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铮

作品数:99 被引量:698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科研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67篇农业科学
  • 19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毒性
  • 20篇养殖
  • 20篇急性毒性
  • 12篇性状
  • 9篇形态性状
  • 9篇中华鳖
  • 8篇幼鱼
  • 8篇沼虾
  • 8篇日本沼虾
  • 7篇对虾
  • 7篇体重
  • 6篇日本鳗鲡
  • 6篇鳗鲡
  • 6篇CR^6+
  • 6篇彩虹明樱蛤
  • 5篇毒性研究
  • 5篇养殖模式
  • 5篇稚鳖
  • 5篇中华鳖稚鳖
  • 5篇三唑磷

机构

  • 91篇浙江海洋学院
  • 22篇余姚市水产技...
  • 8篇宁波大学
  • 7篇嵊泗县海洋与...
  • 5篇浙江水产学院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舟山市疾病预...
  • 2篇慈溪市水产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杭州市农业科...
  • 1篇舟山市人民医...
  • 1篇浙江省舟山市...

作者

  • 98篇王志铮
  • 25篇吕敢堂
  • 14篇杨阳
  • 13篇任夙艺
  • 10篇吴常文
  • 10篇杨磊
  • 8篇刘祖毅
  • 7篇赵晶
  • 6篇何杰
  • 6篇严世强
  • 6篇张义浩
  • 6篇富裕
  • 6篇申屠琰
  • 5篇赵蓓蓓
  • 5篇袁向阳
  • 5篇付英杰
  • 4篇李太武
  • 4篇王伟洪
  • 4篇王忠发
  • 4篇李鸿鹏

