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少春

作品数:40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皮瓣
  • 9篇细胞
  • 7篇软组织
  • 6篇预扩张
  • 6篇软骨
  • 6篇软组织扩张
  • 6篇外科
  • 5篇体外
  • 5篇自体
  • 5篇纤维细胞
  • 5篇成纤维细胞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皮肤
  • 4篇缺损
  • 4篇面部
  • 4篇扩张术
  • 4篇超微
  • 4篇超微结构
  • 3篇眼轮匝肌

机构

  • 40篇潍坊医学院
  • 4篇潍坊医学院附...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微山人民医院

作者

  • 40篇牟少春
  • 37篇唐胜建
  • 22篇杨彪炳
  • 13篇梁晓琴
  • 12篇蔡霞
  • 11篇苗春雷
  • 7篇郭文君
  • 7篇张鹏
  • 6篇鞠晓燕
  • 5篇邱玉金
  • 4篇高学军
  • 3篇李光宗
  • 2篇王友彬
  • 2篇李莉
  • 2篇吴洪娟
  • 2篇张伟
  • 2篇孙树栋
  • 2篇刘儒森
  • 2篇马丽敏
  • 1篇张金兰

传媒

  • 8篇潍坊医学院学...
  • 6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实用美容...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视下自体软骨-硅胶复合体移植重塑鼻外形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总结应用软骨修整及软组织修剪联合自体软骨-硅胶复合体移植重塑鼻外形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6年5月-2008年7月,对36例鼻外形不良患者采用鼻尖皮下软组织修剪、鼻翼软骨修整、自体软骨移植及软骨-硅胶复合体植入重塑鼻外形。其中男3例,女33例;年龄18~36岁,平均23岁。鼻尖肥大、圆钝20例,鼻尖低平10例,鼻孔轻度外露2例,整个外鼻偏小伴鼻尖相对肥大4例。其中8例为二次手术。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软骨供区无变形。鼻尖外形精巧、结构清晰、颜色及手感满意,无假体外露、鼻尖皮肤发红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5个月,移植组织部分吸收回缩后鼻尖外形良好。术后3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鼻尖矫正度3~8mm,平均5mm,患者对鼻外形满意。结论软骨修整及软组织修剪联合自体软骨-硅胶复合体移植鼻整形术对鼻尖低平、肥大、圆钝、短鼻等手术效果肯定,手术操作简便,术后鼻外形满意。
韩小波梁晓琴苗春雷杨彪炳牟少春翟朝晖李莉张宝艳张伟唐胜建
关键词:自体软骨移植硅胶假体鼻尖
逆行颧眶动脉蒂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为逆行颞区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成尸标本 3 0侧头面部颧眶动脉进行肉眼解剖 ;15例活体行颈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观察颧眶动脉与眼轮匝肌营养血管的关系 ,将信息输入计算机图像分析仪 ,行图像分析。结果 :眼轮匝肌有多条血管在眼睑内形成动脉网 ,此动脉网与供应颞区皮肤颞浅动脉分支的额支和颧眶动脉相吻合 ,且颧眶动脉位置较恒定 ,外径平均在 1.0mm以上。结论 :颞区皮瓣可被认为是以颧眶动脉为轴的轴型皮瓣 ,且以颧眶动脉远端为蒂的逆行皮瓣的存活是完全有保障的。
杨彪炳蔡霞唐胜建牟少春邱玉金
关键词:皮瓣眼轮匝肌解剖学
外科皮瓣中纤维囊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1999年
目的 探讨纤维囊在外科皮瓣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对6例纤维囊组织进行观察及形态学计量分析。结果 纤维囊主要由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成肌纤维细胞所组成,其内的毛细血管数目明显高于正常人真皮内毛细血管数目(P<0.01)。结论 纤维囊对外科皮瓣起支持保护及营养作用,对于填补组织缺损和弹性回缩起一定作用。
张文华范淑英郭 宁牟少春李光宗
关键词:超微结构皮肤皮瓣纤维囊
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对耳颞部颞浅动脉系统与额部及眼眶区周围血管系统之间的交通吻合情况的解剖学研究结果,应用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12例。结果:12例眼睑缺损修复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眼睑缺损比局部或皮下蒂组织瓣易于移转,修复后外形满意且供区隐蔽,是修复眼睑缺损的良好选择。
梁晓琴杨彪炳牟少春苗春雷唐胜建
关键词:皮瓣眼轮匝肌眼睑缺损
RPs29,RPs15,EndoA及septin2基因表达产物对小鼠皮肤培养细胞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构建RPs29,RPs15,EndoA及septin2基因短剪接本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体外小鼠皮肤培养细胞的作用。方法PCR扩增鼠胚皮肤mRNA逆转录产物,分别获得RPs29,RPs15,EndoA及septin2基因短剪接本septin2s。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Ps29,pcDNA3.1(-)/RPs15,pcDNA3.1(-)/EndoA及pcDNA3.1(-)/septin2s,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观察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小鼠皮肤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RT-PCR法检测RPs29,RPs15,EndoA及septin2s在转染的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均获得表达,pcDNA3.1(-)/RPs29和pcDNA3.1(-)/RPs15转染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密度下降,其中pcDNA3.1(-)/RPs29转染组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pcDNA3.1(-)/EndoA和pcDNA3.1(-)/septin2s转染组表皮细胞明显增殖。结论RPs29,RPs15,EndoA及Sep-tin2基因短剪接本能够影响小鼠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张军王小珂牟少春梁晓琴陈建华唐胜建
