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德

作品数:51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兵器科学与技...
  • 7篇理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DSMC
  • 15篇超声速
  • 11篇高超声速
  • 10篇流场
  • 10篇结构网格
  • 10篇非结构
  • 10篇非结构网格
  • 9篇数值模拟
  • 9篇值模拟
  • 7篇DSMC方法
  • 6篇气动
  • 5篇稀薄气体
  • 5篇MPI
  • 4篇动特性
  • 4篇油箱
  • 4篇气动特性
  • 4篇燃油
  • 4篇燃油箱
  • 4篇VAN
  • 3篇数值仿真

机构

  • 43篇南京理工大学
  • 18篇南京航空航天...
  • 5篇南京机电液压...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飞行试验...
  • 1篇航天空气动力...
  • 1篇中国空气动力...

作者

  • 51篇王学德
  • 12篇谭俊杰
  • 10篇伍贻兆
  • 10篇夏健
  • 8篇王志伟
  • 8篇张声奇
  • 6篇许啸
  • 5篇刘卫华
  • 5篇王小平
  • 4篇杨国良
  • 4篇胡常莉
  • 4篇穆小红
  • 3篇陈少松
  • 3篇林晓宏
  • 2篇唐振华
  • 2篇谭献忠
  • 2篇张超
  • 2篇刘玉林
  • 2篇王勇
  • 1篇张辉