传媒

  • 33篇浙江海洋学院...
  • 22篇海洋与湖沼
  • 4篇浙江水产学院...
  • 2篇水产学报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2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信息
  • 1篇福建电脑
  • 1篇渔业经济研究
  • 1篇高教论坛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水养殖区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设计及实现被引量:4
2004年
以MapX控件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以图层为数据存储和传输载体,设置养殖区域规划、养殖模式优选、养殖环境评估、风险评估、经济管理等信息处理模块,设计并实现了在保留一般地理信息系统的创建和管理图层、显示、查询、浏览等功能前提下的海水养殖区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数据模型和主要功能,另为便于升级和扩充,该软件还预留了与Web、GPS等相连接的数据接口,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虞浩臣王志铮吕敢堂严世强
关键词:海水养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GIS
四株鳖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表型、分子鉴定及其毒力基因检测被引量:16
2010年
采用生态毒理学、表观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具白底板病典型症状濒死中华鳖内脏中分离获得的4株病原菌开展了以致病性、表型分析、分子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为内容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4株病原菌均具致病性,致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ZHYYZ-2、ZHYYZ-4、ZHYYZ-1、ZHYYZ-3;(2)4株病原菌均为呈短杆状、具溶血活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VITEK2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和ATBExpression型细菌鉴定与药敏智能系统均显示为嗜水气单胞菌;(3)ZHYYZ-1、ZHYYZ-2、ZHYYZ-3、ZHYYZ-4的16Sr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460、1464、1466、1461,经Blast同源性检索表明它们所扩增的16S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登记的71株嗜水气单胞菌的相似性均为99%;(4)经PCR特异性检测,各实验菌均含有Aha、AHH、AerA和OMP。根据4株实验菌的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判定它们均为气单胞菌属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王志铮赵蓓蓓王忠发申屠琰陈琼娜
关键词: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表型毒力基因
养殖滩涂生态系中生物环境敏感因子筛选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实验验证被引量:1
2005年
基于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提出用于筛选生物生态敏感因子的生态敏感度指数表征体系,可分别用于表征生物对不同环境因子的敏感度、不同生物对同一环境因子的敏感度及多因子协同作用下生物环境敏感度,从而通过确定海水养殖滩涂生态系中仅对目标性危害生物相对敏感的环境因子,来探究有效抑制该目标性危害生物的途径与措施。根据2001年4月至2002年9月间开展的浙江北部沿海养殖滩涂婆罗囊螺与主要经济种类泥螺、彩虹明樱蛤间生态耐受特性研究所获资料,运用所提出的生物生态敏感度指数表征体系,进行婆罗囊螺生态敏感因子及其敏感度指数的定量分析研究,确定了仅抑制浙江北部沿海婆罗囊螺繁殖期生态敏感因子及其有效作用阈值为pH9.5 ̄10.0,并在浙江岱山县仇江门养殖滩涂开展野外区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王志铮倪梦麟吴一挺严世强袁久尧
关键词:生物环境环境因子生物生态彩虹明樱蛤耐受性生物相
稻田养殖泥鳅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净体质量关联分析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随机选取56尾放养于稻田生境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1年龄同生群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其体质量(BW)、净体质量(NW)、全长(X_1)、体长(X_2)、肛长(X_3)、肛后长(X_4)、肛围(X_5)、肛部体高(X_6)、肛部体宽(X_7)、头长(X_8)、头高(X_9)、头宽(X_(10))、眼间距(X_(11))、鼻间距(X_(12))、躯干长(X_(13))、体高(X_(14))、体宽(X_(15))、尾柄长(X_(16))、尾柄高(X_(17))、背鳍部周长(X_(18))、背鳍部体高(X_(19))、吻长(X_(20))、背前区长(X_(21))等23项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泥鳅各项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净体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各性状与体质量、净体质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经通径分析,全长(X_1)、背鳍部周长(X_(18))、肛长(X_3)和肛部体宽(X_7)等4项被保留的性状对体质量、净体质量相关指数分别为0.947和0.948,其中全长(X_1)对体质量和净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0.341和0.348,肛长(X_3)对体质量和净体质量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0.636和0.637;(3)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用于估计泥鳅个体体质量、净体质量的最优方程分别为BW=0.083X_1+0.175X_(18)+0.098X_3+0.540X_7-18.562和NW=0.084X_1+0.177X_(18)+0.098X_3+0.500X_7-19.
袁向阳富裕杨程李鸿鹏王志铮朱卫东
关键词:形态性状体质量
嫁虫戚精巢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本文研究了嫁虫戚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嫁虫戚的精巢结构同贻贝、栉孔扇贝的相似,也是由外膜及其内的无数生殖小管构成。外膜较薄,由平滑肌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只在局部区域含有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生殖小管间充填着结缔组织及来自外膜的薄层肌肉,结缔组织中含有血管。生殖小管由位于基膜上的生殖上皮及由生殖上皮增殖出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组成。精原细胞较大,圆形或椭圆形,核较大,与细胞同形,染色质呈颗粒状靠近核膜分布,核仁1个,圆形,明显。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结构相似。精细胞圆形,核染色深。精子呈长棒状,悬浮于生殖小管腔内。
余红卫李太武苏秀榕王志铮
关键词:组织学精母细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水库放养模式下日本鳗鲡养成品形态性状对体重和净体重的影响效应被引量:6
2015年
