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育卫

作品数:22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0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内镜
  • 11篇黏膜
  • 10篇食管
  • 7篇黏膜下
  • 7篇膜下
  • 7篇内镜诊断
  • 6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6篇黏膜切除
  • 6篇黏膜切除术
  • 6篇黏膜下剥离术
  • 6篇疗效
  • 6篇膜切除术
  • 6篇内镜下黏膜
  • 6篇内镜下黏膜切...
  • 6篇内镜下黏膜切...
  • 6篇内镜黏膜
  • 6篇内镜黏膜下
  • 6篇内镜黏膜下剥...
  • 6篇内镜黏膜下剥...

机构

  • 14篇解放军第15...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2篇武育卫
  • 10篇胡文华
  • 9篇彭贵勇
  • 7篇郭先科
  • 5篇龙庆林
  • 4篇陈磊
  • 4篇徐美珍
  • 4篇李向红
  • 4篇王仰坤
  • 3篇高春芳
  • 2篇彭晓
  • 2篇房殿春
  • 2篇徐美真
  • 2篇高春芳
  • 2篇李智峰
  • 2篇张云峰
  • 2篇赵晶京
  • 2篇张莹
  • 2篇茹军辉
  • 1篇张莹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实用医药杂志
  • 3篇西部医学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1
  • 7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卢戈液染色与卢戈液-亚甲蓝双重染色诊断食管浅表性病变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卢戈液染色与卢戈液-亚甲蓝双重染色诊断食管浅表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298例食管浅表性病变先后用3%卢戈液和0.5%亚甲蓝染色,观察病变染色程度及范围,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将染色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早期癌10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1例,非上皮内瘤变93例。卢戈液染色,早期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多呈不染色,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0%(167/174)、89.5%(111/124);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非上皮内瘤变多呈淡染色,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61.8%(134/217)、91.4%(74/81)和57.6%(118/205)、75.3%(70/93)。卢戈液-亚甲蓝双重染色,早期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多呈卢戈液不染色-亚甲蓝深染色,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是99.4%(173/174)、86.3%(107/124);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多呈卢戈液淡染色-亚甲蓝淡染色,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8%(210/217)、81.5%(66/81);非上皮内瘤变多呈卢戈液淡染色-亚甲蓝不染色,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0%(205/205)、69.9%(65/93)。卢戈液-亚甲蓝双重染色诊断早期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卢戈液染色相似,z=0.076,P=0.939 1;但诊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非上皮内瘤变,双重染色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卢戈液染色,z=3.155,P=0.001 6和z=4.148,P<0.000 1。结论:卢戈液-亚甲蓝双重染色能准确判断食管浅表性病变性质,且鉴别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非上皮内瘤变明显优于卢戈液染色。
武育卫胡文华高春芳
关键词:内镜诊断
食管早期癌内镜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食管早期癌临床上往往无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诊断较困难,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赖内镜下筛查。充分认识内镜下食管早期癌形态特点,可提高早期癌检出率和诊断率。本文回顾分析了有关食管早期癌内镜诊断的相关文献,对6种不同内镜诊断方法及食管早期癌在这6种内镜下的特征和表现进行综述如下。
武育卫彭贵勇
关键词:食管早期癌内镜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术前通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或超声内镜判断病变浸润深度,对起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共42例胃良性肿瘤患者行ESD治疗,3个月后复查内镜评估疗效。结果 36例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85.7%(36/42),ESD切除病变直径1.0-4.5 cm,8例术中少量出血,出血率19.0%(8/42),经热活检钳电凝止血成功,无迟发性出血和穿孔。ESD术后病理:增生性息肉3例,绒毛状腺瘤4例,良性间质瘤17例,平滑肌瘤5例,脂肪瘤7例,异位胰腺6例。36例术后3个月胃镜随访,无残留和复发。结论ESD术治疗胃良性肿瘤安全、有效,并可提供准确病理资料。
武育卫胡文华师雷峰王仰坤何双丽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胃良性肿瘤临床疗效
内镜下热极治疗疣状胃炎11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武育卫郭先科
关键词:疣状胃炎内镜检查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Mallory-Weiss综合症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Mallory-Weiss综合症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4例Mallory-weiss综合症出血患者常规给于止血剂、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等,同时静脉注射奥美拉唑40mg,每12小时1次,奥曲肽25μg/h微量泵泵入,连用3天,3天后根据病情需要逐渐减量,一般持续7天。结果14例患者均1次止血成功,时间3~6d,平均4天。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是治疗Mallory-Weiss综合症出血的有效方法,且疗效满意。
武育卫何双丽郭先科胡文华
关键词:奥美拉唑奥曲肽消化道出血疗效
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超声内镜诊断价值及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61例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探测病变浸润深度,位于黏膜层及黏膜肌层的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EMR),位于黏膜下层的食管早期癌行外科手术治疗。EMR术28例,外科手术33例。比较超声内镜和术后病理判断病变浸润深度。结果超声内镜判断食管黏膜内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94.1%(48/51)、98.0%(48/49);黏膜下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80.0%(8/10)、72.7%(8/11);鉴别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浸润深度准确率为91.8%(56/61)。28例EMR术后病理:14例食管早期癌和12例食管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完全切除,完全切除成功率为92.9%(26/28),观察3~45个月无复发。结论超声内镜能较准确鉴别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浸润深度,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方法。
武育卫彭贵勇胡文华高春芳郭先科房殿春
关键词: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善宁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善宁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患者23例,善宁0.1mg皮下注射,1次/8h,连用10-14d;乌司他丁20万单位+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12h,连用10-14d。结果23例患者中治愈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65.2%。结论善宁联合乌司他丁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作用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有重要价值。
武育卫郭先科胡文华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乌司他丁疗效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道
2018年
食管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临床少见。现报道1例我院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后残留,追加外科手术完整切除成功的案例。
武育卫王志强李富林徐美珍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治疗
早期食管癌内镜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总结早期食管癌内镜及病理特点,探讨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西南医院收治的6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内镜和病理特点。结果食管上段癌8例,中段癌42例,下段癌12例。内镜分型依次为表面扩散生长型30例,双向生长型11例,腔内生长型9例,壁内生长型7例,混合生长型5例。多数肿瘤直径为1.0~2.9cm。行外科手术治疗38例、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23例、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1例。术后病理检查:原位癌13例,黏膜内癌22例,黏膜下癌27例,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1/22)和15%(4/27)。病理分型:鳞癌57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肉瘤化癌、梭形细胞癌各1例。结论早期食管癌好发于食管中段,以表面扩散生长型多见,以鳞癌为主,普通内镜联合卢戈液和美蓝检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的重要方法。
武育卫彭贵勇龙庆林
关键词:食管肿瘤内镜病理特点
食管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价值,以及内镜微创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普通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为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68例,直径≤1.0 cm肿瘤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直径1.1~1.5 cm肿瘤行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直径>1.5 cm肿瘤行ESD,术后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68例患者均完全切除,病变直径0.6~2.3 cm,41例行EMR,9例行EPMR,18例行ESD。4例术中创面出血,经热活检钳电凝止血成功,无穿孔。术后病理:平滑肌瘤43例,间质瘤23例,脂肪瘤2例。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所有患者创面形成白色瘢痕,无残留和复发,无食管狭窄。结论超声内镜能够对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并可指导起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肿瘤行EMR、EPMR、ESD治疗,且内镜治疗安全、有效,可提供完整病理诊断资料。
武育卫彭贵勇何双丽师雷峰胡文华年影徐美珍王仰坤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超声内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