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祥

作品数:22 被引量:32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年代际
  • 8篇气候
  • 5篇气候变化
  • 5篇夏季
  • 4篇季风
  • 3篇年代际变化
  • 3篇纬度
  • 3篇南半球
  • 3篇高纬
  • 3篇高纬度
  • 3篇高纬度地区
  • 3篇变率
  • 2篇增暖
  • 2篇中国气候
  • 2篇涛动
  • 2篇气候变率
  • 2篇全球季风
  • 2篇全球增暖
  • 2篇中心区
  • 2篇夏季风

机构

  • 13篇中国气象科学...
  • 9篇北京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上海市气候中...

作者

  • 20篇林祥
  • 8篇钱维宏
  • 8篇卞林根
  • 4篇朱亚芬
  • 3篇符娇兰
  • 2篇逯昌贵
  • 2篇祝从文
  • 2篇吕俊梅
  • 1篇丁明虎
  • 1篇高志球
  • 1篇施春华
  • 1篇李丽平
  • 1篇李震坤
  • 1篇郭栋
  • 1篇丁婷
  • 1篇金鑫
  • 1篇琚建华
  • 1篇张玮玮
  • 1篇陈丹
  • 1篇王继志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极地研究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强化科技基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近期气候变化及其对南极涛动的响应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长城和中山站的多种气象观测资料,揭示了南极气候在近15—30年全球气候变化关键时期的最新动态及其对南极涛动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近15年来,位于南极半岛地区的长城站增暖趋势减缓且有变冷迹象,并伴随气压下降和降水增多的趋势,表明全球增暖停滞期南极半岛经历了与过去几十年长期趋势有所不同的新变化,而位于南极大陆沿海的中山站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相对平缓,表明南极半岛和南极大陆气候变化特征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两站多个气象要素与南极涛动指数显著相关,两站温度与南极涛动相关关系相反等研究事实说明了两站气候与南极涛动及其对应的大气环流区域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林祥卞林根
关键词:气候变化南极涛动
1880-2004年间东亚夏季风及其相关的亚太地区近地面温度的年代际变化
2013年
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温度的变化是中国气候研究的核心问题,然而对于两者联系的认识尚存不明确之处.东亚夏季风近几十年的年代际减弱已有广泛的研究,但对其百年变化的认识较少.IPCC(2007)报告的东亚夏季风指数自20世纪20年代起有持续的减弱趋势,几乎无年代际波动,似乎意味着过去百年对应于中国增暖的是夏季风减弱,但这有悖于大陆温度升高有利于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和季风增强的传统认识.那么,过去百年内两者究竟是如何对应的呢?
林祥祝从文吕俊梅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地面温度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风指数
南极和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年代际气候变率特征
气候年代际变率是南半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课题,但因为资料限制一直以来研究和认识都存在不足。本文综合利用现有观测资料,近几十年来的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和最新发布的1871年以来的20世纪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极地区的温...
林祥卞林根
文献传递
近百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原因被引量:52
2014年
本文利用测站降水观测资料分析过去一百多年中国东部华北、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发现,尽管这三个地区的夏季降水具有不同的年代际转折时期,但是均同时在1910年代初期、1920年代初期、1940年代中期、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末期以及1990年代初期发生了跃变。近一百年间不同年代际时期东部夏季降水的分布型主要以南正北负或者南负北正的偶极型为主,并且无论是偶极型分布还是三极型分布,两个相邻年代际时期中国东部降水分布型发生完全反向变化的概率较高(60%)。此外,夏季的PDO、冬季的AO以及春季的北极海冰也同时在1920年代末期、1940年代中期、1970年代末期以及1990年代中期左右发生了跃变,这几次跃变时期与中国东部三个不同地区夏季降水发生跃变的时期一致,表现出近百年来太平洋年代振荡(PDO)、北极涛动(AO)以及北极海冰这三个因子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协同作用。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夏季的PDO与华北夏季降水显著负相关。PDO的年代际变化能够在500 hPa位势高度场中激发出太平洋—日本(PJ)型年代际遥相关波列;同时在850 hPa风场中激发出类似于影响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大气环流型,从而影响华北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冬半年的AO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冬季到春季正位相的AO导致亚洲大陆南部处于湿冷状态,土壤湿度的记忆性可将这种状态延续到夏季。因此,夏季海陆热力对比减弱,东亚夏季风发生年代际减弱,相应地长江流域的降水年代际增多。春季北极海冰与华南夏季降水显著负相关,北极海冰的年代际异常能在500 hPa位势高度场中激发出与静止Rossby波异常传播相联系的欧亚—华南年代际遥相关波列,从而影响华南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吕俊梅祝从文琚建华林祥
