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康乐

作品数:1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盆地
  • 6篇勘探
  • 6篇鄂尔多斯盆地
  • 5篇地质
  • 4篇成藏
  • 4篇储层
  • 2篇地质背景
  • 2篇地质目标
  • 2篇地质条件
  • 2篇岩石
  • 2篇岩石类型
  • 2篇致密砂岩
  • 2篇砂岩
  • 2篇山西组
  • 2篇上古生界
  • 2篇太原组
  • 2篇气藏
  • 2篇流体
  • 2篇勘探方向
  • 2篇孔隙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
  • 3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延长石油(集...

作者

  • 17篇王康乐
  • 8篇赵伟波
  • 7篇高星
  • 7篇付勋勋
  • 6篇史云鹤
  • 6篇赵小会
  • 6篇董国栋
  • 6篇陈娟萍
  • 4篇刘晓鹏
  • 4篇黄道军
  • 4篇刘新社
  • 3篇文彩霞
  • 3篇刘文香
  • 3篇王康乐
  • 2篇贾丽
  • 2篇闫小雄
  • 2篇康锐
  • 1篇张涛
  • 1篇谭秀成
  • 1篇邱振

传媒

  • 2篇天然气工业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非常规油气

年份

  • 3篇2025
  • 7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勘探开发效益,综合钻井、录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从盆地尺度上系统地研究了上古生界煤系地层聚煤环境、煤质特征、储层物性和含气性,分析了盆地煤岩气成藏条件,总结了煤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评估了盆地煤岩气资源,并指出了煤岩气的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盆地石炭纪本溪期海陆交互相沉积与二叠纪山西期陆相三角洲沉积发育形成广泛分布的煤岩,热演化程度较高,镜质组含量高,生烃规模大。②盆地深层煤质优良,以光亮煤和半亮煤为主,煤体结构良好,以原生结构煤为主,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和灰分产率低。③煤岩储层发育储集空间包括气孔、植物组织孔和无机矿物质孔,割理和裂隙发育,平均孔隙度为4.80%,平均渗透率为2.35 mD,属于致密储层;煤岩平均含气量为22.53 m^(3)/t,其中游离气平均含量为5.65 m^(3)/t,占总含气量的25.08%。④煤岩与上覆不同岩性形成了煤岩-泥岩、煤岩-石灰岩和煤岩-砂岩3种储盖组合,控制了游离气富集分布,提出了“源储一体、持续生烃、盖层封堵”的煤岩气成藏模式。⑤在煤岩气勘探实践中形成了地震地质综合建模、水平井钻完井、压裂改造和限压排采等一系列配套工程技术。⑥盆地本溪组8号煤岩和山西组5号煤岩埋深1500 m以深煤岩叠合总面积16.70×104 km^(2),估算煤岩气总资源量23.47×10^(12) m^(3)。其中8号煤岩分布面积10.63×104 km^(2),煤岩气资源量17.43×10^(12) m^(3);5号煤岩分布面积6.06×104 km^(2),煤岩气资源量6.04×10^(12) m^(3)。结论认为:①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勘探配套技术已基本形成,煤岩气勘探开发前景良好;②神木周边、榆林周边、乌审旗周边、米脂北、佳县、绥德、吴堡、大宁-吉县等区带8号煤岩,神木-伊金霍洛旗、榆林-佳县、乌审旗北、横山-子洲等�
牛小兵喻健喻健徐旺林王康乐王康乐张君莹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成藏条件勘探方向
复杂构造区有利地质目标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复杂构造区有利地质目标的评价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准备并检查工区构造数据集;步骤2,根据所述步骤1的构造数据拟合构造面;步骤3,计算拟合构造面的最大曲率Cmax,最小曲率Cmin以及方向因子δ;步...
付勋勋刘新社赵伟波王康乐董国栋刘晓鹏赵小会高星陈娟萍史云鹤卢子兴
一种溶蚀速率和结构同步观测的溶蚀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蚀速率和结构同步观测的溶蚀实验方法,属于油气储层地质实验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在溶蚀实验过程中,记录岩石切片和薄片同时进行溶蚀实验的方法,实验结果既有溶蚀量化指标—溶蚀速率,又可掌握溶蚀结构变化...
赵伟波王康乐卢子兴陈娟萍高星董国栋黄道军文彩霞殷亮亮宋佳瑶裴文超
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灰岩成岩演化及控储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灰岩有良好含气显示,但目前控制灰岩储层形成的关键成岩作用类型尚不明确。针对此问题,利用岩心、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LA-ICP-MS测试等资料,开展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进行成岩流体示踪,恢复储层成岩演化历程并分析对储层的控制。研究表明:(1)太原组灰岩储层以黏结生屑灰岩为主,共经历海底泥晶化、混合水白云石化、准同生期岩溶、同生-埋藏阶段的5期次胶结以及硅质交代等多类型成岩作用。(2)利用基质灰岩与各期次关键成岩作用产物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识别出浅埋藏期“封存海水”、准同生期暴露“大气淡水”、准同生期-浅埋藏期“混合水”以及埋藏期“残余淡水”等多期次成岩流体环境。(3)储层成岩演化认为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流体的溶蚀作用是区内储层发育的关键驱动力,而各类胶结以及小规模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则是持续充填破坏。太原组灰岩沉积期高频海平面升降控制下的控储成岩作用模型,可为有利区预测提供帮助。
