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兵宏 作品数:152 被引量:812 H指数:16 供职机构: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城市道路非信号控制交叉与隧道净距的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在山区城市,非信号控制交叉和隧道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的净距将直接影响城市道路构造物的设置位置和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质量。通过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与隧道净距定义的界定,分别从驾驶员在隧道出口处"明适应"距离、驾驶员识认交通标志距离、车辆变道的行驶距离和安全驶入平面交叉的距离等方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需求距离进行研究,建立城市道路非信号控制交叉与隧道合理净距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不同运行速度下城市道路非信号控制交叉与隧道合理净距的参考值。 杨少伟 张弛 潘兵宏 王灵利关键词:城市道路 隧道 影响因素 新型非常规U型转弯交叉口的运行效率研究 2020年 左转车辆对交叉口运行效率影响很大,通过设置U型转弯能够很好的解决主交叉口的交通冲突.针对常规的U型转弯交叉口对中央分隔带宽度的特殊要求,设计一种新型非常规U型转弯交叉口(new unconventional U-turn intersections,NUUT),通过将常规的U型掉头改造为分车道分车型的U型转弯交叉口,来解决道路空间利用以及大小车转弯之间的冲突问题.通过Vissim仿真,对比NUUT、直接左转(direct left turn,DLT)、无专用车道U型转弯(U-turn,UT)以及有1条专用车道U型转弯(one lane U-turn,OLUT)4种交叉口设计中的车辆运行效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适用交通量条件下,NUUT路网的平均延误率比DLT交叉口降低5.64%~85.73%,停车次数降低6.17%~94.22%,排队长度减少了6.44%~95.38%.在相同的适用交通量和大型车比例变化条件下,相比UT和OLUT,NUUT的设置使路网平均延误分别降低了1.45%~98.00%和0.30%~97.97%.当道路上的大型车比例增加时,NUUT能够有效改善路网的运行效率.与U型交叉口对比,NUUT所适用的最大交通量均呈线性分布,随着主干路交通量的增加,次干路交通量逐渐降低.NUUT设计能够有效提高不同交通量、不同大型车比例情况下的路网运行效率.NUUT在实际交叉口应用中的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交叉口延误. 潘兵宏 单慧敏 任卉 胡炜关键词:交通工程 VISSIM仿真 停车次数 中间带宽度过渡段的渐变率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中间带宽度变化时,设置的过渡段的渐变率对行车安全有重大影响,论文通过分析中间带宽度过渡段内车辆的轨迹特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选取了符合过渡段车辆运行轨迹特征的缓和曲线轨迹模型,并据此推导出了符合车辆运行状态的中间带宽度过渡段渐变率的计算模型,分析提出了不同渐变宽度、设计速度和超高横坡下中间带宽度过渡段的极限最大渐变率和一般最大渐变率,并提出了渐变率不仅与设计速度和超高横坡有关,而且与渐变宽度也有关系的结论。 潘兵宏 张锟 倪娜 陈瑾 章坤鹏 殷缘 吕纪云关键词:公路工程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研究 被引量:19 2011年 选择冲突数与交织区交通需求总量、交织区长度的比值即冲突率f作为交织区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交织区的安全水平进行分级,采用模糊评价的办法将分级的安全水平进行量化,根据相邻互通式立交交织区构型和连接方式计算不同交织区长度下安全等级,在满足互通式立交区域目标安全等级的前提下,计算出近距离相邻的互通式立交最小合理间距. 杨少伟 王晓 冯玉荣 赵一飞 潘兵宏关键词:互通式立交 交织区 交通冲突技术 新型立体环形交叉口的运行效率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常规环形交叉口能够有效避免交通冲突,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出现了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立体环形交叉口,通过设置上下两个环圈来解决环形交叉口通行效率较低的问题.