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文青

作品数:28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小儿
  • 9篇儿童
  • 8篇轮状
  • 8篇轮状病毒
  • 8篇病毒
  • 7篇肠炎
  • 6篇毒性
  • 6篇轮状病毒性
  • 6篇轮状病毒性肠...
  • 6篇病毒性
  • 6篇病毒性肠炎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胃镜
  • 4篇消化道
  • 4篇疗法
  • 4篇螺杆菌
  • 4篇镜检

机构

  • 28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28篇梁文青
  • 21篇潘瑞芳
  • 20篇区文玑
  • 19篇何婉儿
  • 16篇龚四堂
  • 11篇陈宝心
  • 9篇黄海
  • 5篇李蔷华
  • 5篇朱南方
  • 3篇耿岚岚
  • 3篇于乐
  • 3篇林颂华
  • 3篇陈佩瑜
  • 2篇林燕芬
  • 2篇霍少和
  • 2篇刘丽英
  • 2篇何婉仪
  • 2篇霍笑和
  • 1篇陈光华
  • 1篇公亮

传媒

  • 5篇广东医学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教育导刊(下...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美克尔憩室44例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美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 ,提高美克尔憩室术前诊断率 ,减少漏诊、误诊。方法 对诊断为美克尔憩室的 44例患儿的临床表现首发症状、第一诊断、检查方法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 :便血 2 4例 ( 5 4 6%) ,占最多 ,其后依次为腹痛、呕吐、腹胀。第一诊断 :便血查因 2 0例 ( 4 5 5 %) ,占最多 ,其后依次为肠梗阻、肠套叠、胃肠穿孔、阑尾炎。检查方法 :腹平片、钡餐、钡灌肠、胃镜、肠镜、腹部B超、99TcO4腹部闪烁扫描及腹腔镜探查。前 6项检查对憩室的诊断率为 0 %;临床表现为便血的患儿99TcO4腹部闪烁扫描对憩室的诊断率为 77 8%;腹腔镜对临床表现为便血的患儿憩室的诊断率为 10 0 %。结论 腹平片、钡餐、钡灌肠、胃镜、肠镜、腹部B超检查不能对小儿美克尔憩室作出诊断。临床表现为便血的患儿99TcO4腹部闪烁扫描诊断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但对阴性病例不能掉以轻心 ,若患儿便血不能控制 ,建议腹腔镜探查。
梁文青龚四堂区文玑何婉儿潘瑞芳陈宝心
关键词:小儿美克尔憩室漏诊手术治疗
抗病毒止泻液结合液体疗法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10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抗病毒止泻液结合液体疗法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采用抗病毒止泻液(由葛根、黄芩、石榴皮、藿香、茯苓、山楂等组成)结合液体疗法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纯以液体疗法治疗。疗程为3天。观察综合疗效及用药24、48、72小时后体温、呕吐、大便次数及性状的改变、脱水纠正及电解质平衡等情况。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9.0%,对照组为84.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72小时内大便恢复正常有效率治疗组为74.0%(74/100),对照组为23.0%(23/1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有效率治疗组为96.3%(78/81),对照组为79.2%(57/72),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抗病毒止泻液结合液体疗法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优于单纯液体疗法。
潘瑞芳朱南方何婉儿李蔷华梁文青区文玑陈宝心公亮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儿童
小儿胃内异物取出方法探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法取出小儿胃内异物。方法对38例胃内异物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9例患儿异物可自肛门排出,占50%,17例(44.7%)用胃镜取出。1例用腹腔镜取出,1例因已造成胃肠穿孔而手术,各占2.6%。结论胃内异物为钝性,胃肠道通畅无狭窄,异物易通过,不易被胃酸、胃液分解、消化,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可选择口服泻药或进食促进排泄的食物使异物通过胃肠道、肛门排出。通过上述方法不能排出,或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约1~4周),或是体积较大的物体,或是较尖锐的物体、或在胃内可能在胃酸、胃液作用下,转化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异物,均应通过胃镜取出,尤其后者应尽快取出。经胃镜钳取异物,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作为胃内异物取出的首选方法,患者痛苦少,康复快。
梁文青龚四堂区文玑潘瑞芳何婉儿陈宝心
关键词:小儿胃内异物腹腔镜取出胃肠穿孔胃酸胃液
小儿急性胰腺炎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小儿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9年-2004年3月收治入院的43例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呕吐72.1%(31/43)、腹痛65.1%(28/43);血淀粉酶升高81.4%(35/43),尿淀粉酶升高100%;腹部B超显像率为53.5%(23/43),单纯胰头肿大30.2%(13/43);腹部CT显像率达83.3%(30/36)。发病诱因中胆源性疾病30.2%(13/43),继发于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23.3%(10/43),继发于胃十二指肠痰病的胰腺炎25.6%(11/43)。轻型胰腺炎及重症急性胰腺炎两种不同临床类型患儿的多器官损害率分别为18.4%(7/38)和100%(5/5)。结论:小儿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以胆源性疾病、病毒感染及胃十二指肠疾病为主,呕吐和腹痛是小儿急性胰腺炎主要临床症状,与成人患者有不同性,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是治疗的关键。
黄海何婉儿梁文青林颂华潘瑞芳区文玑龚四堂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小儿
