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振德

作品数:173 被引量:1,127H指数:17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8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0篇内障
  • 89篇白内障
  • 65篇植入
  • 64篇晶状体
  • 58篇人工晶状体
  • 52篇植入术
  • 43篇人工晶体
  • 40篇手术
  • 34篇人工晶体植入
  • 34篇晶体植入
  • 33篇超声
  • 29篇超声乳化
  • 27篇人工晶体植入...
  • 27篇晶体植入术
  • 26篇术后
  • 23篇摘除
  • 21篇人工晶状体植...
  • 18篇晶状体眼
  • 17篇白内障摘除
  • 14篇角膜

机构

  • 89篇中山大学
  • 65篇中山医科大学
  • 10篇爱尔眼科医院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深圳市眼科医...
  • 3篇山西省眼科医...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南昌市公安局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河北医学院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作者

  • 171篇林振德
  • 39篇李绍珍
  • 36篇邹玉平
  • 24篇罗书科
  • 22篇李永华
  • 22篇刘奕志
  • 22篇俞阿勇
  • 16篇杨文辉
  • 14篇利华明
  • 14篇冯波
  • 10篇张振平
  • 9篇刘杰为
  • 9篇程冰
  • 8篇郑丹莹
  • 8篇冯波
  • 8篇黎健菁
  • 6篇陈韵
  • 6篇陈伟蓉
  • 5篇梁凌毅
  • 5篇王勤美