王康乐钟寿康赵伟波许杰陈娟萍卢子兴李琳李琳高星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横山—吴堡地区本溪组招贤页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2024年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已取得重大突破,但相关研究明显滞后于海相页岩气领域。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横山—吴堡地区本溪组晋祠段招贤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镜质体反射率(RO)、总有机碳(TOC)测试、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全岩衍射、孔渗测试、低温液氮吸附、甲烷等温吸附、含气量及力学性质等实验,综合表征招贤页岩储层特征,探讨孔隙结构参数及TOC含量对页岩吸附能力的影响,最终对招贤页岩的勘探潜力开展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招贤页岩为典型海陆过渡相页岩,岩矿组成复杂,黏土矿物及长英质矿物含量较高,平均占比分别为47.4%和36.4%。(2)招贤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干酪根为主,成熟度较高,有机质含量平均为5.30%,富有机质页岩占比较高,生气能力强。(3)招贤页岩微纳米级裂缝和孔隙发育,微裂隙在有机质和无机矿物中均有发育,缝宽介于0.01~1μm之间;液氮吸附孔隙类型以狭缝型孔隙为主,平均孔径均值为13.67 nm,比表面积均值为6.56 m^(2)/g,总孔隙体积均值为0.017 6 cm^(3)/g;BET比表面积与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呈正相关关系,与平均孔径呈负相关关系。(4)招贤页岩孔渗偏低,兰氏体积平均为3.14 cm^(3)/g,含气量平均为1.52 cm^(3)/g,脆性指数平均为0.526,杨氏模量平均为40.88 GPa,泊松比平均为0.22。(5)研究区招贤页岩储层条件总体上与大宁—吉县地区山2段相当,资源条件优越,可改造性良好,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王康乐王康乐宋佳瑶张琴张琴孟艳军高万里孟艳军邱振
关键词:储层特征孔隙结构本溪组勘探潜力
储层裂缝有效性等级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储层裂缝有效性等级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准备工区构造数据、标定井数据;根据工区构造数据绘制构造平面等值线图,并插值得到构造数据体;将构造数据体代入曲率算法,得到曲率数据体,并根据标定井数据从曲率数据体中抽取...
付勋勋赵伟波王康乐董国栋赵小会高星刘晓鹏史云鹤陈娟萍卢子兴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生储盖大面积叠合成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煤系烃源岩,和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与上石盒子组泥岩区域盖层,构成了大面积叠合分布的多套近邻型生、储、盖成藏组合,致密砂岩气藏平面上大面积、纵向上多层系分...
刘晓鹏漆亚玲王康乐刘文香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生储盖太原组山西组煤系烃源岩成藏组合
文献传递
一种角砾状热液白云岩发育区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角砾状热液白云岩发育区预测方法,属于地质勘探领域,本方法采用宏观地质预测同微观(局部)响应特征相结合的思路,先通过岩溶角砾发育区、有利断裂范围及分隔层范围确定热液白云岩可能发育的宏观区域,再厘清热液白云岩化...
付勋勋赵伟波董国栋王康乐卢子兴裴文超赵小会史云鹤高星陈娟萍文彩霞
鄂托克旗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特征与勘探突破
黄道军王康乐胡爱平孙磊刘文香付勋勋虎建玲廖建初宋佳
《鄂托克旗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特征与勘探突破》是长庆油田公司自建成"西部大庆"以来,保障5000万吨持续稳产的重点科研计划项目。该项目重点针对鄂托克旗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勘探目标优选难度大等难题,开展了...
关键词:
关键词:勘探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勘探新突破及勘探方向被引量:11
2023年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勘探先后有2口水平井测试获得高产气流,展示了该新领域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由于储层致密且相关勘探配套技术支撑不够,制约了该区天然气的勘探。为此,基于钻井岩心、微观薄片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系统研究了太原组石灰岩的烃源岩条件、储层特征、输导体系以及保存条件等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建立了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成藏模式,攻关形成了致密石灰岩微断层与流体地震预测、缝网体积压裂改造等关键配套技术,并预测了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①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藏为源内气藏,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煤层和暗色泥岩是主要烃源岩;②受沉积微相控制,该区发育生屑滩和生物丘相2类石灰岩储层,其中生屑滩相石灰岩储层岩性为生屑石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生屑体腔(溶)孔、晶间微孔,平均孔隙度为2.4%,生物丘相石灰岩储层岩性主要为藻黏结石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为残余生屑体腔(溶)孔和藻格架(溶)孔,平均孔隙度为2.2%;③断层和裂缝是煤系烃源岩油气向太原组石灰岩储层运移的通道,山西组二段泥岩是良好的盖层,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藏是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源内气藏特征;④针对石灰岩储层致密、微断层及流体识别难度大、酸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攻关形成了“导向滤波+人工智能+关键地震信息融合”相结合的微断层刻画技术、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含气饱和度地震定量预测技术以及“先成缝后成网”的缝网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结论认为,乌审旗—横山—靖边和榆林—米脂—清涧是太原组石灰岩天然气勘探有利区,有利区面积约1.5×10^(4) km^(2),该领域的深化勘探有助于推动整个华北地块太原组石灰岩气藏的勘探进程。
刘新社张涛黄道军董国栋董国栋付勋勋王康乐王康乐付勋勋荆雪媛赵小会
关键词:下二叠统太原组石灰岩成藏地质条件勘探方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