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 作品数:60 被引量:2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呼吸科重症用胸腔穿刺引导定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呼吸科重症用胸腔穿刺引导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立柱,立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垂直活动块,两个垂直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滑轨,水平滑轨的俯视面呈弧形,水平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水平活动...
- 申改玲李江涛王亮孟静王晓颖
- 吸烟及非吸烟肺纤维化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吸烟对肺纤维化患者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吸烟肺纤维化患者33例(吸烟组)及非吸烟肺纤维化患者27例(非吸烟组),分别检查2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ABG)、血常规、肺功能及胸部高分辨CT(HRCT),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2组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吸烟组出现严重低氧血症,且多表现为中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CRP水平也较非吸烟组明显上升。结论吸烟能引发炎性反应,使CRP水平明显上升,最终导致肺纤维化的形成。
- 牛艳慧郭玉曼王亮
- 关键词:肺纤维化C-反应蛋白吸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RF)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于我院接受HFNC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RF患者60例,根据治疗成功与否将其分为成功组30例和失败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HFNC治疗时间、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合并疾病、入院时动脉血氧分压(PaO_(2))、入院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烟史及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WBC计数、血清磷、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ECOPD合并Ⅱ型RF经HFNC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失败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及PCT水平均高于成功组,Alb及血清磷水平均低于成功组(P<0.05),而两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高APACHEⅡ评分、高PCT水平是AECOPD合并Ⅱ型RF经HFNC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高Alb、高血清磷水平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AECOPD合并Ⅱ型RF患者经HFNC治疗失败可能与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PCT、Alb、血清磷水平有关,临床可据此提出针对性干预方案,可能对提高HFNC治疗AECOPD合并Ⅱ型RF整体获益具有积极意义。
- 李江涛王愿王亮申改玲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降钙素原白蛋白血清磷
- 医院感染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后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以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自2014年1月开始进行护理管理工作改革,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工作体系、完善各项护理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开展护理质量的监督监测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选取改革后2014年1-11月651例住院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取改革前2013年1-11月639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例,感染率1.69%,对照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7.20%,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有助于预防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李亚妹王亮栗爱珍秦立志李春霞李东玲
- 关键词:护理管理医院感染
- 43例氧气吸入不良事件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 2019年
- 目的:探讨氧气吸入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上报43例氧气吸入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通过研究发现氧气吸入不良事件类型为吸氧流量不准确、未及时关氧气、漏吸氧、吸氧管折叠等;此事件的发生原因为操作流程需优化、提高巡视有效性、宣教要到位等。结论:通过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从而改进氧气吸入工作流程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 李亚妹王亮李春霞孟静秦立志
- 关键词:氧气吸入
- 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流感A型和B型病毒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建立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快速检测流感A型和B型病毒。方法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选定流感A型和B型病毒的靶序列,建立MRT-PCR检测体系。构建质粒标准品,评估所建立体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成功建立了基于同源加尾系统和Taqman-分子灯标探针的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2 copies/μl,特异性良好,重复性良好,变异系数(CV)为0.99%~2.50%。结论建立了快速、敏感、特异、稳定地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MRT-PCR)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邸红芹杨永辉朱桂云王晓玲杨庆志范海霞王亮张辉
- 关键词:流感病毒
- 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96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点,探讨不同程度的OSAHS与哮喘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6例OSAHS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严重度分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每组32例。对比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指数、动脉血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碳酸氢根(HCO_(3)^(-))]、运动心肺功能及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结果:重度组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哮喘严重程度随OSAHS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AHI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重度组PaCO_(2)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aO_(2)、HCO_(3)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重度组用力肺活量及呼气流量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重度组最高T CPCO_(2)及清醒期T CPCO_(2)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OSAHS合并哮喘会加重患者睡眠呼吸紊乱情况,延长患者呼吸暂停时间。此外,还会对患者心肺功能及动脉血气造成损害,加大引发低氧高碳酸血症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治疗。
- 王彩彩唐茜王红景王亮
- 关键词: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呼吸紊乱心肺功能
- 灵芝孢子提取物对裸鼠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 杨超班玲王亮赵素芬申莉瑛剧蕴慧
- 国内外研究报道灵芝孢子对乳腺癌、肺癌、鼻咽癌、胃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白血病、肝癌、黑色素瘤等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明灵芝孢子粉提取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白血病细胞HL60、小鼠...
- 关键词:
-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癌细胞抑制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及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对结核病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及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结核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探讨其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核病病例398例为结核病组,其中肺结核组310例,肺外结核组88例;非结核病病例149例作为对照组。肺结核组中另分为抗酸染色涂片阴性肺结核组(涂阴组)191例,抗酸染色涂片阳性肺结核组(涂阳组)119例,均进行T-SPOT.TB及结核蛋白芯片试验的检测。结果结核病组T-SPOT.TB敏感性为83.6%(333/398),结核蛋白芯片敏感性为69.9%(278/398),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02,P〈0.05)。肺结核组TSPOT.TB敏感性为81.6%(253/310),结核蛋白芯片敏感性为67.7%(210/310),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1,P〈0.05)。涂阴组T-SPOT.TB敏感性为81.7%(156/191),结核蛋白芯片敏感性为60.7%(116/191),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28,P〈0.05);涂阳组T-SPOT.TB敏感性为81.5%(97/119),结核蛋白芯片敏感性为79.0%(94/119),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9,P〉0.05)。肺外结核组T-SPOT.TB敏感性为90.9%(80/88),结核蛋白芯片敏感性为77.3%(68/88),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6,P〈0.05)。结论T-SPOT.TB方法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高于结核蛋白芯片法,对涂片阴性肺结核以及肺外结核病的诊断有很好的价值。
- 李玉静孙志平张彦坤邢志伟张珣翟倩李曼王亮
- 关键词:肺外结核涂阴肺结核T-SPOT.TB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效果评价
- 2019年
- 目的:探讨对重叠综合征(OS)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实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后对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以及肺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7月~2018年05月收治的92例OS患者以及92例OSAS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对应设为OS组以及OSAS组。于临床均对其展开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最终对比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肺功能水平。结果:同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OS患者以及OSAS患者治疗后均获得明显降低(P<0.05);同治疗前肺功能水平对比,OS患者以及OSAS患者治疗后均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OS患者以及OSAS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期间,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应用,对于患者血清CRP水平降低、肺功能改善以及生活品质提升,效果明显,可促进OS患者以及OSAS患者早期康复。
- 王亮白洪忠郭贝贝孟静
-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叠综合征肺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