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红琴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伴侣素包含T复合蛋白1ε亚基(CCT5)是与人γδT细胞相关的自身抗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CCT5与γδT细胞及自身免疫病的关系。方法 PCR扩增人CCT5的基因,表达并纯化CCT5重组蛋白;用3条CCT5蛋白的肽段免疫小鼠,制备并筛选抗CCT5的单克隆抗体;固相化CCT5重组蛋白,体外扩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γδT细胞;用制备的单抗通过ELISA检测正常人、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CCT5蛋白的含量;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不同亚型γδT细胞的比例,并与血浆CCT5含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PCR扩增获得CCT5基因,目的片段长度为1 750 bp;经SDS-PAGE分析可见重组CCT5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5 ku,并获得了纯化。通过筛选,获得两株抗CCT5单克隆抗体对。重组CCT5蛋白能在体外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而血浆CCT5浓度与Vγ9和Vδ2 T细胞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在RA及SLE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CT5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 CCT5是与人Vγ9δ2γδT细胞识别的相关自身抗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Vγ9δ2γδ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
- 陈慧滕达游红琴高运安张建民何维
- 关键词:自身免疫病ΓΔT细胞自身抗原
- CD38在中枢神经免疫调节相关信号链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免疫状态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38)基因敲除小鼠和健康小鼠中枢神经免疫调节相关脑区功能的差异,探讨CD38依赖的钙离子信号在神经免疫调节相关信号链中的作用。方法 CD38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组)和健康小鼠(对照组)各30只,随机分成免疫第0、2、4、6、8天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实验各组动物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LH)和杏仁核前区(anterior amygdaloid area,AA)神经免疫调节功能活化信号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清中IL-1β、IL-6表达,分析CD38缺陷对神经免疫调节功能信号链的影响。结果在免疫后0、2、4、6、8天各时间点,模型组小鼠LH和AA脑区IL-1β表达〔分别为387.90(345.73,463.99)、757.80±86.05、708.83±87.56、531.55±70.85、585.66±52.47〕均较对照组〔分别为309.18(177.94,415.32)、300.02±52.79、332.61±82.10、330.20±37.20、256.17±86.04〕升高(P<0.05),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LH和AA脑区IL-6表达比较,以及外周血IL-1β和IL-6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8的缺失可能导致中枢神经免疫调节相关脑区IL-1β表达升高,但对IL-6信号系统没有明显影响,提示在LH和AA脑区,CD38仅参与IL-1β信号链的负向调节。
- 游红琴郭建李沙吴香蔚刘火媛高扬
- 关键词:神经免疫调节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相关信号链的变化,分析免疫系统炎性损伤与应激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改良Zea Longa方法制备Spraque-Dawley(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分析脑组织缺血局部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12、24、48、72、96和144h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相应时间点外周血中IL-1β、IL-6、TNF-α、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及空白组大鼠比较,脑缺血损伤局部的炎性反应损伤相关信号IL-1β、IL-6、MMP-9、ICAM-1和TGF-β均表现为功能活动相关的增高表达,各指标相关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相似,呈经典的双峰形模式,24h~48h达到其表达量的第1个峰值,96h~144h达到其表达量的第2个峰值,未观察到TNF-α和MCP-1有相同的表达趋势;外周血中的炎性反应相关信号ACTH、IL-1β、HSP70和TNF-α亦表现为功能活动相关的增高性表达,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及空白组大鼠比较其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指标相关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峰形呈经典的单峰形模式,未观察到IL-6有相同的表达趋势。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局部及外周血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呈活化状态,细胞因子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局部的损伤及损伤修复过程和全身的网络功能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 李沙黄艳秋游红琴高扬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