传媒

  • 27篇中国实用眼科...
  • 24篇中华眼科杂志
  • 12篇眼科学报
  • 8篇眼科新进展
  • 8篇实用眼科杂志
  • 7篇国外医学(眼...
  • 7篇眼科研究
  • 5篇眼外伤职业眼...
  • 4篇眼科
  • 4篇临床眼科杂志
  • 4篇广东医学
  • 3篇新医学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中华眼外伤职...
  • 2篇眼视光学杂志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透析与人工器...
  • 2篇国际眼科纵览
  • 2篇中华眼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4篇2007
  • 26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3
  • 11篇2002
  • 13篇2001
  • 9篇2000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底彩色照相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评价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黄斑前膜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眼底彩色照相和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CT)评价眼外伤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黄斑前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眼底彩色照相和OCT,观察我院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139例(139只眼)眼外伤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黄斑部形态。结果手术后1、2、3、6、12个月眼底彩色照相分别检查出黄斑前膜5、8、17、19、20只眼,OCT检查分别为7、10、20、26、27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3,P>0.05)。OCT检查发现8只眼(29.63%)黄斑前膜与视网膜完全粘附,27只眼(44.44%)神经上皮层水肿,黄斑中心凹厚度(290.18±288.05)μm。结论眼底彩色照相和OCT可以用于眼外伤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早期和长期随访。OCT对黄斑前膜结构和状态的了解,对其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俞阿勇梁丹刘杏颜世龙林振德
关键词:光相干断层扫描
超声乳化术后结膜上皮细胞中核转录因子-_k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变化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术后结膜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核转录因子-кB(NF-кB)的表达变化,探讨影响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变化的机制。方法 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6例(26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4和30天采用印痕细胞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膜上皮细胞中TGF-β1和NF-кBp65的表达,并行泪液分泌(Schirmer Ⅰ)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荧光素染色和泪河高度测量。结果 术后14天,Schirmer Ⅰ试验和泪河高度已与术前无明显差异,但BUT明显缩短(P<0.01),荧光素染色明显增多(P<0.01),NF-кB和TGF-β1的表达也明显增强。术后30天各指标均与术前无明显差异,但有6例泪膜未恢复的患者其NF-кB和TGF-β1的表达也未恢复到术前。NF-кB和TGF-βl的表达程度与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这与术后眼表面上皮的炎症和增生,尤其是炎症水平的增强密切相关。
罗丽辉刘祖国林健贤张振平刘奕志林振德郑丹莹陈伟蓉杨文辉张梅肖启国陈家祺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结膜上皮核转录因子
玻璃体腔内套结法固定脱位人工晶状体的效果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采用玻璃体腔内套结法处理脱位至后玻璃体腔内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12例IOL脱位至玻璃体腔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腔内复位固定后房型IOL,术后随访6-61个月,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情况和并发症。结果12例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02-1.0,IOL位置在随访期间无改变。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角膜水肿,5例早期眼压偏低,2例出现一过性眼压增高,1例出现前房纤维素性渗出。2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环扎术成功复位。结论玻璃体腔内OL固定术无需取出IOL,可以减少对眼球的创伤及切口源性角膜散光,是处理IOL脱位于玻璃体腔简单、有效的方法。
邹玉平余惠英张楚邹秀兰丁小燕唐仕波林振德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固定术
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ris-claw phakic intraocular lens,ICPIOL)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的变化。方法 2005年5月至1...
俞阿勇林振德王勤美杜显丽罗书科郑丹莹
文献传递
14例晶体脱位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被引量:19
1998年
为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在晶体脱位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对24例(28只眼)晶体脱位患者作晶体摘除术。其中超声乳化法14例(14只眼),非超声乳化法10例(14只眼)。结果:术后最佳视力5只眼无提高(17.9%),23只眼较术前提高(82.1%)。无严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无提高原因主要为术前继发性青光眼(71.4%)。结论:晶体脱位通常被认为是超声乳化晶体摘除术的禁忌症。我们的经验表明只要手术条件良好,操作技术熟练。
林振德吴河坪
关键词:晶体脱位晶体摘除术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995年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发生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和讨论处理方法。方法:分析55例(55眼)白内障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发生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裂口形态、大小及部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结果:该术中合并症好发于抽吸晶体皮质及植入人工晶体时,各21例(38.2%)。后囊破裂大小约3mm的39例(70.9%),5mm的13例(23.6%)。大于6mm的3例(5.5%)。后囊破裂的部位及形态:Ⅰ类:中央边界清12例(21.8%)、Ⅱ类:周边某1象限一侧边界可见39例(71%),Ⅲ类:边界不清贯穿上下方3例(5.5%)。术后视力达到0.5共35例(63.6%)。结论:术中出现该并发症时要根据后囊破裂的原因、大小、部位及是否伴玻璃体溢出采用恰当的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术中并发症造成的损失。眼科学报 1995;11:95—97。
郑丹莹林振德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
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正>目的:研究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ris—claw phakic intraocular lens,ICPIOL)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 (contrast sensitivity,CS)的变化。方法:2005...
俞阿勇林振德王勤美杜显丽罗书科郑丹莹
文献传递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缝线侵蚀的预防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探讨预防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缝线侵蚀的方法。方法 回顾行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 95例患者 98眼 ,术中采用巩膜隧道自动埋藏线结的缝合方法 ,其中 4点固定 8眼 ,双襻固定 69例 72眼 ,单襻固定 18例18眼 ,固定线结共 194个。缝线方法为 :在需埋藏线结处做深约 0 .5m m ,潜行约 1.5m m的巩膜隧道。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房后 ,将自巩膜隧道穿出的、固定襻的双股聚丙烯线拉紧 ,剪断其中一股 ,另一股随缝针先自巩膜隧道内进针 ,向外穿出巩膜 ,再自另一唇巩膜外进针 ,至切口内出针 ,然后与剪断的一股打结 ,这样线结位于巩膜隧道内 ,用镊子或冲洗针头将线结推至与隧道平行的方向。术后观察线结外露出巩膜和结膜的情况。结果 随访 0 .5~ 3 2个月 ,平均 16.5个月。 190个线结中 ,仅 1个线结 (0 .52 % )术后向外侵蚀巩膜而外露于结膜下 ,外露的原因为巩膜隧道的前层太薄 ,同时线结过短不易倒向与巩膜平行的方向。未发现因缝线内蚀巩膜而使人工晶状体偏位的现象。结论 巩膜隧道自动埋藏线结的缝合方法操作简单 ,能有效地埋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中的聚丙烯线结 ,术后缝线侵蚀的发生率极低。
邹玉平林振德冯波杨文辉李绍珍
关键词:晶状体
色素膜炎患者的人工晶体植入术被引量:19
1994年
32例色素膜炎患者在白内障囊外摘除的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平均随访5.4个月(3~29个月),93.7%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达0.5以上,术后并发症包括晶体后囊混浊与虹膜后粘连。提出仔细选择病例对于手术的成功十分重要。
林振德李绍珍利华明杨文辉刘奕志
关键词:葡萄膜炎白内障摘除术接触镜眼内人工晶体
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观察
2008年
目的研究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PIOL)在国人眼前节的位置和形态特征。方法对广州中山眼科中心2005年5月至12月植入Verisyse ICPIOL(美国AMO公司)的5例(10只跟)高度近视跟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3、6月采用Scheimpflug跟前节分析仪观察ICPIOL在眼前节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结果术后1、3、6个月时,角膜内皮细胞层到ICPIOL前表面距离分别为(1.87±0.09)、(1.90±0.09)、(1.87±0.09)mm,ICPIOL后表面到晶状体前表面距离(0.75±0.12)、(0.75±0.11)、(0.75±0.12)mm,光学面后缘上方到虹膜前表面距离(0.25±0.23)、(0.27±0.24)、(0.25±0.22)mm,光学而后缘下方到虹膜前表面距离(0.08±0.11)、(0.07±0.13)、(0.07±0.12)mrn,襻的最远点到前房角的最短距离(0.89±0.17)、(0.89±0.14)、(0.88±0.14)mm.ICPIOL沿其光轴旋转(1.60±1.58)、(0.80±1.03)、(0.90±0.57)度,各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了部分襻陷入虹膜外,虹膜表面形态无明显改变,未见色素播散。结论ICPIOL在围人眼内位置稳定,不接触角膜内皮细胞、前房角、晶状体,光学面后缘下方与虹膜接触,除了部分襻内陷入虹膜,未见虹膜表面形态明显改变和色素播散,是一种矫治高度近视的安伞方法。
俞阿勇林振德刘奕志罗书科李永华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晶状体眼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