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生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3篇栓塞
  • 3篇静脉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瘘
  • 2篇硬脊膜
  • 2篇硬脊膜动静脉...
  • 2篇栓塞治疗
  • 2篇介入
  • 2篇静脉瘘
  • 2篇脊膜
  • 2篇脊髓
  • 2篇脊髓血管
  • 2篇脊髓血管疾病
  • 1篇单鼻孔
  • 1篇单鼻孔蝶窦
  • 1篇单鼻孔蝶窦入...
  • 1篇蝶窦
  • 1篇蝶窦入路
  • 1篇动脉瘤

机构

  • 8篇北京市海淀医...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王建生
  • 7篇王志潮
  • 7篇柳江
  • 3篇张鸿祺
  • 1篇支兴龙
  • 1篇段安安
  • 1篇丁育基
  • 1篇叶明
  • 1篇张鹏
  • 1篇赵京晶
  • 1篇王茂强
  • 1篇凌锋
  • 1篇何川
  • 1篇李萌
  • 1篇王仲朴
  • 1篇何远东
  • 1篇胡立斌

传媒

  • 4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水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水解可脱弹簧圈Trufill DCS和Orbit,对96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96例全部成功栓塞,100%栓塞67例(其中6例应用支架辅助栓塞,11例应用球囊辅助技术),95%栓塞12例(1例应用球囊辅助技术),90%栓塞10例,80%栓塞7例;出院时良好率为96.9%,致残2例,1例死于严重脑血管痉挛合并肺部感染;78例获得3个月~5年的随访,良好率为94.8%,2例出现延迟性脑积水,1例再出血死亡,1例基底节出血偏瘫。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栓塞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再出血的发生,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应用水解可脱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柳江王志潮王建生卞立松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
硬脊膜动静脉瘘个体化综合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磁共振影像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和病变节段的X线定位,分别采取血管内栓塞瘘口或半椎板开窗显微手术夹闭瘘口和引流静脉。术后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血管内栓塞瘘口者抗凝治疗;手术夹闭瘘口及引流静脉者针对影像学有无脊髓病变,早期开始综合治疗消除脊髓水肿,配合康复疗法恢复脊髓功能。结果 41例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和好转者占92.7%(38/41),无好转者占7.3%(3/41);感觉障碍恢复或好转者占95.1%(39/41)。随访3~24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无复发,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应当包括手术和手术后综合治疗两部分,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王建生王志潮柳江张鸿祺
关键词:硬脊膜动静脉瘘栓塞外科手术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80例报告
2010年
面肌痉挛是一种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用于治疗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治疗面肌痉挛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我们于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应用MVD治疗面肌痉挛8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王志潮柳江王建生卞立松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疗效满意MVD
Cobb’s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Cobb’s综合征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与脊髓血管造影确定诊断后,采用血管内栓塞与手术切除相结合的方法消除病变对脊髓的损害,恢复脊髓功能。手术后连续随访确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4例临床治愈,1例在手术实施血管畸形近全切除5年后再出血,经过再次栓塞后恢复。结论成功的治疗要依靠先栓塞治疗后手术切除的完整结合,任何一项治疗的不彻底都不能完全消除病变,易复发。
王建生王志潮柳江张鸿祺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病变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患者40例,其中垂体腺瘤38例,Rathke囊肿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垂体瘤38例中全切除35 例(92.1%),大部切除3例(7.9%),2例Rathke囊肿均全切除.随访结果显示垂体瘤患者中33例(86.8%)治愈,5例(13.2%)控制,全部患者术后未有严重的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创伤小、安全、方便.
王志潮叶立双柳江王建生何远东
关键词: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鞍区病变