传媒

  • 6篇弹道学报
  • 5篇空气动力学学...
  • 5篇航空计算技术
  • 5篇航空动力学报
  • 5篇兵器装备工程...
  • 3篇宇航学报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弹箭与制导学...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计算物理
  • 1篇船舶力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航空工程进展
  • 1篇气体物理
  • 1篇全国高超声速...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空间高超声速流场通量分裂型DSMC-IP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近空间高超声速流场的特点,采用Van Leer格式对直接模拟蒙特卡洛-信息保存(DSMCIP)方法质量守恒方程中的计算格式进行改进.将局部马赫数作为分裂通量的标准,并重构单元分界面两侧的左右输运通量,使得计算格式具有通量分裂的特点,解决了DSMC-IP方法在高超声速流场计算中的应用问题.将改进后的通量分裂型DSMC-IP方法引入非结构网格中,对二维近空间高超声速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通量分裂型DSMC-IP方法所得出的数值结果与实验值及参考值符合较好,明显降低了直接模拟蒙特卡洛(DSMC)方法所带来的统计耗散.当来流气体的稀薄程度增加时,其非平衡效应也更加明显,而通量分裂型DSMC-IP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参考值相差均在10%以内,良好地反映了非平衡条件下的流场特征,验证了通量分裂型DSMC-IP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许啸王学德谭俊杰
关键词:近空间高超声速VAN流场
三维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实现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了三维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实现的过程。将Bird位置元方案中的子网格思想引入到非结构网格上来,只存储子网格的总体标识号,利用较少的计算网格提高了分子的分辨率与计算精度。提出了将体积元坐标搜索算法与交替数字二叉树搜索算法(ADT)相结合的方法来跟踪模拟分子在网格之间的迁移,使用ADT方法判别分子与物面是否作用,避免了分子表面反射的非确定论判据。利用Fortran 90的动态分配内存技术编制了通用计算程序。最后对高超声速过渡流域航天飞机头部外形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结果初步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王学德伍贻兆夏健
关键词:非结构网格DSMCMONTECARLO方法
稀薄与连续流混合网格耦合计算方法研究
<正>提出一种基于结构-非结构混合网格下的CFD/DSMC耦合计算方法,将流场用结构网格和非结构网格分别划分,并使用DSMC和CFD方法进行计算;建立不同类型网格的重叠区,在其中使用Chapman-Enskog方法和统计...
许啸王学德谭俊杰
文献传递
基于Van Leer+AUSM混合格式超声速流场的并行数值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基于CLUSTER集群并行体系结构与消息传递库MPI并行环境,开展了超声速流场的并行数值算法研究。计算网格采用多块对接粘性结构网格,控制方程为积分形式的Navier-Stokes(N-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基于Van Leer+AUSM混合格式的有限体积法,粘性项采用中心格式离散并利用格林定理计算粘性通量中的导数项,时间推进采用五步R-K法,应用一方程S-A模型计算湍流的粘性。并行计算采用分区并行的思想,设计了满足负载平衡要求的区域分解和通讯方法,编程上采用单控制流多数据流(SPMD)模型以及Master/Slave并行模式。最后,通过对某弹丸和某制导火箭弹超声速流动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并行算法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处理复杂几何外形的能力。
王学德谭俊杰林晓宏唐振华
关键词:VAN超声速流场MPI
三维高超声速稀薄气体流场通量分裂式DSMC-IP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结合非结构网格对复杂外形精确描述的能力和IP(Information Preservation)方法降低统计耗散的特点,该文在非结构网格的基础上构建了改进型通量分裂式DSMC(Direct Simulation of Monte Carlo)-IP数值方法,对三维高超声速稀薄气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渐变尺度的非结构网格划分流场区域,在满足DSMC方法对网格尺度需求的同时,对流场的结构特点进行精确描述;另外根据Van Leer格式的思想改进IP方法中的通量计算格式,解决了激波处的数值间断问题;并采用单元信息保存法对IP方法进行补充,提高了计算方法的稳定性。通过对三维圆球绕流和航天飞机头部绕流流场的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对模型中的气动特性和参数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许啸王学德谭俊杰
关键词:高超声速稀薄气体
非结构网格生成技术与流场的数值模拟
该文的目的是研究非结构网格生成技术、非结构网格上的数值模拟及自适应网格的生成,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三角剖分方法,所生成的三角形单元满足Delaunay性质,故命名为新Delauna...
王学德
关键词:网格生成结构网格非结构网格流场数值模拟有限体积方法
文献传递
现代计算流体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6年
针对研究生《现代计算流体力学》课程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和涵盖知识面宽广而分散等特点,阐述了如何在有限课堂上,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构建《现代计算流体力学》研究型课堂,提高"课前、课中和课后"研究生的学习效率;构建一种"研究-学习-再研究-再学习"循环往复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打造高效和研究型课堂;引导相关专业研究生达到流体力学现代数值方法研究的学科前沿。
王学德陈少松张向洪胡常莉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教学改革
高超声速稀薄气流非结构网格DSMC及并行算法研究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高空飞行时,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流场的稀薄气体效应随之增大,此时已不再能用连续介质的方法研究高空高速气流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受类似条件下地面实验设备及相关测试技术所限,求解Boltzmann方程又存在着巨...
王学德
关键词:高超声速气体动力学非结构网格
超声速弹丸高空流场数值模拟与稀薄气体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直角坐标网格技术研究高超声速稀薄气体流动的DSMC模拟方法,编制了高空弹丸外流场数值模拟通用计算程序,将本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有关文献中公布的理论模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本方法的正确性。模拟了稀薄流下不同海拔高度尖拱型弹头和其他外形弹头的在超声速来流中的流场,并推广至不同外形弹头气动受力情况的计算,研究其稀薄效应。分析比较发现了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稀薄效应使弹丸的激波层厚度增加,外部流场压缩性减弱,表面的热流密度有所降低。相比于尖拱型弹头,钝头弹丸在驻点处所受的压力较小,尾部较强,符合高超声速飞行器钝头弹体的受力规律。
王勇王学德许国龙
关键词:超声速数值模拟稀薄流
粒径及送风方式对飞机座舱颗粒物分布的影响
2021年
通过合理简化波音737-200飞机的座舱,建立物理模型后,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粒径及送风方式对飞机座舱颗粒污染物分布的影响。用FLUENT软件计算分析了天花板送风和侧壁送风方式下飞机座舱内的流场;并在座舱中设置污染源,瞬态释放了1μm、10μm、20μm三种粒径的颗粒物,在机舱设置了不同的颗粒物浓度监测点并对整个机舱内颗粒物的浓度随释放后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比对,研究了这三种粒径的颗粒物在两种送风方式下的分布情况与排除速率。研究结果表明:粒径越小,颗粒物在机舱内扩散能力越强;天花板送风时,颗粒物更易集中于机舱中间过道及机舱后侧,且颗粒物排出速率与粒径成反比;侧壁送风时,颗粒物更易集中于机舱两边侧壁及机舱前侧,且粒径大小对排除速率的影响与释放后的时间有关。
王萌王学德
关键词:飞机座舱颗粒污染物粒径送风方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