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进军
- 作品数:54 被引量:38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新冠感染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针对性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6—7月在湖南省内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开展新冠感染知信行现况调查。采用秩和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从业人员对新冠感染知信行的因素。结果共调查642名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其中419名男性,新冠感染防控知识总知晓率为65.32%,91.12%的从业人员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软件了解新冠感染的信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技校(OR=0.265,95%CI:0.092~0.767),家庭居住地在农村(OR=0.604,95%CI:0.390~0.937)的从业人员认知得分较低,核酸检测频次为1次/周(OR=3.530,95%CI:1.976~6.305)和宣教频次达1次/月(OR=3.280,95%CI:1.596~6.742)的从业人员认知得分较高。核酸检测频次越高的从业人员其态度得分越高,宣教频次达1次/月(OR=2.514,95%CI:1.301~4.858)的从业人员其态度得分较高。家庭居住地为乡村(OR=1.660,95%CI:1.118~2.466)和参与过宣教活动的从业人员行为得分较高。结论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认知和行为水平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居住在乡村和未参与过相关宣教培训的从业人员,倡导相关用人单位通过可视化媒介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知信行的培训力度。
- 刘明月贾华云让蔚清梁进军熊家豪吴诗蓝段宏波
- 关键词:知信行问卷调查
- 2010-2013年湖南省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及病原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和病原特征。方法 2010-2013年在湖南省14个市的集贸市场和超市,按照无菌采样原则采集动物性水产品1 263份,分离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耐药表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1 263份水产品中,221份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7.50%。3株副溶血性弧菌检出trh基因,1株检出tdh基因,毒力基因携带率为1.81%。分离菌株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最高,达30.32%。其次为对氯霉素(1.81%)、复方新诺明(1.36%)和四环素(0.45%),未发现多重耐药菌株。分离菌株经NotⅠ酶切后,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相对分散。结论 2010-2013年湖南省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高,部分菌株携带毒力基因,并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 贾华云王岚陈帅张红梁进军刘晓革李俊华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毒力基因
- 中国2010—2020年有毒植物乌头中毒流行病学与时空聚集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2010—2020年我国乌头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聚集性,为制定精确预警和防控措施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0—2020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报告的乌头中毒事件,并作描述性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10—2020年共收集到乌头中毒暴发事件380起,涉及发病1889例,死亡75例,病死率为3.97%(75/1889)。10~12月的发病人数最多,累计发病787例,占41.66%(787/1889)。云南省发生事件占所有乌头中毒暴发事件的86.84%(330/380),发生场所为家庭的事件占所有发生事件的90.26%(343/380)。加工不当是主要的引发环节,导致暴发事件171起,占所有发生事件的45.00%(171/380)。时空扫描结果显示,聚集性区域有5个,一类聚集区为云南省的昆明市,聚集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20年11月,二类聚集区有4个,涵盖20个市。结论应在乌头中毒事件聚集地区重点防控,在高发月份来临前,对高危人群、高危食用方法进行宣传普及以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 王志圆郭云昌付萍刘志涛王娅芳梁进军成涵赵杰杨淑香范鹏辉李宁刘继开
- 关键词:乌头碱流行病学特征
- 2015年湖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1
- 2018年
- 目的分析湖南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揭示分布规律,探寻高风险区域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2015年食源性疾病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食源性疾病三间分布、可疑暴露食品、致病微生物种类等指标进行分析。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食源性疾病的空间聚集规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食源性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5年湖南省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3. 25/万人,不同市州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同(χ~2=2441. 46,P<0. 05),以株洲市发病率最高(5. 77/万人);主要可疑暴露食品种类为粮食类及其制品;发病的主要进食场所是家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沙门菌。不同地区病致病菌阳性检出率不同(χ~2=155. 30,P<0. 05),以长沙市致病菌阳性检出率最高(30. 35%)。食源性疾病高发区域主要聚集在湖南东南部、西部山区和北部平原地区。高风险聚类区有石鼓区、蒸湘区、雁峰区、天元区、芦淞区。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与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地区GDP、人均GDP呈负相关,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2015年湖南省食源性疾病散发病例存在空间聚集性,受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温、地区GDP、人均GDP等因素的影响。
- 梁进军欧阳艳昊赖天兵柳恒卓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描述性分析