脑乙状窦阻塞的血管内开通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报告 1例脑乙状窦阻塞的血管内金属支架开通治疗的结果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乙状窦阻塞的方法及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性 ,年龄为 4 2岁。临床表现为左侧桥脑小脑角胆脂瘤术后 ,出现慢性颅内高压症状 ,视力下降 ,双侧视乳头水肿 ,继发视神经萎缩 ;脑脊液压力为 4 0 0mmH2 O。经DSA检查确诊为脑乙状窦阻塞。开通治疗方法 ,经右侧股静脉途径 ,当导管到达阻塞段后 ,测压、局部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而后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送入球囊导管到达乙状窦阻塞段进行扩张 ,置入支架。术后抗凝治疗持续3个月。结果 :经动脉法脑静脉窦造影显示右侧乙状窦阻塞 ;双侧颈内静脉通畅。脑静脉窦测压结果 ,阻塞乙状窦远端压力为 370mmH2 O ,近端压力为 130mmH2 O。右侧乙状窦阻塞的开通治疗成功 ,植入直径 10mm、长度 6 0mm支架 1枚。复查直接静脉窦造影显示右侧乙状窦通畅 ,支架完全展开 ,造影剂回流通畅。开通后测压乙状窦近端、远端与颈内静脉压力相近。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术后第 2天检查脑脊液压力为2 80mmH2 O ,头痛症状明显减轻 ,1周后出院。随访 12个月 ,未再发生颅内高压症状。结论 :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乙状窦狭窄或阻塞是一安全、简单的方法 ,临床疗效满意。
王建生王仲朴王茂强段安安胡立斌丁育基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放射学介入
介入栓塞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共治疗104例SDAVF患者,选择符合条件的26例进行栓塞治疗。男性22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5.5:1;年龄34~81岁,平均55.9岁。SDAVF分别位于胸段10例、腰段9例、骶段7例。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进行性麻木无力和大小便障碍,病程1~156个月,平均17.1个月。栓塞材料使用ONYX一18液态栓塞剂或ubran-2外科胶,未完全栓塞的患者,择期行手术治疗。治疗后3个月行脊髓功能评价和MRI检查,6个月行脊髓功能评价、MRI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6例患者中有15例达到即刻完全栓塞的影像学标准。使用ONYX-18栓塞20例,14例完全栓塞;应用Glubran栓塞6例,仅1例完全栓塞。10例胸段患者中仅3例获得完全栓塞,16例腰骶段患者中,12例完全栓塞。未完全栓塞的患者2周内均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于术后3和6个月复查MRI,6个月复查DSA。完全栓塞患者症状术后即刻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6个月随访时肌力和大小便功能均有较明显的改善,MRI显示脊髓水肿消失,蛛网膜下腔的迂曲血管影消失。复查脊髓DSA均未见病变残留或复发。所有经过栓塞治疗的患者,术后未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结论部分SDAVF,尤其病变位于腰骶部的患者,适宜栓塞治疗,栓塞的材料和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
张鸿祺柳江王建生支兴龙张鹏卞立松何川叶明王志潮李萌凌锋
关键词:脊髓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动静脉瘘介入栓塞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脊髓血管病并发静脉高压性脊髓病的危害与处理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硬脊膜动静脉瘘和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AVM)并发静脉高压性脊髓病(VHM)的危害与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硬脊膜动静脉瘘与1例脊髓髓内AVM合并VHM患者的临床资料。因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等疾病,使用GC治疗后使患者原有的脊髓功能障碍迅速加重。经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采取手术切除与血管内栓塞动静脉瘘口的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术前GC对VHM患者脊髓功能的影响及手术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①应用GC治疗3 d后,评价脊髓功能的改良Aminoff-Logue评分均上升(病情恶化)。步态评分:22例均上升,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20.045,P<0.01;小便评分:除1例无变化,其余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19.048,P<0.01;大便评分:除5例无变化外,其余17例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15.059,P<0.01。②术后1个月,步态评分:8例恢复到用药前,14例上升;小便评分:11例恢复到用药前水平,10例上升,1例下降;大便评分:15例恢复到用药前状态,7例评分上升。③术后6个月步态评分与用药前比较,3例评分降低(进步),11例上升;小便评分12例恢复,7例较用药前改善,3例比用药前差;大便评分有6例评分下降,2例上升。④术后6个月综合状态评定:正常2例(9.1%),基本正常7例(31.8%),轻度异常9例(40.9%),中度异常3例(13.6%),重度异常1例(4.5%),其中正常和基本正常占40.9%。结论硬脊膜动静脉瘘合并VHM易误诊为急性脊髓炎。使用GC治疗后,可致患者脊髓功能障碍短期内进一步恶化。早期手术切除或栓塞动静脉瘘口缓解VHM是挽救脊髓功能的关键。
王建生张鸿褀王志潮赵京晶柳江
关键词:脊髓血管疾病疾病恶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