度脑出血者比较,重度脑出血患者NIHSS、HAMD评分及血清IL-1、IL-6、hs-CRP较高(F=8. 825、10. 254、23. 615、18. 745、7. 245,P均<0. 05),而GCS评分较低(F=7. 459,P <0. 05);相关分析显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HAMD评分与NIHSS评分、血清IL-1、IL-6、hs-CRP呈正相关(r=0. 289、0. 364、0. 333、0. 258,P均<0. 05),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 276,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性格、脑出血程度及血清IL-6、hs-CRP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抑郁的因素(t/χ2=6. 076、6. 300、8. 361,30. 224、99. 575,P均<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出血程度、hs-CRP是其术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脑出血与抑郁症发生关系密切,可能与患者颅脑创伤后脑出血导致应激性炎症因子增多有关。
胡怡勇杨西安卢俊
关键词:颅脑损伤手术后出血脑出血抑郁症
体外刺激咳嗽以防治意识障碍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体外刺激咳嗽以防治意识障碍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260例给予体外刺激咳嗽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照组患者224例给予常规措施预防呼吸道感染。结果观察组行气管切开45例(17.3%)、并发肺部感染46例(17.7%);对照组行气管切开86例(38.4%)、并发肺部感染142(63.4%);观察组行气管切开及并发肺部感染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刺激咳嗽以防治意识障碍患者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且易于操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杨西安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软导管穿刺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软导管穿刺抽吸术在脑出血病例中的应用。方法对101例脑出血患者采用软导管穿刺抽吸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66.34%、病死率14.85%。结论软导管穿刺抽吸术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罗登立杨西安李绍年徐明胡怡勇
关键词:穿刺脑出血
甘露醇应用过程中低颅压综合征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分析甘露醇应用过程低颅压综合征机理、临床表现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9~ 2 0 0 0年度应用甘露醇临床的病例。结果 :有 16例病例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低颅压综合征。结论
罗登立杨西安
关键词:甘露醇低颅压综合征临床用药药物不良反应
4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减少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5年收治的4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中40例采用小骨窗引流术,1例采用前囟穿刺引流术。1例并有脑组织损伤,近半数合并不同程度的颅内积气。无一例发生切口或颅内感染,无一例复发。结论注意术中操作方法及术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复发。
罗登立杨西安李绍年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并发症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32例,采用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32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的颅内压、脑氧代谢指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5 d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_(2))、动脉血氧含量(CaO_(2))高于对照组,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5 d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硬膜下积液、多器官功能衰竭、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较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张辉杨西安胡怡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方法安全性
经额入路软通道置管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析经额入路软通道置管在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麻城市人民医院接收诊断和治疗的6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经颞小骨窗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经额入路软通道置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手术指标、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2,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结论 针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来说,采取经额入路软通道置管,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卢俊杨西安胡怡勇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作用分析
2024年
目的:明确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侧脑室外引流术式,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mGS评分,术后尿激酶用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和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mG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差异显著,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尿激酶用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脑室出血铸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卢俊杨西安胡怡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