随机选取25尾水库放养模式养成的同生群日本鳗鲡为研究对象,逐一测量其全长(X_1)、肛长(X_2)、头长(X_3)、吻长(X_4)、下颌长(X_5)、头高(X_6)、肛部体高(X_7)、头宽(X_8)、眼间距(X_9)、肛部体宽(X_(10))、肛围(X_(11))、体重(BW)、净体重(NW)等13项表型性状后,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偏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日本鳗鲡形态性状对体重和净体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所测11项形态性状与体重、净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经通径分析,被保留的肛部体宽(X_(10))、肛长(X_2)、头宽(X_8)、全长(X_1)和下颌长(X_5)等5项形态性状对体重、净体重相关指数分别为0.985和0.986。其中,对体重和净体重的直接作用均以肛部体宽(X_(10))为最大,分别为0.545和0.527,对体重和净体重产生的间接作用均以头宽(X_8)为最大,分别为0.715和0.699;(3)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被保留的形态性状与体重和净体重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BW=17.669X_(10)+1.785X_2+8.292X_8+0.153X_1=13.900X_5-658.897和NW=15.505X_(10)+1.643X_2+8.209X_8+0.139X_1-12.030X_5-606.031。
斯烈钢袁向阳杨磊朱卫东申屠琰申屠基康王志铮
关键词:形态性状体重日本鳗鲡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池养越冬抱卵亲虾表型性状对个体繁殖力的影响效应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日本沼虾池养越冬抱卵亲虾体重(BW)、净重(NW)、体长(BL)、头胸甲长(CL)、胸宽(CW)、胸高(CH)、腹节长(AL)、额剑长(RL)、尾节长(TL)等11项表型性状对其个体繁殖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实验对象所测各表型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它们在对个体繁殖力各评价指标的影响上具较好的区分度;(2)影响个体绝对繁殖力(FJ)、体重相对繁殖力(FW)和体长相对繁殖力(FL)的关键表型性状及其直接作用强弱排序分别为BW>BL>CH>RL>AL>NW,BW>CL>RL>CH>TL>NW和BW>CL>CH>RL>NW,相关指数依次为0.810、0.621和0.798,其中BW-NW组合和CH-RL组合分别为决定个体繁殖力的核心变量和公共从属变量;(3)适用于估算个体繁殖力的回归方程分别为:FJ=5087.802BW-6599.877NW+200.927CH+114.774RL+211.878BL-154.965AL-6266.840,FW=1140.538BW-2018.663NW+85.217CH+70.852RL+78.694CL+74.623TL-1152.576,FL=105.453BW-134.613NW+4.307CH+2.709RL+3.623CL-61.737;(4)W(♀)=0.029BL+0.065CL+0.121CW+0.105CH-2.448可精确估算其净重值。
王志铮杨磊施建军朱卫东任夙艺
关键词:日本沼虾表型性状个体繁殖力
姚江水域日本沼虾生态选育品系与自然品系间生长特征及养殖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2011年
比较研究了姚江水域生态选育品系与自然品系日本沼虾虾苗的养殖生长与生产情况。结果表明:(1)0、20、40、60、80到100 d养殖日龄选育品系日本沼虾虾苗体长、体重分别为1.0、2.5、2.7、3.2、4.1、5.3 cm和0.023、0.423、0.562、1.006、1.464、3.255 g,自然品系日本沼虾虾苗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0、2.3、2.5、3.0、3.5、4.4 cm和0.024、0.348、0.454、0.863、1.449、1.887 g;(2)选育品系单季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 065 kg/hm2和14.91万元/hm2,自然品系单季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690 kg/hm2和7.59万元/hm2。
吕敢堂朱卫东杨阳王志铮罗运斌
关键词:日本沼虾
4种消毒剂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2005年7~8月在浙江省余姚市青港野生苗种场,以体长(4.92±0.44)cm的麦瑞加拉鲮鱼幼鱼Cirrhina mrigola为实验动物,开展鱼安、二溴海因、菌毒清和溴氯海因等4种消毒剂对该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鱼安、二溴海因、菌毒清和溴氯海因对麦瑞加拉鲮幼鱼的急性致毒时限为8h;鱼安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6、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6.070、16.267、15.780和15.687mg/L;二溴海因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6、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750、41.673、41.171和40.283mg/L;溴氯海因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6、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9.066、16.565、17.676和16.966mg/L;菌毒清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6、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267、5.785、5.451和5.451mg/L。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鱼安、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和菌毒清8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569、4.028、1.697和0.545mg/L,4种常用消毒剂的毒性大小依次为菌毒清、鱼安、溴氯海因和二溴海因。最后,还就鱼安、二溴海因、菌毒清和溴氯海因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有效急性致毒实验时间的确定及其急性致毒效应特征,药物毒性蓄积系数MAC公式的解释与应用、诸药物间的致毒效果比较及其安全使用等进行了探讨.
王志铮申屠琰熊威
关键词:二溴海因溴氯海因菌毒清急性毒性
2种农药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被引量:3
2010年
以体长(5.56±0.31)cm、体质量(2.67±0.40)g的麦瑞加拉鲮鱼幼鱼为试验动物,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28.1±0.6℃条件下,开展了氟虫腈、乐果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氟虫腈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20mg/L(95%置信限[0.009,0.066])、0.017mg/L(95%置信限[0.007,0.064])、0.010mg/L(95%置信限[0.004,0.041])、0.004mg/L(95%置信限[0.002,0.017]);乐果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5.500mg/L(95%置信限[150.453,372.135])、142.233mg/L(95%置信限[64.565,190.985])、62.517mg/L(95%置信限[25.136,102.825])、28.708mg/L(95%置信限[12.759,46.174])。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氟虫腈、乐果的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4mg/L、2.8708mg/L,2种农药的毒性大小为氟虫腈、乐果。最后,还就氟虫腈、乐果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以及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氟虫腈、乐果的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刘祖毅杨阳王志铮毛文举吴一挺
关键词:氟虫腈乐果急性毒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