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小钢

作品数:20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天疱疮
  • 5篇中药
  • 4篇银屑
  • 4篇银屑病
  • 4篇皮肤
  • 4篇细胞
  • 3篇淋巴
  • 2篇伊曲康唑
  • 2篇皮肤结节
  • 2篇皮肤结节病
  • 2篇中药治疗
  • 2篇孢子丝菌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淋巴细胞
  • 2篇结节
  • 2篇结节病
  • 2篇康唑
  • 2篇发病
  • 2篇PCR

机构

  • 16篇天津市长征医...
  • 4篇天津市中医药...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潘小钢
  • 8篇毛舒和
  • 8篇徐丽敏
  • 6篇纪华安
  • 5篇肖尹
  • 5篇陈洪
  • 4篇王庆文
  • 4篇许岚
  • 4篇张峻岭
  • 4篇吴玲玲
  • 3篇赵百合
  • 3篇张理涛
  • 3篇刘艳荣
  • 2篇王庆文
  • 2篇刘栋
  • 2篇聂振华
  • 2篇张铁楠
  • 2篇蔚志仁
  • 2篇孙晓慧
  • 1篇邢有兰

传媒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天津中医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2013全国...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2
  • 2篇199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混合型孢子丝菌病1例
本文通过对皮肤混合型孢子丝菌病例的研究,对其组织病例、治疗方案进行介绍,并对皮肤混合型孢子丝菌病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潘小钢纪华安刘艳荣肖尹赵百合王庆文毛舒和
关键词:孢子丝菌病皮肤病
他扎罗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04年
他扎罗汀是第一个受体选择性、第三代芳香维A酸类药物 ,主要选择性地结合二种维A酸受体 (RAR β ;RAR γ) ,但不与维A酸X受体 (RXR)结合。临床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银屑病、痤疮 ,并用于角化异常性疾病、毛囊皮脂腺疾病、皮肤癌前期病变 ,临床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潘小钢毛舒和
关键词:他扎罗汀维A酸类药物化学结构银屑病药代动力学安全性
皮肤归巢T淋巴细胞与银屑病发病和复发相关性研究
徐丽敏韩凤娴陈丹潘小钢田剑贞李韶深毛舒和
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和E选择素在皮损及皮损周边正常皮肤(非皮损区),正常皮肤的表达。主要指标:皮损区CLA阳性细胞数比非皮损区明显增多,比正常皮肤亦明显增多;皮损中E选择素表达强度明显强于非皮损区...
关键词:
关键词:T淋巴细胞银屑病发病复发
皮肤混合型孢子丝菌病1例
2004年
潘小钢纪华安刘艳荣赵百合王庆文毛舒和
关键词:病例报告孢子丝菌组织病理学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毛囊粘蛋白病1例被引量:1
2004年
潘小钢纪华安张峻岭陈洪肖尹王庆文毛舒和
关键词:体格检查
中药天疱疮颗粒对天疱疮抗体亚类调控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天疱疮颗粒对天疱疮抗体亚类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ELISA方法检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天疱疮抗体亚类水平.结果:中药+激素比单纯激素治疗天疱疮IgG4降低显著(P<0.05).结论:中药+激素比单纯激素治疗天疱...
陈洪许岚吴玲玲潘小钢徐丽敏
中药天疱疮颗粒对天疱疮抗体亚类调控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天疱疮颗粒对天疱疮抗体亚类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ELISA方法检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天疱疮抗体亚类水平。结果中药+激素比单纯激素治疗天疱疮IgG4降低显著(P<0.05)。结论中药+激素比单纯激素治疗天疱疮效果更...
陈洪许岚吴玲玲潘小钢徐丽敏
文献传递
中药天疱疮颗粒对天疱疮抗体亚类调控的研究
天疱疮是表皮细胞间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天疱疮抗体是天疱疮发病的关键因素,天疱疮抗体主要是IgG,可见4种IgG亚型,少数为IgA。目前研究证实在天疱疮患者组织结合...
陈洪许岚吴玲玲潘小钢徐丽敏
关键词:天疱疮自身免疫抗体介导中药治疗
鞣花酸抑制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及黑素传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鞣花酸对黑素细胞(melanocyte,MC)合成黑素以及传递黑素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纯化培养来自人包皮的表皮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传第2代后以1∶10的比例将两细胞接种到3 cm×3 cm的小培养皿中,单独或混合培养的细胞经高、中、低(100、10、1 mg/L)3种浓度的鞣花酸干预48 h后,分别检测干预前后黑素细胞中黑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采用流式法检测混合培养细胞中黑素传递的情况,以10 nmol/L熊果苷为阳性对照。结果 3种浓度鞣花酸浓度均可下调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并呈浓度依赖性。除了1 mg/L的鞣花酸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无明显作用,其余浓度的鞣花酸均可降低黑素含量。鞣花酸同时具有抑制黑素传递的作用。结论鞣花酸可抑制黑素合成及黑素传递,或可作为一种皮肤美白剂应用。
刘栋潘小钢李雅琳张峻岭马慧军
关键词:鞣花酸黑素细胞一元酚单氧酶角蛋白细胞
丘疹型皮肤结节病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5岁。主因泛发丘疹、少许红斑、微痒4年,加重3个月,于2012年3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躯干、四肢出现红色丘疹、红斑,轻度瘙痒,继而皮疹逐渐增多,于多家医院就诊均未明确诊断,期间未做任何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发病前未服用任何药物,否认特殊物质及化学原料接触史,否认结核病、真菌病接触史。查体:血、尿、血生化全项、血钙、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均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腹部B超无异常,皮肤科检查示面、胸、腹、背、腰、四肢泛发红色丘疹,少许斑丘疹。丘疹为限局性隆起皮面的实质性损害,约0.2~0.5 cm,丘疹和斑丘疹顶部为尖或圆形,皮疹未相互融合成片,散发红斑,少许抓痕,腰部皮疹较密集,见图1。触诊皮损有坚实弹性感,无压痛,玻片压迫见有中心结节,针挑时有坚实感,未挑出内容物,未见浸润性斑块、水疱、出血、坏死、结痂、瘢痕;皮肤无色素性改变。头皮、眼、口腔黏膜、四肢关节、指趾甲无损害。胸部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内由大量上皮样细胞组成的“裸结节”呈弥漫分布,其中可见散在的多核巨细胞,结节周围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未见干酪样坏死,见图2。网状纤维染色示网状纤维包绕肉芽肿其纤维细胞伸入肉芽肿内,见图3。抗酸染色阴性。诊断:丘疹型皮肤结节病。治疗:羟氯喹(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200 mg/次,3次/d,口服;曲尼斯特胶囊(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100 mg/次,3次/d,口服;早8:00外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1次;19:00外用0.05%维A酸乳膏(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次。60 d后患者泛发的丘疹、斑丘疹明显好转,散在的红斑大部分消失�
潘小钢肖尹纪华安王庆文
关键词:皮肤结节病丘疹斑丘疹病例报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