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建伟

作品数:141 被引量:82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50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经济管理
  • 13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4篇沸石
  • 42篇底泥
  • 29篇污染
  • 27篇磷释放
  • 22篇磷酸盐
  • 20篇氮磷
  • 18篇水体
  • 16篇地表水
  • 15篇垃圾
  • 15篇改性沸石
  • 14篇氮磷释放
  • 14篇地表水体
  • 13篇天然沸石
  • 13篇改性
  • 11篇债券
  • 11篇羟基磷灰石
  • 11篇污染物
  • 11篇方解石
  • 9篇公司债
  • 9篇公司债券

机构

  • 86篇上海海洋大学
  • 29篇同济大学
  • 24篇重庆大学
  • 19篇莆田学院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山东建筑大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上海海庭环境...

作者

  • 140篇林建伟
  • 84篇詹艳慧
  • 20篇李佳
  • 19篇王里奥
  • 17篇邢云青
  • 14篇方巧
  • 14篇杨孟娟
  • 13篇赵建夫
  • 12篇朱志良
  • 11篇王星星
  • 9篇储鸣
  • 8篇刘元元
  • 8篇王春峰
  • 8篇黄川
  • 7篇张志斌
  • 7篇王艳
  • 7篇王虹
  • 7篇袁辉
  • 7篇章喆
  • 7篇孙艳丽

传媒

  • 16篇环境科学
  • 5篇环境工程学报
  • 4篇重庆大学学报...
  • 3篇数学的实践与...
  • 3篇莆田学院学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生态环境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系统工程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上海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重庆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化学
  • 2篇工程数学学报
  • 2篇环境卫生工程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8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13篇2014
  • 20篇2013
  • 15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9篇2003
  • 5篇2002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地表水体污染底泥修复及营养盐释放控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表水体污染底泥修复及营养盐释放控制的方法。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锆钙改性沸石,该锆钙改性沸石与锆改性沸石或钙改性沸石相比是一种可以更加有效去除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剂,同时利用锆、钙对天然沸石改性,其吸附...
林建伟詹艳慧王春峰王丹赫邢云青
文献传递
一种磁性壳聚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沸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壳聚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沸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以四氧化三铁、沸石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磁性壳聚糖/沸石,再将磁性壳聚糖/沸石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通过恒温水浴振荡得磁性壳聚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
詹艳慧林建伟
文献传递
双方互相担保公司债券的定价与风险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利用约化方法研究双方互相担保公司债券的定价问题.通过两个公司各自的违约强度的双向依赖性来描述两个公司之间违约的相互依赖性结构,利用约化法建立了双方互相担保公司债券定价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其相应的定价表达式.同时对双方互相担保公司债券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林建伟任学敏
关键词:违约强度公司债券
一种用于地表水体黑臭底泥修复的原位组合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表水体黑臭底泥修复的原位组合方法,将锆改性沸石投加到底泥‑水界面的上方,通过搅拌或水力扰动的方式将底泥与锆改性沸石混合到一起;在底泥中注入硝酸盐;将锆改性沸石和沸石投加到底泥...
林建伟詹艳慧邢云青姜博汇王星星章喆
文献传递
三峡库区沿江堆存垃圾浸泡污染物COD溶出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三峡库区沿江两岸堆存了大量的生活垃圾 ,随着三峡工程二期蓄水的临近 ,二期水位以下的垃圾必须得到清理。为了科学有效的治理库区的生活垃圾 ,达到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的最优结合 ,本文通过浸泡生活垃圾污染负荷浸出理论分析和动态冲刷实验研究 ,建立了理论模型和实验模型 ,并且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和理论模型能较好的反映垃圾污染物的溶出规律 ,将为三峡库区库底生活垃圾对水环境的影响预测和其清理提供基础和决策依据。
王里奥林建伟刘元元黄川熊忠
关键词:溶出规律污染负荷
城市生活垃圾场处理技术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5
2002年
通过对一个待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场处理技术的综合分析 ,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 ,然后用模糊数学的方法 ,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归一化 ,得到一个通用的评价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该垃圾场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评价 。
黄川王里奥刘元元林建伟扬钢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技术
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的磷吸附特征被引量:12
2013年
采用镧改性沸石对太湖底泥进行改良,通过吸附试验分析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的磷酸盐吸附特征。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太湖底泥对水体中较高浓度磷酸盐(1~15 mg.L-1)的吸附平衡,根据Langmuir吸附方程,未改良太湖底泥对水体中磷的最大吸附容量为791 mg.kg-1,镧改性沸石添加量为10、25和50 g.kg-1的改良太湖底泥对水体中磷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937、1 037和1 505 mg.kg-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太湖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太湖底泥对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随pH值增加而降低,其对磷酸盐的吸附属于自发和吸热过程。改良太湖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未改良太湖底泥,并且其吸附能力随镧改性沸石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镧改性沸石添加量为10~50 g.kg-1的改良太湖底泥的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为0.129~0.241 mg.L-1,明显低于未改良太湖底泥(0.386 mg.L-1)。被改良底泥中镧改性沸石所吸附的磷以NaOH-P和HCl-P等较稳定的形态存在,厌氧状态下不易释放。
李佳詹艳慧林建伟
关键词:底泥磷酸盐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对水中刚果红的去除作用被引量:7
2014年
制备了四氧化三铁-沸石复合材料(磁性沸石)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磁性沸石(有机改性磁性沸石),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有机改性磁性沸石进行了表征,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并对相关的吸附机制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的刚果红具备良好的吸附能力,且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刚果红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磁性沸石。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平衡数据可以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等温吸附模型加以描述。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得到的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刚果红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46 mg/g(pH 7和30℃)。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属于自发和放热的过程。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吸附水中刚果红的作用机制包括静电吸引、有机相分配、氢键和表面配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含四氧化三铁,吸附刚果红后的有机改性磁性沸石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快速地从水中分离出来。上述结果表明,有机改性磁性沸石适合作为一种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刚果红。
林建伟王昕睿詹艳慧王虹欧阳丹黄娜
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刚果红
用于海水养殖的废水处理系统
一种用于海水养殖的废水处理系统,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处理效果差及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废水池、进水泵、整流室、反应室、直流电源、出水分离室、出水池;所述废水池经进水泵连接整流室上部的进水口,所述整...
邢云青林建伟
文献传递
三峡水库淹没区固体废弃物污染及清理技术示范研究
王里奥焦斌权刘元元孙阳黄川黄本生袁辉林建伟罗宇
简要技术说明:1)以现场调查、社会和环境调查为基础,分别深入各库区城市和主要乡镇,对各种固体废弃物分布、堆存量等进行了测量和采样;2)开发淹没区固体废弃物GIS软件,将各种固体废弃物分布、数量、种类、自然环境等信息编制成...
关键词: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污染三峡水库淹没区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