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光龙
- 作品数:99 被引量:400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桉树人工林单木地上生物量空间效应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以桉树人工林皆伐样地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记录样地内林木的空间位置坐标,并实测每株林木的木材、树皮、树枝、树叶的生物量,采用Ripley's K函数描述林木地上部分各维度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模式,通过全局和局部Moran's I描述其空间自相关特征,基于组内方差定量描述各维度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变化。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单木地上生物量变化具有尺度效应,即在不同的距离尺度下表现出不同的聚集或离散特征,除树叶生物量在18.5~21.5 m范围内呈现显著聚集分布外,其余均未表现出显著的聚集分布特征;桉树人工林地上各维度生物量的最佳距离带宽均为12.5 m,且各维度均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s I范围在0.0160~0.0289;各维度局部空间自相关变化趋势相对一致,各维度均有近15%的林木有显著空间自相关;随着距离尺度的增加,桉树人工林各维度生物量空间异质性均逐渐增大,且在距离大于5 m后逐渐平稳,所有生物量维度中树叶生物量的空间变异程度最大。因此,桉树人工林各维度单木生物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且各维度间差异不大。
- 罗大鹏农明川李会朋王俊峰欧光龙
-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单木地上生物量
- 气候变化背景下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模型构建
- 生物量模型是森林生物量研究的重要内容,森林生物量的直接模拟和生物量转换是生物量模型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目前构建了大量的生物量模型,但模型中较少考虑环境因子,且缺乏生物量生长模型。鉴于此,本研究选择云南省普洱市三个思茅松天...
- 欧光龙
- 关键词: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模型气候变化
- 思茅松天然成熟林林分直径结构偏度和峰度变化及环境解释被引量:3
- 2017年
- 以云南省普洱市45块思茅松天然成熟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选用偏度和峰度对林分总体、思茅松和其他树种的林分直径结构进行量化,并选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林分直径结构随林分、地形、土壤和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林分直径结构分布形态与标准正态分布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表现,而其他树种林分直径结构分布形态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差异较为明显,说明思茅松天然成熟林林分直径结构受到其他树种的影响较大。林分、地形、土壤和气候因子第一排序轴分别解释了林分直径结构变化信息的71.7%、67.1%、60.4%和76.3%,较好的反映了林分直径结构随4种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从4种环境因子与排序轴的相关性来看,林分因子中郁闭度与第一排序轴的相关性最高(0.2263),林分平均高、林分优势高和林分密度指数与排序轴的相关性达到0.23以上;地形因子中海拔与第一排序轴具有最大相关性(0.4602);土壤因子中土壤pH值、全磷与第一排序轴的相关性均超过0.40;气候因子中除最冷月最低温、最湿季均温、最热季均温外,其他8个温度因子与排序轴的相关性均在0.22以上,除降水最大月降水和最湿季降水外,其他6个降水因子与排序轴的相关性均在0.24以上,表明林分直径结构与14个气候因子密切相关。林内总体、思茅松林分直径结构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较为显著,与其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而其他树种与环境因子的规律性不强。
- 吴文君胥辉黄明泉李超闾妍宇魏安超熊河先欧光龙
- 关键词:林分直径结构偏度峰度环境因子思茅松
- 昆明市云南松林地上生物量空间效应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以昆明市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对昆明市云南松林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云南松林生物量密度的空间聚类模式始终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其强度受到距离尺度的影响,在51.6 km处空间聚类模式最为显著;昆明市云南松林生物量密度的空间分布存在规律性,高值主要分布在昆明市的西北部地区,低值主要分布于东北部、中部、西南部以及东南部地区。云南松林生物量密度的空间异质性主要是由随机部分引起,且会受到采样间隔的影响;云南松林生物量密度在空间上是各向异性的,不同方向上的空间变异存在差异。昆明市云南松林生物量密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的研究尺度分别为51.6 km和9 km,本研究可为昆明市的森林保护、森林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 农明川付磊李晟欧光龙
-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空间异质性地统计学云南松林
- 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因子的思茅松地上生物量二阶抽样估测
- 2022年
