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卓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育部射频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双模式数字对讲机的研究和设计被引量:3
- 2009年
- 该文介绍了一种可以工作在集群和无中心两种工作模式的数字对讲机,对系统的架构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硬件电路中语音编解码微处理器、射频前端进行了介绍,对双工语音通信中的通信协议、语音编码软件缓冲架构、语音编码算法和语音数据发送流程进行了阐述,测试结果表明在直径小于500m范围内具有优秀的通话质量。
- 汪大卓孙玲玲杨峰
- 关键词:数字对讲机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呼叫服务系统设计
- 基于IEEE 802.15.4协议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无线呼叫服务系统。采用TI公司低功耗ZigBee网络收发芯片CC2430,电流损耗低于27mA,并且具备从休眠模式快速唤醒的功能。该文首先介绍了个人无线局...
- 杨峰孙玲玲汪大卓
- 关键词:自动化无线传感网呼叫系统
- 文献传递
- 一种便携式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被引量:9
- 2010年
- 该文首先分析了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硬件架构,然后对AS3992芯片的特性进行了介绍,对其关键指标进行了分析,随后对RFID信道中的损耗进行了估算;该设计采用AS3992内部低功率线性输出,设计了对应的射频前端电路,并进行了ADS仿真验证,最后分析了ISO/IEC 18000-6B数字基带中的清点标签流程,对读写器进行了性能指标测试。
- 汪大卓孙玲玲蔡鹏鹏
- 关键词:超高频射频识别数字基带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呼叫服务系统设计
- 基于IEEE 802.15.4协议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无线呼叫服务系统.采用TI公司低功耗ZigBee网络收发芯片CC2430,电流损耗低于27mA,并且具备从休眠模式快速唤醒的功能.该文首先介绍了个人无线局...
- 杨峰孙玲玲汪大卓
-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呼叫系统休眠模式
- 文献传递
- 基于S6700的电子标签读写器的设计被引量:4
- 2007年
- 介绍了符合ISO/IEC 15693协议的电子标签读写器系统设计。该读写器采用TI公司S6700多协议射频收发芯片,工作于13.56MHz,完全支持ISO/IEC 15693协议。该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概括了读写器的硬件系统组成,并重点分析了射频识别电路的原理;软件部分介绍了读写器工作流程以及ISO/IEC 15693协议规定的防冲突算法,根据协议算法设计了符合要求的软件算法,所设计的软件可以实现ISO/IEC 15693协议规定的全部命令。
- 汪大卓陈龙
- 关键词:射频识别读写器单片机电子标签
- 一种便携式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
- 本文首先分析了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硬件架构,然后对AS3992芯片的特性进行了介绍,对其关键指标进行了分析,随后对RFID信道中的损耗进行了估算,该设计采用AS3992内部低功率线性输出,设计了对应的射频前端电路,并进...
- 汪大卓孙玲玲蔡鹏鹏
- 关键词:超高频射频识别硬件架构RFID读写器
- 基于CS8900A的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S900A以太网控制器的嵌入式网络服务器的实现方案,采用该以太网控制器和微控制处理器MSP430F1611相连接实现网络接口的硬件设计,并且在该硬件平台上移植了精简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实现了嵌...
- 苏杰杨峰汪大卓
-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以太网网页服务器网络接口
- 文献传递
- 通用高频RFID终端的设计
- 2010年
- 该文介绍了一种通用高频RFID终端的设计方法。给出总体框架图之后,分析了核心的RFID读卡模块的硬件设计,并对关键指标进行了计算。软件部分提出采用实时操作系统的方法后,选择了适合该设计的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完成软件分层、数据流规范的工作。该文同时给出了一种以太网数据格式的示例。最后对系统整体进行了参数测试,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了该设计方法。
- 蔡鹏鹏孙玲玲汪大卓
-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
- 手持式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设计与应用
-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实现目标识别的技术。由于RFID技术与传统的识别技术相比较具有抗污损、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势,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UHF R...
- 汪大卓
- 关键词: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射频前端ADS仿真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呼叫服务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09年
- 基于IEEE 802.15.4协议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无线呼叫服务系统。采用TI公司低功耗ZigBee网络收发芯片CC2430,电流损耗低于27mA,并且具备从休眠模式快速唤醒的功能。该文首先介绍了个人无线局域网以及无线呼叫服务系统架构,然后介绍了系统采用的射频前端电路;在软件部分详细阐述了系统各部分工作流程以及网络通信过程。最后给出了系统测试数据以及分析,证明了方案可行性。
- 杨峰孙玲玲汪大卓
- 关键词:自动化无线传感网呼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