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贤

作品数:23 被引量:8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淀粉样
  • 8篇蛋白
  • 8篇
  • 6篇淀粉样蛋白
  • 6篇阿尔茨海默病
  • 5篇疫苗
  • 4篇Β-淀粉样蛋...
  • 3篇淀粉样肽
  • 3篇亚单位
  • 3篇亚单位疫苗
  • 3篇体液免疫
  • 3篇肽疫苗
  • 3篇小鼠
  • 3篇老年斑
  • 3篇基因
  • 2篇滴度
  • 2篇行为学
  • 2篇张量成像
  • 2篇突触
  • 2篇帕金森

机构

  • 21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1篇林贤
  • 15篇汪华侨
  • 15篇姚志彬
  • 10篇徐杰
  • 5篇胡金家
  • 4篇李国营
  • 3篇康庄
  • 3篇陈少琼
  • 3篇段金海
  • 2篇张革
  • 2篇郑嵋戈
  • 2篇袁群芳
  • 2篇李少兵
  • 2篇唐晓璐
  • 1篇杨志勇
  • 1篇周江宁
  • 1篇谢瑶
  • 1篇曲怀刚
  • 1篇邹俊涛
  • 1篇闫炎

传媒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解剖学研究
  • 3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突变型A53Tα-突触核蛋白基因的帕金森模型小鼠中脑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帕金森氏病(PD)致病基因SNCA在A53T位置突变后对转基因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DN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方法]分别取转突变的人源α-突触核蛋白(hα-syn)即hA53Tα-syn基因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中脑组织,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S-seq)分别对12月龄的转基因小鼠和非转基因(nTg)小鼠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随后筛选出差异甲基化区域(D MR)用于GO富集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我们总计发现481个DMR,其中高甲基化与低甲基化DMR分别有257和224个,包括与泛素降解途径相关的Ubqln2、HECTD4、Rnf157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NK1等基因。富集结果显示,差异甲基化基因总共映射到545个GO子条目,且主要富集于解剖结构发育、树突发育、神经系统发育、神经元投射等条目。[结论]帕金森致病基因SNCA在A53T位置的突变可诱导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DNA甲基化改变。
吴婷刘琳黎昭林贤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Α-突触核蛋白甲基化修饰全基因组
国人外周血抗β-淀粉样蛋白抗体水平的依龄性变化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主动和被动免疫可以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和临床过程,抗A8抗体在AD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测定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抗Aβ抗体的水平将有助于了解AD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89岁共21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9组。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所收集人群的血清中抗Aβ抗体的相对滴度,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抗Aβ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健康人外周血中普遍存在抗AB抗体,并且随年龄血清中抗Aβ抗体水平逐渐增加,回归分析呈现线性关系;在60岁以上年龄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6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P<0.01)。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抗Aβ抗体可以识别β-淀粉样蛋白。【结论】健康人群血清中存在着特异性的抗Aβ抗体,抗体的滴度呈依龄性增加。
杨志勇汪华侨张革林贤谢瑶袁群芳姚志彬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自身抗体阿尔茨海默病中国人
tau基因缺失导致成年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Nurr1表达上调
2016年
目的本文利用tau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观察tau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中脑部位Nurr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同窝出生的同性别的野生型(Tau+/+)、杂合子(Tau+/-)、纯合子(Tau-/-)系列tau基因敲除小鼠。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定量检测不同年龄3种基因型小鼠中脑部位Nurr1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定位定量检测18月龄3种基因型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SNC)和腹侧背盖区(VTA)Nurr1和TH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印迹的结果显示Nurr1在6月龄至24月龄Tau-/-小鼠中脑的表达量增多,与Tau+/+和Tau+/-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荧光实验中,Nurr1在Tau-/-小鼠中脑SNC和VTA部位TH阳性神经元中表达量增多,与Tau+/+和Tau+/-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基因型小鼠中脑部位TH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urr1在成年Tau基因敲除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中表达上调,而中脑TH表达水平无改变,Nurr1可能参与维持TH的表达。
闫炎唐晓璐焦璐琰郑嵋戈林贤