利用VISSIM仿真软件,从通行效率和行车安全方面进行模拟,发现相较于常规环形交叉口,新型立体环形交叉口使路网的平均延误降低91.78%,冲突总次数降低73.4%;与简易立交对比发现,新型立体环形交叉口除东西直行方向的通行效率降低外,其余方向均有所提高.进一步分析新型环形交叉口的适应交通量表明,当各入口的交通量小于2000 pcu/h时,立体环形交叉口能有效提高通行能力,随着右转比例提高,左转比例降低,通行效率的提升更加明显.结合建造成本、占地规模及建造可行性,分析了立体环形交叉口的适用性.在交通量需求较大、相交道路没有主次之分、工程预算不足以修建立体交叉以及可利用土地范围有限等情况下,通过新建或改建成立体环形交叉口可以有效改善路网的运行效率和行车安全. 潘兵宏 周廷文 温长鹏 单慧敏关键词:交通工程 环形交叉口 VISSIM仿真 交叉口设计 高速公路主线相互合流至出口最小间距的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针对高速公路主线相互合流紧接主线的出口路段间距过小,可能导致驾驶员错过出口或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现象,以高速公路主线相互合流至主线出口最小间距为研究对象,确定满足其需求的最小长度.基于驾驶员不熟悉路况的最不利情况下,研究主线相互合流至主线出口之间的间距需考虑6个部分,分别是主线相互合流构造距离、车流重新分布距离、认读标志距离、车辆换道距离、安全确认距离及出口减速段.从安全角度出发,建立主线相互合流构造距离计算模型;结合主线相互合流后的交通流特性,根据不同的主线相互合流方式及车道数,确定换道类型和换道次数,并以此计算出车流重新分布所需距离.根据车辆进行换道时的特征和轨迹,建立五阶多项式换道模型,计算车辆换道距离;提出最小间距建议值,并对建议值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当且仅当间距大于等于建议值时,冲突率满足模糊隶属度评价,安全水平为安全.最小间距计算模型合理可靠,据此计算的最小间距建议值可保证行车安全. 杨少伟 赖泓志 潘兵宏 姚晶 严考权关键词:交通工程 换道模型 高速公路 公路互通式立交节地措施及土地利用研究 被引量:8 2016年 公路互通式立交是交通转换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是公路建设项目用地相对集中的工点。公路互通式立交区域用地集中的特点使得其利于发挥节地效益,开展土地利用工作。通过减少互通式立交占地面积以及增加互通式立交土地利用,旨在初步提出一系列合理可行的公路互通式立交区节地措施及土地利用措施。 潘兵宏 殷缘 章坤鹏 陈瑾关键词:占地面积 土地利用 互通式立交高事故率出口的判定方法 被引量:4 2016年 为解决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交通事故多发的问题,基于现行判定理论,利用所收集到刹车痕迹集中点的位置分布,提出定量计算刹车痕迹集中点处痕迹数量的方法.结合互通式立交出口处路线几何指标及其附近预告标志牌信息量,分析高速公路立交出口刹车痕迹集中的原因,提出导致刹车痕迹集中现象主客观原因的界线标准.结果表明,该判定方法找出了客观影响因素占主导的互通式立交问题出口,确定了其优先改善次序.通过持续循环利用本方法对该问题出口节点集中位置的检查和改善,提高了车辆的运行顺畅,降低了不合理紧急制动发生的概率. 吴朝阳 杨少伟 林岚 潘兵宏 张驰关键词:道路工程 互通式立交 出口 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可能速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3 2008年 根据可能速度的定义,在初定路线平、纵面各项技术指标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汽车动力性能建立了可能速度预测模型,用于检验、评价和控制技术指标和线形设计,达到线形协调和运行安全的目的。通过分别建立横向、轴向和竖向的加速度模型,以及相应的加速度指标模型,最后在3种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得到横向、轴向和竖向允许速度,在3种速度中取最小值作为预测的可能速度。这为计算可能速度提供了实现手段,也为利用可能速度进行线形一致性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 杨少伟 张驰 王海君 潘兵宏 赵一飞关键词:道路工程 线形设计 基于可能速度的公路线形评价标准 被引量:13 2008年 为了提高公路安全水平和公路线形设计质量,分析了公路线形设计的连续性和应用可能速度的公路线形评价方法,提出采用速差作为评价线形连续性的标准,速差量作为度量速差的指标,并根据可能速度计算公式求出了各设计速度的速差量,建立了速差量与平曲线半径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当设计速度为120、100、80 km/h时,可能速度评价指标为20 km/h;设计速度为60、40、30、20 km/h时,可能速度评价指标分别为18、15、12、12 km/h。 张景涛 杨少伟 潘兵宏 张东省 赵一飞关键词:道路工程 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