- 基于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统计量的湖南省毒蕈中毒聚类研究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讨2013-2015年湖南省毒蘑菇中毒的时空分布和聚类特征,为科学防控毒蕈中毒提供依据。方法以湖南省2013-2015年毒蕈中毒事件的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2软件建立病例地理信息数据库,采用OpenGeoDa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 9.1.1进行时空扫描聚类,结果通过ArcGIS10.2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2013-2015年湖南省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136起,发病人数565人,中毒高峰为每年5~9月。趋势面分析显示毒蕈中毒发病率总体分布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由南向北先增加再降低。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冷水滩区、零陵区为高-高区域;芷江侗族自治县、新宁县、湘乡市为低-高区域;新晃侗族自治县、鹤城区、洞口县为高-低区域。时空扫描发现所有聚类时间段集中在2015年6月~9月,一类聚集区主要位于邵阳市、怀化市、永州市。二类聚集区位于长沙市、湘潭市。结论湖南省毒蕈中毒存在时空聚集性,各时空聚集区将为探索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 史文佩欧阳艳昊梁进军陈立章
- 关键词:蘑菇中毒食源性疾病地理信息系统
- 湖南省疾控机构编制与人员结构现状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的机构编制与人员结构现状。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省138个CDC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机构编制与人员结构的相关指标。结果 1)湖南省三级CDC核定编制数远低于实际在岗人数;2)平均在岗人员数为66人;3)湖南省CDC超编36.0%,市级CDC超编4.2%,县级CDC超编13.1%;4)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结论人员超编严重已成为制约CDC发展的瓶颈问题,政府应高度重视并研究解决的办法,给予重新核定编制。
- 姚敏梁进军莫江玲聂梦真
- 关键词:疾控机构
- 湖南省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 了解湖南省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湖南省5个地市1 489名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信行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湖南省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率分别为67.59%、90.13%、91.39%;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食源性疾病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二级医院(OR=1.819,95%CI:1.267~2.611)、湘潭市(OR=12.979,95%CI:8.234~20.458)、常德市(OR=0.585,95%CI:0.388~0.881)、内科(OR=2.048,95%CI:1.090~3.848)影响知识得分;湘潭市(OR=7.434,95%CI:4.582~12.060)、临床医学(OR=2.340,95%CI:1.519~3.605)、医学检验(OR=2.385,95%CI:1.346~4.226)、预防医学(OR=1.948,95%CI:1.086~3.496)影响态度得分;三级医院(OR=0.424,95%CI:0.284~0.633)、长沙市(OR=1.687,95%CI:1.196~5.382)、湘潭市(OR=2.839,95%CI:1.897~4.250)、常德市(OR=2.281,95%CI:1.596~3.260)、哨点医院(OR=2.151,95%CI:1.522~3.038)、临床医学(OR=1.675,95%CI:1.101~2.548)和大学本科(OR=0.710,95%CI:0.545~0.926)影响行为得分。结论湖南省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态度较为积极、行为水平较高,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建议针对不同特征医务人员开展个性化、多元化健康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的认知。
- 张杰郑美惠吴诗蓝汪强贾华云梁进军让蔚清
- 关键词: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信行LOGISTIC回归
- 2016—2022年湖南省毒蘑菇中毒空间相关分析及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了解2016—2022年湖南省毒蘑菇中毒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为预防湖南省蘑菇中毒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2年湖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数据,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6—2022年湖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病例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0.231522,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中毒发生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湘中及湘南,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湘北。2016—2022年湖南省共暴发毒蘑菇中毒事件1685起,累计发病人数5464例,死亡人数79例;5—10月既是湖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占所有毒蘑菇中毒事件数的92.23%,也是发病人数的高峰期,占所有毒蘑菇中毒发病人数的91.23%。结论2016—2022年湖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具有空间聚集性,且有重点发生区域,温度和降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毒蘑菇生长,与毒蘑菇中毒存在正相关关系,应针对特定地区在中毒高发期进行气象预警防控,加强宣传警示教育,以减少中毒事件发生。
- 谭诗琪陈玉贵罗红梅梁进军李浩
- 关键词:毒蘑菇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自相关
- 浅析疾控中心科研教学与绩效考核被引量:10
- 2011年
-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较为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国内首次全面应用于各级疾控机构,是卫生防疫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在实际考核中发现所定指标目标值与省级疾控工作现状有一定的距离。该文重点分析了湖南省疾控中心科教考核指标不达标的原因,探讨争取达标的可能性,提出了加强科教能力建设等系列建议。
- 胡怡秀赵长荣梁进军
-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
- 空间统计学在食品污染物分布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以2017年某省食品安全监测大米中砷含量数据为例,探讨空间统计学方法在食品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空间点模式估计、核密度分析,全局以及局部自相关性分析等空间统计学方法,在县级空间尺度下,对某省大米中砷含量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结果空间点模式分布图显示,该省大米砷污染的空间分布比较分散,核密度分析结果显示污染热点区域主要在该省中东部地区。全局自相关Moran’s I指数值为0.11,有统计学意义,大米样品中砷污染呈现出低度空间聚集性。有1个"高-高"聚集区,2个典型的"低-低"聚集区。结论空间统计学运用于食物污染物分布研究上,可以很好地可视化展示、识别污染分布规律、热点地区和聚集区,为基于问题的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 王欣梅肖革新梁进军郭丽霞刘杨
- 关键词:大米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