关键词: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
南亚高压区Rossby波能量向上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特征与机制
2020年
夏季平流层盛行强东风,Rossby波能量难以从对流层向上传播至平流层,而冬季平流层盛行西风,Rossby波能量容易上传,因此以往对Rossby波能量向平流层传播的研究多考虑冬季的情况.而事实上,因为夏季高原上空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并非只有强东风存在,所以Rossby波能量也可能在南亚高压区向上传播,从而影响平流层的温度、风场及大气成分等.因此,本文利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15年夏季南亚高压区Rossby波能量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特征与机制.结果表明:Rossby波能量可以从南亚高压西北部的窗口区上传至平流层,最高可到达平流层顶,而在南亚高压的其他部分,Rossby波能量均不能穿越对流层顶上传或穿越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南亚高压西北区Rossby波能量可以穿越对流层顶传播的原因是盛行西风,且西风急流出现的频率很小,同时涡动热量通量异常引起的垂直分量的第一项对其上传有很大贡献.南亚高压东北区也盛行西风,然而Rossby波能量不能向上穿越对流层顶的原因是强西风出现频率较高,且温度脊与高度脊位相相近,不利于上传.南亚高压南部均盛行东风,在平流层中下层均为稳定层结,因此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南亚高压西南区在对流层位于青藏高原环流的伊朗高原下沉区附近,层结稳定,并且温度脊超前于高度脊,所以Rossby波能量很难上传.而南亚高压东南区在对流层位于南海-西太平洋热带幅合带,层结不稳定,存在Rossby波能量较弱的上传,达到对流层顶后无法继续上传,该区域温度脊落后于高度脊的温压场配置也为Rossby波能量在对流层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俞子闲郭栋李丽平施春华金鑫李震坤陈丹林祥
关键词:纬向风西风急流稳定度
中国气候变化研究中不同时间尺度资料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温度和降水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变量。因此,针对这两个变量序列的时空分辨率和已揭示的气候变率,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作了初步的归纳与讨论。用近一个世纪的温度、降水资料揭示,中国东部地区存在着准20a和准70a的振荡以及中国降水气候型的漂移;用近五百年和近千年的代用序列并结合器测资料,揭示了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着70~80a的振荡。文章最后指出,我国气候变化研究在资料开发、规律与机理研究、预测与服务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钱维宏丁婷符娇兰林祥朱亚芬
关键词:气候变化变率
中国夏季分级雨日的时空特征被引量:48
2008年
利用1961~2005年中国565个台站的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夏季(6~8月)降水进行了日雨量分级研究。按日雨量大小依次分成痕量(无记录)、微量(≤1 mm/d)、小雨(1.1~9.9 mm/d)、大雨(10~49.9 mm/d)、暴雨(50~99.9 mm/d)和大暴雨(≥100 mm/d)6个等级,而把小雨~大暴雨4个等级的雨日量总和称为有效雨日。年平均痕量雨日东西差异以东亚夏季风气候北缘为分界线,该线以西地区痕量雨日数大于以东地区。有效雨日的分布表现为西北地区最少,东部地区从西南至华南地区依次向北递减,其中东北地区东部的雨日数要大于西部。近45年来有效雨日的趋势分布表现为长江流域中下游、西北地区的新疆等地雨日增加,而黄河中下游等地区雨日减少。痕量雨日在我国基本为负趋势。微量雨日除我国西北地区为正趋势以外,其他地区均为负趋势。西北地区有效雨日增多主要来自于小雨雨日的贡献,长江-江南的有效雨日增多来自于大雨和暴雨雨日的贡献。西南和环渤海地区的有效雨日减少来自于大雨雨日的减少。
符娇兰林祥钱维宏
关键词:夏季有效降水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进退与中国和全球温度变化的联系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现代大气观测与中国东部历史旱涝记录等资料,提取中国东部区域干湿分布型变化的年代际信号并揭示了东亚夏季风年代际进退与中国和全球平均气温的可能联系.在东亚夏季风进退、中国东部干湿型分布和中国及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关系中,季风推进偏北时期对应中国东部"北湿南干"的气候分布格局,以及中国和全球年代际偏冷;反之对应中国东部"南湿北干"的气候分布格局,以及中国和全球年代际偏暖.在近千年东亚夏季风干湿型指数序列和去百年以上气候背景后的全球平均气温序列中,年代际主频振荡信号集中于60a左右.
钱维宏林祥朱亚芬
关键词:夏季风年代际全球温度变化
近百年来的南极绕极波现象
南极及南半球高纬度气候的主要模态对于全球气候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一些观测研究已经揭示多年际尺度上环南极地区大气和海洋中同时出现的异常信号向东传播的现象,即所谓的南极绕极波(Antarctic Circumpolar W...
林祥卞林根
关键词:年代际
文献传递
近40年中国暖季日气温及其异常强度变化趋势被引量:24
2003年
利用中国大陆453个测站1961~200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通过标准差和Skewness系数计算日气温距平强度,反映中国近40年来暖季(5-9月)气候变化趋势.近40年中国暖季增温的幅度有南北差异,以黄河流域为界,北边高纬增温更强烈;平均气温趋势有前后两段的显著差别,大致在1970年代后期实现向增温趋势的转变;最强的增温出现在1990年代以后.多数区域气温反映出季节内气候变率增大,显示暖季日平均气温趋于大的涨落.日气温距平和降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由于降水时的气温降幅较大,故暖季中天气过程的降温和持续高温一样是季节内气候变率的重要信号,这在低纬沿海地区(如华南、云南)尤为明显.
林祥钱维宏
关键词:气候变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