关键词:TAU多巴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与葡萄糖代谢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损害的特点及其与葡萄糖代谢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6例AD患者和12例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老年人行DTI、T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T2-FLAIR检查,测量扣带回后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和平均弥散度(MD),分析FA、MD值与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观察扣带回后部葡萄糖代谢改变,并分析FA、MD与葡萄糖代谢改变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患者扣带回后部的FA值显著降低(P=0.018),MD值显著升高(P=0.020),葡萄糖代谢率显著降低(P=0.020);MD值与葡萄糖代谢率呈负相关(r=-0.700,P=0.05),而FA值与葡萄糖代谢率无相关关系(r=-0.054,P=0.844)。结论AD患者表现为扣带回后部各向异性损害,且损害程度与葡萄糖代谢率呈负相关;这种损害反应了AD病理机制中皮质-皮质及皮质-皮质下联系的丢失;扣带回后部FA、MD值可以用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及评价AD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
段金海汪华侨陈少琼徐杰林贤康庄姚志彬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分数
α-核突触蛋白(α-Synuclein)和Tau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运动疾病。其病理特征表现为中脑黑质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发生进行性的选择性的减少,残余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内有特征性的Lewy小体形成。寡聚体状态的α-Synuclein的毒性作用和聚集状态的α-Synuclein最终均会引起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Tau蛋白属于微管相关蛋白家族,其正常生理功能为稳定微管的结构和调节微管的组装,参与细胞内部的物质转运。已有实验证实α-Synuclein蛋白和Tau蛋白有共定位的现象,但是,二者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该相互作用在PD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的影响仍未明了。本文侧重于α-Synuclein和Tau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对PD发病和病程的影响进行论述。
焦璐琰林贤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TAU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接种Aβ_(42)全肽疫苗恒河猴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观察恒河猴接种Aβ42肽疫苗后的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方法: 将 5只雄性恒河猴分别在 0、2、6、10、14、18、22wk肌内注射Aβ42肽疫苗; 用ELISA法检测恒河猴血清抗Aβ42抗体水平及IgG亚类; 用Westernblot检测血清抗Aβ42抗体的特异性; 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抗血清对Tg2576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Aβ斑的识别。结果: 疫苗接种后第 8周, 恒河猴血清中出现明显的抗Aβ42抗体, 抗体水平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而升高, 第 24周达 1∶4 320, 以后抗体水平开始下降。产生的抗Aβ42抗体以IgG1和IgG2为主 (IgG2 /IgG1 >1)。血清抗Aβ42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可识别Tg2576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的Aβ斑。结论: Aβ42肽疫苗可有效地诱导恒河猴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李少兵汪华侨林贤徐杰姚志彬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肽体液免疫应答恒河猴
Aβ42亚单位疫苗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抗Aβ抗体
2003年
林贤汪华侨徐杰姚志彬
关键词:高滴度
一种制备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PITX3/GFP/A53T α‑synuclein三基因型小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构建PITX3‑IRES2‑tTA、tetO‑A53T α‑synuclein和tetO‑H2Bj/GF...
林贤
文献传递
Aβ不同片段肽疫苗免疫鼠后血清对Aβ_(42)诱导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探讨Aβ42及其亚单位疫苗免疫鼠后其血清对Aβ42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为其体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①用间接ELISA法测定Aβ42和K7Aβ36-42疫苗接种鼠后的血清中抗体滴度;②将不同浓度的Aβ42和K7Aβ36-42加入培养有PC12细胞的96孔培养板中,检测其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③用不同浓度的Aβ42及K7Aβ36-42疫苗免疫鼠血清加入含Aβ42的培养基中,与PC12一起孵育培养,7d后用MTT法和酶标仪测定存活细胞的A值。【结果】①Aβ42和K7Aβ36-42疫苗接种后血清的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1∶6800和1∶4600;②10mg/L和20mg/LAβ42组细胞的存活率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各浓度K7Aβ36-42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浓度为20mg/LAβ42的培养基中加入Aβ42疫苗或K7Aβ36-42疫苗免疫鼠血清,各浓度的免疫鼠血清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Aβ42疫苗和Aβ亚单位疫苗免疫鼠后,其血清均能在体外抑制Aβ42对细胞产生的毒性作用。
李国营胡金家林贤徐杰汪华侨姚志彬
关键词:免疫血清细胞毒性细胞毒性间接ELISA法
Aβ<,42>及其亚单位疫苗的构建、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评估
该课题组应用肽疫苗技术来构建Aβ<,42>亚单位疫苗,对正常成年SD大鼠进行皮下接种,检测疫苗的免疫原性,并对接种的SD鼠重要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测,以及对其认知行为进行评估,为Aβ<,42>亚单位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实验...
林贤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氏病Β-淀粉样蛋白学习记忆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