关键词:转基因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
扩张时限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实验观察不同扩张时间皮肤微血管系及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兔为实验动物 ,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显微成像、酶组织化学染色并计算机图像分析等形态学研究手段 ,观测正常及不同扩张时间皮肤血液流速、流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管径、密度等微血管形态学指标。结果 对照组、扩张组在微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及微血管密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0 .0 1) ,直径、流量测量值从第 1~ 3周分别从 11.16± 1.0 1μm,(11.15± 0 .85 )×10 5 μm3增至 13.91± 1.4μm,(15 .86± 0 .93)× 10 5 μm3,微血管密度在第 1~ 4周从 0 .0 2 2± 0 .0 2μm2 /μm2 增至 0 .0 6 1± 0 .0 0 3μm2 /μm2 ,随扩张时间延长上述观测值在出现一过性下降后又呈现同样变化。流速在扩张后增大并维持平均 10 12 .45 μm/s的较高水平。结论 扩张皮肤约 3~ 4周完成一个微血管增生构筑演变周期 ,达到一次直径、流量及密度最大值。
王友彬邱玉金唐胜建牟少春张海荣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扩张微循环微血管
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探讨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5具成人尸体的 30侧头面部进行解剖 ,对 15例活体行颈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并观察颞浅动脉分支与眼轮匝肌营养血管的关系 ,将所得信息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眼轮匝肌有多条血管在眼睑内形成动脉网 ,此动脉网与供应颞区皮肤的颞浅动脉分支 :额支和颧眶动脉相吻合 ,且颧眶动脉位置较恒定 ,口径平均在 1.0mm以上。结论 颧眶动脉是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的主要营养血管 。
杨彪炳蔡霞唐胜建牟少春邱玉金
关键词:皮瓣解剖学眼轮匝肌整形外科
皮肤软组织扩张对静脉皮瓣成活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静脉皮瓣成活的影响,以及经预扩张后皮瓣成活的安全性变化。方法:实验于2001-03/2002-06在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动物实验室完成。以新西兰成年兔30只为实验动物,采用自身双耳对照的方法,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成像、酶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以及皮瓣成活面积的测量等手段,观测预扩张静脉皮瓣的微循环变化及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30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静脉皮瓣经预扩张后,皮瓣内微血管管径由扩张前的(7.2±0.7)μm增至扩张后的(15.6±1.9)μm,微血管密度比值由0.0108±0.0002增至0.0525±0.0021(t=108.312,P<0.01)。预扩张静脉皮瓣的成活率由对照组的(21.89±1.12)%增至扩张后的(85.10±2.32)%(t=134.404,P<0.001)。结论:静脉皮瓣经预扩张后,皮瓣内的微血管密度、管径均有明显增加。经预扩张静脉皮瓣的成活率显著提高。
杨彪炳唐胜建郭文君牟少春梁晓琴
关键词:外科皮瓣皮肤扩张术
一次性复合上睑提肌切除术矫正小睑裂综合征畸形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一次性复合上睑提肌切除手术矫正小睑裂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7年5月,收治12例24眼BPES畸形。男6例,女6例;年龄4~15岁,平均7岁。均有典型双上睑下垂、反向内眦赘皮、小睑裂及内眦间距增宽四联征。睑裂长(19.8±4.7)mm,睑裂宽(2.8±1.8)mm,内眦间距宽(41.6±6.5)mm。上睑提肌肌力检测示,4例肌力缺乏,8例上提眼睑(2.0±0.6)mm。均伴有不同程度视功能先天性发育缺陷,3例伴有散光。术中采用内眦韧带缩短固定术、睑板和上睑提肌切除术、皮肤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成功矫正上睑下垂和内眦赘皮。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0个月。双重睑线匀称自然,睑缘弧度符合生理性,未出现角膜并发症。术后1、6、12、24个月时测量相关数据均得到较大程度恢复。10例患者术后18个月测量睑裂宽(9.0±2.1)mm,睑裂长(26.5±3.5)mm,内眦间距宽(30.2±2.7)mm,上睑提肌肌力较术前增加(5.6±1.9)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复合上睑提肌切除手术矫正BPES畸形可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和功能;BPES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李庆伟孟纯阳于潇华盛遵启唐胜建杨彪炳牟少春
关键词:小睑裂综合征先天畸形
单侧唇裂矫正术后继发畸形的个性化整复
2010年
目的 探讨唇裂一期手术后继发鼻部及口唇畸形的联合矫治方法.方法 对282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部及口唇畸形患者,根据畸形的部位和程度采用不同的矫正方法.结果 282例患者中,除去6例唇部感染切口裂开,2例鼻假体张力过大取出,3例唇红切迹纠正不明显而再次修复外,271例手术取得良好效果,外形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唇裂术后继发鼻部和口唇畸形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修复技术没有固定模式,选择何种修复方法要依具体情况而定.但在术式的选择上应以简单易行、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改善明显为基本原则.
孙树栋刘俊牟少春唐胜建苗春雷
关键词:唇裂个性化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