- 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选择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为研究区,在90%的抽样精度(E)与95%的可靠性指标(tα)的条件下,应用二阶抽样技术,以镇沅县思茅松单位面积AGB、单位面积地上蓄积量、7个单波段及5个植被指数作为抽样标志,对不同抽样方案的抽样总体方差、变动系数、标准误差、绝对误差、估测精度、AGB估测值及估测误差进行分析,并与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对比,分析不同抽样方法应用不同抽样标志的综合效率。结果表明:1)二阶抽样综合效率远远高于简单抽样和系统抽样;2)基于单波段和植被指数的二阶抽样效率普遍优于基于二调数据的,二阶抽样效率最好的抽样标志是ARVI与NDVI,2种植被指数仅需154个样本,较基于二调数据的二阶抽样降低60%的样本量,精度能达到最高,分别为97.50%和97.67%。研究结果说明基于遥感因子的二阶抽样可以大幅提高抽样效率。
- 聂靖陆驰陆驰胥辉
- 关键词:思茅松
- 滇青冈和高山栲种子昆虫寄生及其对种群更新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对昆明西山地区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和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种子(坚果)虫蛀率在两个年份、整个落种期和山坡不同部位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寄生于滇青冈种子内的象甲为青冈象(Curculio megadens)和Curculio sp.,寄生于高山栲种子内的象甲是Curculio sp.和剪枝象(crltorhrnchites sp.);②滇青冈样地的虫蛀率为24.84%一27.60%,样地间无显著差异,两年间的平均虫蛀率亦无显著差异;高山栲样地间虫蛀率为17.94%-26.55%.有显著差异性,两年间的平均虫蛀率也有显著差异。③高山栲的下落种子虫蛀率随时间逐步下降,9月和10月中下旬出现两个虫蛀率的高峰期;高山栲种子内寄生的昆虫落地后即入土化蛹,滇青冈落地种子内的寄生昆虫在初期会滞留一段时间:④虫蛀率与林下实生苗数量无显著相关性,实生苗多集中在大树周围以及草本层植物较丰富的小生境。
- 王崇云朱峰张智英和兆荣李小双欧光龙向伶
- 关键词:高山栲象甲
- 思茅松天然林树冠结构模型被引量:11
- 2014年
- 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枝解析调查了34株思茅松样木的树冠数据,分析了一级枝枝长、枝径、着枝角度、弦长和树冠半径5个树冠形状变量的变化规律,分别构建其预估模型;分析了树冠结构变化,分别构建了一级枝轮枝高度预估模型、一级枝枝条数量预估模型和一级枝枝条数量累积预估模型,并采用独立样本进行模型统计精度检验。结果表明:8个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精度达到91%以上,尤其是一级枝着枝角度模型和一级枝轮枝高度模型预测精度达到97%以上。研究结果合理准确描述思茅松树冠结构的变化,为思茅松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欧光龙肖义发王俊峰胥辉刘志灵
- 关键词:树冠结构思茅松
- 思茅松天然林林分胸径多样性的区域差异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选取3个区域45块样地,使用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和断面积Gini系数(G)3个多样性指数分别计算样地总体、样地内思茅松、样地内其他树种的林分胸径多样性,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ukey检验分析区域差异,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林分胸径多样性随气候、地形、土壤、林分4类环境因子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区域(M、P、L)的林分胸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地形、土壤、林分因子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区域间的林分胸径多样性存在差异,区域环境异质性对区域内样地的林分胸径结构存在影响。
- 冷燕欧光龙欧光龙李超吴文君黄明泉胥辉
- 关键词:林分胸径多样性环境因子
-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高山松生物量遥感估测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调查云南省香格里拉市98块样地高山松林生物量数据,结合2016年香格里拉市Landsat8-OLI遥感影像,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和分位数回归模型(QR)的方法构建高山松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分位数回归模型相对于OLS模型其决定系数(R^2)显著提高,均方根误差(RMSE)则降低了9.583。通过独立性检验得出,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总体相对误差(RS)和绝对相对误差(RMA)都低于OLS模型,说明分位数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优于OLS模型。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分位数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OLS模型在幼龄林和成熟林存在的低值高估和高值低估的问题。
- 袁世客胥辉李超闾妍宇魏安超熊河先欧光龙
- 关键词: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高山松
- 森林生物量模型研究综述被引量:38
- 2020年
- 从单木和林分两个水平系统综述了森林生物量模型特点及其构建方法,总结了单木生物量模型的基本特点及其构建方法,重点阐述了相容性森林生物量模型构建;从林分生物量模型、林分生物量因子模型及林分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三个方面对在林分水平森林生物量模型进行了总结探讨。提出了新模型技术在森林生物量模型构建中的应用、整合环境因子的高精度森林生物量模型研究、森林生物量遥感模型构建的不确定性、基于相容性模型的主要树种生物量数表的编制研究展望。
- 欧光龙胥辉
- 关键词:单木林分遥感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