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龚四堂区文玑潘瑞芳耿岚岚何婉儿黄海梁文青陈佩瑜陈宝心林颂华刘丽英霍笑和林燕芬谢静
该项目是针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热点与难点问题,利用胃镜进行了相应的临床和基础研究。①国内较系统地探讨了小儿急性胰腺炎经鼻空肠置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为该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②国内儿科首先开展了胃镜直视下幽门狭窄球囊扩张...
关键词:
关键词: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微创方法内镜下治疗
小儿幽门狭窄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小儿[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表现、钡餐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的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结果:以反复呕吐为首发表现的患儿有20例,占91%,可伴食欲减退、腹痛、腹胀、排黑便、面色苍黄、消瘦、腹部包块等,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体内代谢性紊乱(代谢性碱中毒、低钠、低氯、低钾),钡餐和胃镜检查可见幽门前区溃疡伴不完全性梗阻。结论:小儿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的首发表现为呕吐,钡餐和胃镜检查是确诊幽门前区溃疡伴不完全性梗阻(形成幽门狭窄)的主要手段。治疗方面以制酸(洛赛克)、麦滋林保护黏膜及对症处理(止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静脉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为主,对于狭窄较严重者可予三级球囊幽门扩张术治疗。
梁文青
关键词:幽门狭窄胃溃疡儿童
广州地区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iceA基因亚型与胃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iceA基因亚型与胃炎的关系。方法105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儿的胃窦处取3块胃黏膜,分别进行快速尿素酶反应、病理检查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抽提胃黏膜基因组DNA,用3对引物检测H.pyloriureA和iceA基因,分析H.pylori iceA基因亚型与胃炎的关系。结果105例样本中,快速尿素酶反应、病理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三者均阳性的标本52例,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单独检出率78.84%(41/52),H.pylori iceA2亚型菌株单独检出率1.92%(1/52),H.pylori iceA1和iceA2亚型均阳性的检出率3.84%(2/52),iceA1和iceA2亚型均阴性的比率15.38%(8/52),H.pylori iceA1亚型阳性率与其它基因亚型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的患儿中轻度慢性胃炎3例,中度慢性胃炎15例,重度慢性胃炎25例;未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的患儿中轻度慢性胃炎2例,中度慢性胃炎4例,重度慢性胃炎3例,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患儿与未感染H.pylori iceA1亚型菌株患儿的胃黏膜病变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ylori iceA1亚型是广州地区儿童感染H.pylori的优势基因亚型,H.pylori iceA1菌株容易引起较严重慢性胃炎。
林燕芬龚四堂区文玑潘瑞芳王凤华周荣何婉儿黄海陈佩瑜陈宝心梁文青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聚合酶链反应胃炎
警惕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
2005年
梁文青
关键词:小儿疾病幽门螺杆菌均衡饮食微型化
小儿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2005年7月在我院消化专科住院,且大便培养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的1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有黏液便、黏液血丝便、糊状便、水样便)、腹胀,偶有腹痛。在较小婴儿多表现为腹泻,在较大儿童则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症状改善率为87.1%,复查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为52.0%;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灭滴灵治疗,症状改善率为88.9%,复查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为35.0%。结论应重视小儿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和腹胀(腹痛),采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疗效确切,必要时可加用灭滴灵治疗。
梁文青区文玑龚四堂潘瑞芳何婉儿黄海陈宝心
关键词:小儿
婴儿慢性腹泻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婴儿慢性腹泻的发病情况、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和门诊85例婴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小于3个月15例(17.64%),3~6个月30例(35.29%),6~12个月40例(47.05%)。常见合并症有营养不良、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明确病因者50例,确诊率58.82%。结论婴儿慢性腹泻病因复杂,以非感染因素为主,3个月内慢性腹泻以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术后短肠、食物过敏多见,3个月后营养不良并腹泻多见。炎症性肠病相对少见。
何婉儿区文玑耿岚岚梁文青黄海陈佩瑜
关键词: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食物过敏短肠综合征婴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